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侯绍堂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14:09
|本章字节:3372字
正在抓抢东西的九路军和堡民忽然听至枪声和这一声威严的命令,顿时就像掉了引线的火炮一哑声了。
有的甚至连嘴里咀嚼的东西者卩还没来得及处理,就急忙举起双手,等着“一根绳索捆自身”,根本没一人有反抗的意识,更没一人有还手的举动。等到你捆我、我捆他、他捆我地完成单循环捆绑之后,这几百人就被捆着站了满满一坝子,一个个闷头闷脑地站着。
直至这时,一些人悄悄地抬头一看,才知道刚才鸣枪警告、命令他们相互捆起来的并不是他们的李高参,也不是他们的柴特派员,而是那个戴着墨镜的“半头”高大汉和那些卸下担子的生意客。
他们用目光往人群里刮了一遍,才发现包括自己敬佩的上司柴特派员都被捆着呢。看来,今天已经是蒋委员长在中国大陆颁布的最后一部法一没得法啰!
咦,不过九路军士兵们用眼睛目了来盯去,只看见了柴特派员和兄弟们在一起捆绑着,却始终没有发现李高参的影子。
这使他们的心又宽慰了许多。他们想,嘿,只要我们那个智勇双全的李高参跑脱了,那我们就有希望,他一定会想办法来救我们出去的!
恰好这时,从河对门的寨子里传来了一阵枪声,还夹杂着一阵喊叫声:“兄弟们快点冲杀出来啊,我李光林带着兄弟们在寨子外配合你们哟!”
这下,一些被捆着的九路军眼睛放出了光亮,这不是李高参的声音吗?看来他们已经冲出寨子了,你看这个李高参他硬是还没忘记我们哟,多半他会想办法来救我们出去的,我们得主动一点呢!
听到李高参的这一信号,好多被捆着的人有点跃跃欲试了,有的像“蚯蚓滚沙”一样开始慢慢地蠕动了。
不过这种念头刚在他们的大脑里形成,对门寨子里又传来李高参的声音:“兄弟,你们不该放那伙商人进来呀,他们身后有乌司令、乌保长为他们撑腰出主意,身上又有硬家伙,我们奈不何他们的,你们就只有先受点委屈吧。我这就到龙岩城搬兵,想尽千方百计也要把兄弟们救出来的!”
这一下,被捆绑着的九路军又停止“蚯蚓滚沙”的动作,一个个又成为烟钯屁臭的“软皮球”了。
其实,今天这场精彩戏的导演正是这个戴着墨镜的“半头”高大汉。
原来,自从乌氏兄弟弃堡逃跑,李光林掌控山王堡防务之后,就随时将搜集到的情报送回到了“这边”。
“这边”经过反复研究,为方便联络,就从龙岩城上把“半头”高大汉调出来,以做盐巴生意为名担任专职联络员,天天往返于山王堡一清泉乡一江石镇之间,以至于沿途的老百姓都认得有个做盐巴生意的“半头”高大汉,他经常戴着个黑窝子眼镜大发战争财,可是谁都摸不清这个“半头”高大汉的来。
戴着黑窝子眼镜的“半头”高大汉早已把山王堡的情况向“这边”作了汇报,经过反复研究,形成了今天这套作战方案,他和他的同伴以向山上送盐巴、粮油为名,顺利进人山王堡内,并以蝇头小利为诱饵,采用人捆人的高招,将守堡九路军兵士一网打尽,当然还是“漏掉”了李光林等几个头目。
读者应该猜想得到,这个“半头”高大汉就是周顺友一一“萝卜花”老周化装的,前面早已介绍过他的身份,他是地地道道的“这边人”。
虽然他改变了穿着、发型,戴上了黑窝子眼镜,除了高大魁梧的体形与原本一样之外,从脸形上看前后已经没有好多相似的痕迹了,与以往熟人心目中的“萝卜花”老周简直是判若两人。
当然,今天李光林仅仅带着少数人员检查军事设施,由柴秀美召集大多数人员到坝子训话,“萝卜花”老周带着几十人送盐巴、粮油,最后采取“人捆人”的办法把九路军捆起来,这一系列“巧遇”更是绝非偶然,这些都是由“这边”预先作出巧妙安排的结果!
在短短的一段时间内,山王堡三易主人又到了“这边”一一解放军的手里。
当然,外界广泛盛传的马路消息是,今天这一摊子事情全是乌氏兄弟他们指使操纵的。
而且说得有鼻子、有眼睛、有眉毛,有依有据、有条有理,使得人们都不得不相信事实本来就是这样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