第41章 最后的聚首(1)

作者:折花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8 03:02

|

本章字节:8762字

接下来这十来天,小两口每天是马不停蹄,除了到慧凤的坟前祭扫,拜见亲家奶奶,也就是遇秋的姥姥——赵老太太一家,常遇秋还和常卫东、孟姑娘一块,坐着长途车到郊区的监狱去看望他的两位尚在服刑中的哥哥。


狱领导知道常家的情况,特意安排了一间单独的会客室,让兄弟二人一起和家人会面,这个也算是特例了。弟兄四人,多年未见,此时聚在一起了,反而是不知道从何谈起,老大常遇春变得更加沉默,而老二常遇秋则是平静异常,这让常遇秋来的路上想象中的相见场面,一时间竟落了空。


几个人抽着遇秋带来的云烟,有一句没一句的客套着,正尴尬间,常遇秋想起来,他的背包里还带着一部相机,于是拿出来,要和两个哥哥合个影。常遇春和常遇夏先是愣了一下,之后还是婉转谢绝了,老大说的倒是实在,现在这模样,有什么可纪念的呢?留着照片以后给谁看?给自己?给儿子?儿子都不知道跟了谁的姓了,这辈子能不能再见到还是个事呢,还拍照片留念想,留的哪门子念想啊!


老大这话说出来,人也不似初见面时那般镇定,遇秋见状赶紧解释说,自己一走七、八年,家里这么多的事都没帮上手,一直过意不去不说,自己再回来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呢,所以就是想趁这个机会兄弟几人合个影。成人之后,几兄弟还真是没有一张合影呢。


老二常遇夏赶紧着上来劝解,说老三啊,你别多心,老大这话啊,憋心里好多年了,当年是他自己把老婆孩子给逼走了,怕老婆受罪,孩子长大了受牵连。这个亏,咱们都吃过,大哥这事做得仁义,可心里苦啊!这些年,我们哥儿俩虽是在一个监狱,可是不在一个队,一年也碰不上几回,今天要不是哥几个都在,大哥也不会把这些心里话都倒出来,老三你多担待吧!


老二一番话,几个人又是一阵的长吁短叹,孟姑娘边上陪着掉了会眼泪,得着空了才跟大伙说,遇春媳妇现在挺好的,前两年又嫁了人,听说孩子都上小学了,跟着后爹的姓。那后爹人挺好,对遇春的孩子也好,现在周围没人知道遇春的事,这个对那对母子来说,才是最大的幸事,孩子日后填各种登记表的时候,父亲的身份这栏,不用再为难了。说到这儿,孟姑娘这眼泪又掉下来,大概是想起来她自己那把媳妇刚娶进门就离了婚的亲哥哥,还有她自己这个还没过门就住到婆家的不明不白的身份,一时间悲从中来,哽咽不止。


常遇夏看了,掏出一块干净的手绢,塞在孟姑娘手里,说你别哭了,瞧这眼睛,一会出门儿见了风非肿不可,快拿着擦擦。


常卫东说是啊二姐,你这再有几个月就和我二哥团聚了,到时候估计你乐都乐不过来,趁着现在赶紧把眼泪痛痛快快流了,把以后的都省了吧。一块手绢够不够?我今天可给老大老二带来一大捆卫生纸呢!


孟姑娘听了,破涕为乐,说现在家里亏了有四弟,要不然那小院不定得糟蹋成什么样了,奶奶和爸年纪大了,有时候看见房客不自觉也不好意思说出口,自打四弟回来,没人敢在院子里吆五喝六的,犄角旮旯的地方也都让老四给收拾妥当了,自来水也接上了,你们回来不用跑到街口挑水了,上下水都有,方便着呢。


孟姑娘一番话,说得常卫东脸都有点红了,顺手拿起老三的相机来,说这玩艺怎么摆弄啊?老二接过来看了看,说这个我还真知道,这是款海鸥120,前些年的时候,我一直心痒痒着,去商场转悠了好几回,原本着打算倒腾粮票的钱回笼了,也给自己买一个,没承想,钱没回笼,我先回笼了。说完一边苦笑着,一边熟练的摆弄起来。


老三一听,说二哥你还有这个心气儿啊?我以前只知道你喜欢琢磨着字画,没想到你爱好还挺多。老二被他一说也有点不好意思了,说我听人说,书画摄影,本是一家,用个文气点的词,你们知识分子爱说的,都是艺术。看到常遇秋脸上惊讶的表情,老二反问道,怎么着,就许你们有文化的学艺术,我们这大老粗说说都不行?


常遇秋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连忙解释说,不是这么说的二哥,我知道你对书画有研究,可是没想到你还是个艺术爱好者。以前在家的时候,别看咱们是兄弟,我对两个哥哥知道的还真不多,总觉得你们都有自己的事,都在外面忙活自己的,可是到底忙活什么,我这个当兄弟的是一无所知。要不是如今咱们兄弟在这样的地方见面,恐怕我这一辈子,都对两个哥哥一无所知了。


常遇秋这些话,让几个人的心里,一下就觉得暖了起来,久别的手足之情,在兄弟四人的眼神和神态里交融着,借着香烟,袅袅的在小会客室里缭绕,久久不散。


在游遍了北京那些开放的公园和古迹之后,常遇秋和小静姑娘要去上海看小静的父母了。常老太太多年不逛商场,这次执意陪着小静姑娘把王府井和西单能转的都转了,非要给小两口各自置办一身象样的衣服,算是送给他们的新婚贺礼,可是转来转去没有可心的,常老太太愁得啊,说要不买料子到造寸去做?可是造寸除了中山装,还能有什么好样子呢?说着说着,老太太又念叨起了上海,说还是上海的衣服款式好,可惜北京买不到。


这些日子,常遇秋的耳边一直听老太太念叨上海,实在是忍不住了,说得了老太太,我这火车票啊,干脆买三张,反正您也有小二十年没回上海了,干脆您跟着这小两口一块回娘家吧!


老太太说你怎么才想起来啊?你要不说我都快忘了,我娘家也在上海啊,我也能回娘家啊!快,快去给耀华发电报,告诉他妈,我过几天就回去,我们这老姊妹,终于又能见面了!


常卫东说了,奶奶您可真心急,还用得着发电报,您到西单电信大楼,直接打个长途电话不就行了,几号的火车,几点钟到,那不比发电报那几个字说得清楚?再者说了,您想回上海您直说就行了,瞧这些日子把北京给埋汰的,到了上海您可不能这么说北京,我这个北京人可不乐意了,别到时候人家上海人真以为北京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呢。


常老太太听老孙子这一说,一巴掌拍在他的背上,说你啊就跟我贫吧,你拿我一个老太太取乐不是?长能耐了哈?我要不是有你们这些个小冤家啊,我早回到上海养老去了。算了,说了你也不懂,上海啊,唉!


老太太说完,眼神慢慢迷茫起来。常卫东一看,别惹老太太再抒情了,还是该干嘛干嘛,去北京站排队买火车票要紧。


票买到了,长途电话也打了,常老太太把在北京城能淘换到的、拿得出手的,果脯、茯苓饼、果丹皮、萨其玛、栗羊羹、甚至是牛油炒面和八宝菜,足足的置备了两大份,一份给小静的父母,一份给自己的娘家姐妹,用常卫东的话说,您干脆把王府井食品店搬上海去得了。老太太瞪了他一眼说,我这不是给北京人争脸呢吗?用事实告诉上海人,北京不是水深火热。大家伙一听,说这老太太记性还真好,还带记仇儿的呢。


就这样,老太太终于又回了她日思夜想的上海,自此每隔两三年便要回去一次,老姊妹约好,不管谁过的好坏,不管有钱没钱,趁着有生之年,一定要多见面,常见面,一定要一起去逛南京路,一起去逛外滩。这一约,就是二十多年,直到世纪末,两位过了耄耋之年的老姐妹,还会穿着旧式的旗袍,脚着半高跟的船鞋,手牵手走在大上海的人群里,畅想着属于她们的一个世纪。


常遇秋离开了北京,走前把相机留给了他二哥常遇夏。这部黑白照相机,竟然在几年后,成了常遇春和常遇夏两兄弟的谋生工具,而留给他们这部相机的三弟,已然不在人世,常家四兄弟终是没有一张成年后的合影,此后的全家福里,常遇秋的位置,都是请照相馆的师傅后补上的,不曾空过。照片中的他,永远是年轻时的样子,微黑的皮肤,瘦高的身材,健康而充满热情的神情,让看得人都会受感染,觉得人生充满希望。


赵远洋在这个国庆节前,也迎来了几位特殊的客人——他几年不见的太原的小伙伴们,来北京看他来了!


当赵家的院门外面有人喊,赵远洋,赵远洋住这儿吗?赵远洋心一揪,还以为是哪个跟他结了仇的找上门儿来了,心说你们丫的胆子大了,敢跑到老子家门上来叫板,看老子怎么收拾你!他招呼正猫在床上看书的郑南南去小厨房抄家伙,自己三步并作两步冲到大门口,拉开两扇大门刚要张口开骂,一看原来是五福,还有臭三儿、小亮、大明这几个多年不见的朋友,真是又惊又喜,愣了一下,骂五福说,你小子说的啥普通话么,惊得老子以为有人打上门来了,怕别人笑你是外地人咋地?


几个小伙伴一听,哈哈大笑,说洋子你这太原话还没忘哈?俺们还以为你来了北京,早就成了北京人,记不得俺们了。远洋有点不好意思,把朋友们让进门,这时候才看到身后站着拎着火筷子的南南,说你丫可真行,让你抄家伙你就抄了个这,跟着我打了好几年的架,你咋一点长进都没有?几个朋友一看南南那个狼狈样,又是一阵大笑。


大家伙见了面,互相介绍过了,五福说洋子你也莫怪人家南南,南南一看就是个斯文后生,哪能象俺们这些街上混大的,一天不打架闲的肉疼,你说是吧大明?大明说是哩,是哩,洋子你可是不晓得,俺们几个这几年,可是把俺们这条街都给打出名声了,从尖草坪到河西,从省府大院到太钢,你但凡提到俺们那条街,没几个敢不服的!洋子你这几年是不在,你二哥有一次看电影的时候,让几个清徐县里上来的后生给打了,俺们听到动静,一条街几十个人,一直追到长途汽车站,要不是司机看着大势不好把车给开走了,那几个小子非让俺给打残了不可。唉,你家老二,脑子有,拳头没得,遇到混人就吃亏,俺们都替他打了好几架了。


说到老二,赵远洋问,我二哥咋没有相跟上来北京?大明说你还不知道啊,你二哥上班了,你妈给他找了个临时工,我们叫他来,可是人家忙,忙着搞对象,搞上对象就顾不得俺们这些朋友了。赵远洋一撇嘴,说我家这个老二,打小见了女娃就走不动,兜里有块糖,自己能揣上半个月舍不得吃,见到隔壁的女娃娃,唉,话也不说一声直接就塞到人家手里,倒是把那个女娃娃吓得直哭,结果人家女娃的爸以为我欺负人家,倒是骂了我一顿,真nmb的倒霉!


接过臭三儿手里递过来的烟,洋子深吸一口,问几个朋友是怎么来的,这国庆节了,北京查的可紧了,前两天街道上还挨家挨户登记呢,凡是没户口的都得登记,连插队那些回了家的也得登记上。臭三儿说洋子你可是不知道,人家五福家的老二,就是双喜,现在可出息了,进了太原段当了列车员,最近刚调到北京这条线上,俺们赶上他当班,这就蹭上车跑过来了。以后啊,俺们有事没事的就来北京找你,你到时候可不要嫌俺们麻烦。


远洋说那怎么可能,我在北京呆的也闷,除了伺候老太太,平时也就是跟南南在一起,你们能来当然好了,人多了热闹啊。唉,北京查这么紧,你们是怎么出的北京站啊?我听说来北京都得有单位的介绍信,还得拿着户口本和工作证,你们从哪弄来的介绍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