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莹
|类型:生活·百科
|更新时间:2019-10-06 12:08
|本章字节:9730字
爱屋及乌
这则成语原意是由于爱某人而连带喜爱停留在其屋上的乌鸦,比喻因喜爱某人,而连带喜爱与其有关的一切。
殷商末年,商纣王穷奢极欲,昏庸暴虐,杀王子比干,囚箕子。诸侯之长西伯姬昌(周文王)反对纣王,曾被囚禁在羡里,最后其臣闳夭等献莘氏美女、骊戎宝马等珍奇宝物,方得出狱,又献洛西之地,方免炮烙之刑。姬昌决心推翻殷商,练兵备战,势力逐渐强大,并把都城东迁至丰邑(陕西户县),准备东进,然而在那之后不久他便去世了。
姬昌之子姬发继承王位,称为周武王。周武王在军师姜太公姜尚及其弟周公姬旦、召公姬奭的辅佐下,联合诸侯小国,出兵讨伐纣王,在孟津(河南孟县南一个渡口)渡过黄河,向东北挺进,直逼商朝的京城朝歌(河南淇县东北),并在牧野与商军交战。此时商纣王已人心失尽,军队纷纷倒戈,终于大败。周军很快攻克了商朝都城朝歌,商纣王登鹿台自焚,殷商灭亡,西周建立。
攻克朝歌之初,武王非常担忧,感到似乎天下尚未安定下来,便召姜太公商议道:“进入了殷都朝歌,我该对旧王朝的权臣贵族、官宦将士如何处置?”
姜太公说:“我听说,假如喜爱上某人,便连他屋上的乌鸦也会觉得可爱;假如不喜欢某人,即便他家最下等的仆从家吏都令人厌恶。这意思很清楚:把全部敌对者杀绝,一个也不留。大王,你看这样如何?”
武王认为不能够这样做。
召公姬奭道:“我听说有罪的,要杀掉;无罪的,让他们活。应当把有罪的人都杀死,不让他们留下残余力量。大王你看怎么样?”
武王认为这样做也不太妥当。
周公姬旦说:“我看应该让各人都回到自己的家中,各自耕种自己的田地。君王不偏爱自己旧时朋友和亲属,用仁政来感化普天下的人。”
武王听了很高兴,心中豁然开朗,觉得天下可以从此安定了。
后来,武王就照周公说的办,天下果然很快安定下来,民心归附,西周也更强大了。
汉·伏胜《尚书大传·大战》:“纣死,武王惶惶,若天下之未定。召太公而问曰:‘入殷奈何?’太公曰:‘臣闻之也: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不爱人者,及其胥余。’”
哀鸿遍野
这则成语的原意是鸿雁找不到安栖的地方,没有目的地边飞边哀鸣,形容流离失所的难民呻吟呼救的凄惨景象。
《诗经·小雅·鸿雁》写道:“雁儿飞呀飞,两翅嗖嗖响。人儿出门去,郊外旷野上辛劳。这些人辛苦啊,鰥寡更可怜。大雁飞呀飞,聚集在那湖中央。人儿去筑墙,筑起了百万丈。虽然吃尽辛苦,不知自家在何方?雁儿飞呀飞,嗷嗷其声悲。这些贤明人,说我真辛劳。那些糊涂人,说我太逞强。”
由于这两句诗,后来人们就把不得安居的难民,叫作“哀鸿”,形容受难的人民极多,几乎到处有,就说是“哀鸿遍野”或“遍地哀鸿”。
原诗“哀鸣嗷嗷”的“嗷嗷”两字,后来还常常用来形容啼饥叫饿之声,如“嗷嗷待哺”。
哀梨蒸食
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讥讽蠢人不识好歹、糟蹋好东西;好比得了著名的“哀家梨”,不懂得享用,却把它蒸来吃。
汉代秣陵地方(今南京)哀仲家里种的梨,个儿特大,味道极美,又脆又嫩,入口而化,当时人称,“哀家梨”,名气很大。
桓南郡,即晋朝的桓温,曾任“大司马”、“大将军”等官职。晋明帝时受封为“南郡公”,所以称为“桓南郡”。他遇到什么人惹他生了气,往往发怒道:“你得了哀家梨,总该不再蒸来吃了吧!”
安步当车
——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四》
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表示慢慢地走,当作坐车,形容从容不迫。
齐宣王召见颜躅,说:“颜斶,你过来!”
颜斶也说:“宣王,你过来!”
齐宣王不高兴。
左右侍从说:“王,是人君;颜斶,是人臣。王说‘颜斶过来’颜斶也说‘宣王过来’,这怎么能行呢?”
颜斶回答说:“颜斶向前,是羡慕权势;王向前,是俯就贤士。与其使周斶为慕势,不如使王为趋士。”
齐宣王忿然改变颜色,说:“王者贵呢?还是士人贵呢?”
颜斶回答说:“当然士人贵啦,王者不贵。”
齐宣王问:“有什么说法吗?”
颜斶说:“有。从前秦攻打齐,发令说:‘有敢到柳下惠坟墓五十步之内砍柴的,死不赦。’又令:‘有能得到齐王头颅的,封万户侯,赐金二万两。’由此来看,活王的头颅,竟然比不上死士的坟墓。”
齐宣王沉默了,很不高兴。
左右侍从都说:“颜斶过来,颜斶过来!大王据有千乘诸侯的土地,立有千石的大钟,万石的钟架。天下之士,仁义的,都来服役托身;辩智的,纷至出谋献策,东西南北,莫敢不服。万物无不具备,百姓莫不亲附。如今士人,高尚的也称作‘匹夫’,徒步跣行,处于农亩;末流的寄身穷野、监门、乡里之间。士人的卑贱,简直无以复加!”
颜斶回答说:“不然。斶听说古昔大禹之时,诸侯有万国。什么缘故呢?道德之所以淳厚,甚得重士之力。所以舜发迹于农亩,出生于鄙野,而能够做天子。到成汤之时,诸侯有三千。如今世道,南面而称孤寡的,仅只二十四国。由此看来,不是得士与失士之策所致吗?等到逐渐衰微,直到灭族之时,要想做监门、乡里之人,又怎得能够呢?所以《易传》说得好:‘居高位,不去务实,而喜好名声的,必有骄奢的行为。傲慢骄奢,后果必凶。所以无其实而喜其名的,一定削弱;无其德而望其福的,一定困穷;无其功而受其禄的,一定羞辱。祸患一个跟着一个。’所以说:‘只会炫功的,功不立;虚有其愿的,愿不遂。’这都是贪图喜乐虚名,而没有实在的德行。所以尧有九佐,舜有七友,禹有五丞,汤有三辅,从古到今而能成虚名于天下的,是不存在的。所以君王不羞屡问,不愧下学,因此能养成道德而扬名于后世的,是尧、舜、禹、汤、周文王啊!所以说:‘无形的道,是万物的主宰;无端的德,是事业的根本。’往上发其源,往下通其流,至圣之德与明学之行,哪有不吉利的呢!老子说:‘虽然贵,必以贱为根本;虽然高,必以下为基础。所以侯王自称孤、寡、不穀,这是以贱为本啊!’孤和寡,是人群中处在困贱下位的,而侯王用来自称,这难道不是谦卑礼下而尊重士人吗?尧传天下给舜,舜传给禹,周成王任用周公姬旦,而被世世代代称作明主,这正显示了士人的尊贵啊!”
宣王说:“唉!君子怎能够欺侮呢!寡人自找苦吃罢了。到今天听到君子之言,才使我知道什么是小人之行,请接受我做您的学生。况且颜先生与寡人交游,吃的净是牛、羊、猪肉,出门一定坐车,妻子衣服华美。”
颜斶推辞说:“玉石生在山中,经过削就残破了,并非不宝贵呀,然而大璞不能保持完整了。士人生于鄙野,经推选就受官禄了,并非不尊重呀,然而形神不得保全了。斶愿得归乡里,饿肚吃饭拿来当肉,安步徐行拿来当车,不犯王法拿来当贵,清静正直拿来自乐。发布命令的是大王,尽忠直言的是斶。治国要道已经说完,愿能赐臣归里,平平安安地回到臣的家里。”于是再拜辞别而去。
君子说:颜斶知道满足啦!归真反璞,终身也不会受到羞辱。
按兵不动
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军队暂不行动,以待时机,也表示接受任务后无所行动。
春秋末,晋国东部弱小的诸侯国卫国被迫与晋国结盟,而实际上完全听命于晋国,不住地给晋国进贡财物。当时任国君的卫灵公不愿长久处于屈辱的地位,便与齐景公缔结盟约,从而与晋国断绝了关系。
晋国执政的卿赵鞅不能容忍卫国背叛晋国的行为,立即调集军队,打算袭击卫国的都城帝丘,以迫使卫灵公屈服。在出发前,他先派大夫史默到卫国去暗中了解情况,并命他在一个月内回国。
不料过了一个月,史默却没有按时回国。赵鞅不知出了什么事,心神不定。有人猜测,可能史默已被卫国人拿住杀掉,又建议说,卫国是个小国,没有多少军事力量,晋国的大军一到,卫国的国君会不战自降,为此请赵鞅下令出兵。
赵鞅不同意这个建议。他认为,卫灵公既然敢于同盟国断绝往来,一定会作好充分准备,不能草率行事,坚持等史默回来再考虑出兵的问题。
过了半年,史默终于回来了。赵鞅问他为何在卫国呆了这么长时间,史默回答:“要想得到利益,却很可能得到害处,恐怕您还没有觉察出来吧!现在,卫国已任命受到过陷害的贤臣蘧伯为相国,这就使他在国内赢得了民心。”
接着,史默又讲述了卫灵公为了激励国人反抗晋国的情绪而采用的方法。
卫灵公派大夫王孙贾向国人宣告说,晋国已命令卫国,凡是有姐妹的女儿的人家,都要抽出一个人送到晋国去当人质。消息传开后,卫国到处是一片痛哭声和一片愤恨声。
为了使国人相信这是事实,灵公又让王孙贾抽选出一批宗室大夫的女儿,准备送往晋国。结果,出发那天,成千上万的百姓不让她们去晋国当人质,并愤慨地表示要和来犯的晋军打到底,宁死不屈。
史默还提供了一个动向:孔子已来到卫国,他的弟子子贡给灵公出谋划策。最后史默说道:“卫国现在的贤臣很多,民气旺盛。国君非常重视贤臣的意见,采纳他们的计谋。想用武力使卫国屈服,恐怕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赵鞅听了史默介绍的情况,认为进攻卫国的时机不够成熟,于是下令军队暂不行动,等待时机再说。
安居乐业
这则成语的意思是生活安定美满,各自乐于自己所从事的职业。
春秋时著名哲学家和思想家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据说他刚生下来的时候,就是一个白头发、白胡子的小老头儿,所以人们称他“老子”;还说他是在一棵李树下出世的,所以姓李;又因为他耳朵长得特别大,所以名“耳”。其实,老子是人们对他的尊称。老子对当时的现实不满,并反对当时社会上出现的革新浪潮,想走回头路。他怀恋着远古的原始社会,认为物质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毁坏了人民的淳朴,给人们带来了痛苦,所以渴望出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老子是这样描绘他所设想的“小国寡民”社会的:国家很小,人民稀少。即使有许许多多的器具,也不去使用它们。不要让人民用生命去冒险,也不向远处迁移,即使有车辆和船只,也无人去乘坐它们;即使有兵器装备,也无处去使用它们。要使人民重新使用古代结绳记事的方法,吃得很香甜,穿得很舒服,住得很安适,满足于原有的风俗习惯,邻近各国互相望得见,鸡鸣狗叫互相听得见,但是人们直到老死,也不互相往来。
又庄子《庄子·眭箧篇》:“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汉代班固《汉书·货殖传》:“……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子弟之学不劳而能,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虽见奇丽纷华,非其所习,譬犹戎、狄之与于越,不相入矣。”
《后汉书·仲长统传》:“安居乐业,长养子孙,天下晏然,皆归心于我矣。”
安然无恙
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平安无事,没有遭受损害或发生意外。恙:疾病,借指灾祸。
公元前二六六年,赵国国君赵惠文王去世,他的儿子太子丹接位为赵孝成王。由于孝成王还年轻,国家大事由他的母亲赵威后负责处理。
齐王遣使者问候赵威太后,书未启封,太后便问使者说:“年景没有忧愁吧?百姓没有忧愁吧?齐王没有忧愁吧?”
使者很不高兴,说:“臣奉命到太后这儿来,现在您不先问王。而先问年景和百姓,哪有把卑贱者放在前面,而把尊贵者放在后面的道理呢?”
太后说:“不然。如果没有好年景,怎么能够有百姓?如果没有百姓,怎么能够有君?所以怎能舍本而先问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