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9年4月10日,星期五

作者:爱克曼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01:15

|

本章字节:3586字

1829年4月10日,星期五


(创作要重视历史真实;人是个懵懂的造物)


…………


“最近我读了埃贡·艾伯特新写的叙事诗,”歌德继续说,“你也应该读一读,这样我们说不定能给他一点儿帮助。此人确实是个挺招人喜欢的才子,可他这首新诗却缺少真正诗意的基础——现实的基础。风景、日出日落以及为他拥有的外部世界,所有这些地方都写得好的不能再好。然而除此以外,凡是涉及到过去的时代,凡是属于传说范畴的东西,都未得到应有的真实再现,因此便缺少了真正的核心。对亚马孙女强人及其立身行事的描写也一般化了,这在年轻人看来倒是诗意而浪漫,在美学界也算得上司空见惯。”


“这是目前整个文学界的通病,”我接过话头,“大家总是避免特殊的真实,生怕它没有诗意,结果便流于平庸。”


“埃贡·艾伯特应该坚持利用编年史,”歌德说,“这样他的诗作便会有价值。我想起了席勒在写《威廉·退尔》时如何研究历史,如何拼命了解瑞士的情况;我还想起莎士比亚如何使用编年史,并且整段整段地从编年史摘录进他的作品中,在此情况下,也不妨要求一个现代的年轻诗人如法炮制不是。还有我的《克拉维歌》,同样大段大段地摘取了博马舍的回忆录啊。


博马舍(pierreausincarondebeaumarchais,1732—1799年),法国喜剧作家,《塞维勒的理发师》和《费加罗的婚礼》的作者。


“可是经过加工已经看不出来,”我说,“已经不再跟素材一个样啦。”


“理当如此,”歌德回答,“事实也如此。”


…………


“人应该努力认识自我,”歌德继续说,“在所有的时代都这样讲,反反复复地这样讲。这是一个稀罕的要求,迄今没有谁达到过,也根本没有谁能达到。人的全部思想和欲求统统指向外界,指向围绕着他的世界。他所要做的,只是为达到自己的目标而尽可能认识世界,让世界为自己所用。只有在享乐和受苦的时候,他才知道自身;也只有通过享乐和受苦,他才会认识到自己应该追求什么,避免什么。再说呢,人是个懵懂的造物,不知道自己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他了解世界很少,了解自己最少。我同样不了解我自己,也希望上帝别让我了解自己。但我想说的是,我到了四十岁才在旅行意大利期间变得聪明起来,对自己有了足够的认识,知道自己不是搞造型艺术的材料,过去的努力方向错了。我画画时缺少表现实物的足够欲望;面对素材的强烈影响我存在某种恐惧,合我口味的是那种比较软的、温和的东西。


“画一幅风景吧,我总是从柔和的远景开始,再通过中景往前走,总是害怕赋予前景应有的力度,结果我的画作永远效果出不来。我要想进步,就必须练习;每有停顿,总是必须再从头开始。当然我也并非完全没有才气,特别是画风景画。哈克尔特就经常讲:‘你要肯在我这里待上一年半,我就包你能画出让自己和别人都高兴的作品。’


哈克尔特(philipphacker,1737—1807年),德国古典主义风景画家。


我听得津津有味。“可一个人怎们知道自己有没有搞造型艺术的真正才能呢?”我问。


“真正有才能的人,”歌德回答,“要对形体、比例和颜色有天生的敏感,稍经指点便立刻正确地掌握这一切。特别是形体感要强,要具有通过光线处理把对象变得实实在在的欲望。即使在练习的间隙里一样获得长进,内在的长进。这样的天才不难辨认,当然对于大师更不在话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