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莹
|类型:生活·百科
|更新时间:2019-10-06 12:08
|本章字节:10932字
孔子为推行自己的主张,一生中曾游说过不少国家,但都未能如愿。对此,孔子是不无感慨的。一天,他在和学生们谈话时,说道:“莫我知也夫!”(没有人了解我啊!)学生子贡说道;“何为其莫知也夫?”(怎么能说没有人了解老师呢?)孔子说:“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尤,犹怨也,怨恨之意。不怨恨天,也不怨恨人,努力下学礼乐,上达天命,真正了解我的只有老天爷了呵!这里实际上成了孔子的自问自答,它反映了孔子那种无可奈何的心理。
后人从这里引出“怨天尤人”成语,比喻做错了事,或出了问题,不从主观上去查找原因,而只从客观上找原因。这样,当然是很难改正错误或从中吸取教训的。
掩耳盗铃
“掩耳盗铃”是由掩耳盗钟故事演变来的,事见《吕氏春秋·不苟论·自知》篇。
故事的情节是这样的:“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揜(掩)其耳。”这里的“范氏之亡”,指春秋时代晋国智伯灭范氏之事。范氏一家被灭后,有人跑进范家拣东西,见有一口大钟,想扛走,但过重扛不动。找来铁锤想把钟击成几块,分次取走,但铁锤击钟,发出巨响,偷者怕别人听到声音来抢,立即用双手把自己的耳朵紧紧地捂住。他以为这样,自己听不到声音,别人也就听不到了,就可以安全将钟拿走。后人常引用这故事来讽刺那些愚蠢者的可笑行为。象唐代刘知几在其《史通·书志》中写道,“掩耳盗钟,自云无觉。”宋代释普济在其《五灯会元》卷七《玄沙师备禅师》中写道:“冥冥漠漠,无觉无知,塞耳盗铃,徒自欺诳。”《红楼梦》第九回这样写道:“那怕再念三十本《诗经》,也是‘掩耳盗铃’,哄人而已。”
“徒自欺诳”、“哄人而已”,用今天的语言解释之,即自欺欺人。这就是“掩耳盗铃”成语的真意。
庸人自扰
“庸人自扰”由“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为烦耳”变化来,出自《新唐书·陆象先传》。
陆象先是唐玄宗时代人。他为官一贯宽大为怀,对犯错误的人,也总以教育为主,不轻意动刑。他在蒲州(今山西省西南部永济一带)刺史任上,在处理一个普通罪犯时,也只是批评了几句,就算完了。对此,他的下属书记员认为这样太轻了,提出应该给予杖刑(棒打)。陆象先说,批评一下就行了,他会理解我的话的,若一定要用杖刑,那就从你开始好了。书记员一听,吓得悄悄退出了。对此,陆象先不无感慨地说:“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为烦耳。”意思是:天下本来没有什么不好办的事,只是遇上了那些平庸无能之辈,就把一些原来能够解决得好的事也给办糟了,增添了麻烦。这就是成语“庸人自扰”的来历及其含义。
欲速则不达
“欲速则不达”又作“欲速不达”,出自《论语·子路》篇。为孔子的话,意思是:过于求快、求速,结果反而达不到目的。
这是子夏向老师孔子问政的故事。
子夏要到莒父(鲁国的一个城邑,在现在山东省东部莒县境内)做总管,但他感到经验不足,不知如何干是好。临行前,他向孔子求教怎样办理政务,孔子稍稍想了想,便说道:“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意思是:不要求快,不要贪求小利。若过于性急,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那就什么大事也做不成。子夏对老师这个指教很满意,便高高兴兴地上任去了。
欲罢不能
“欲罢不能”出自《论语·子罕》篇,为颜回的话,意思是说,想要中途停止下来是不可能的。
孔丘是我国古代首先办私学的大教育家,他的学生很多,据说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而颜回又是七十二贤人中之首者,孔子对这位大弟子特别喜欢,曾直言道:“贤哉,回也!”而颜回对孔夫子的崇拜则更是达到了五体投地的地步。《论语》中有这样一段生动而形象的记载: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意思是,颜渊(即颜回)非常感慨地叹息道:我的老师的形象是那么的高大,他的学识是那么的渊博,以致使我抬头仰望,感到更崇高;努力钻研,感到更坚深,看着象在前面,忽然又象在后面,真是叫人看不透,学不完。夫子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以各种书籍来丰富我的知识,以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行动,我想止步不前是不可能的,只有用尽了我的所有才智为止才行。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本是白居易的两句诗,出自《白氏长庆集·赋得古原草送别》。
《赋得古原草送別》诗共八句,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別情。”据传,白居易诗名传开,就是从这首开始的。这里有个故事。
白居易十六岁进京城长安(现在的西安市)应考,先去拜访诗人顾况。起先顾况并没有将这个少年放在眼里。他看到白诗署名“居易”二字时,竟然脱口而出道:长安米价甚贵,居住下来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啊!可是,当他看了《赋得古原草送别》时,竟拍案称绝,特别是对前四句,吟诵不辍,并改口说道:你能写出这样好的诗句来,在长安居住就容易了!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意思是:春草的生命力是旺盛的,野火是怎么也烧不完的,就是年年都有火烧它,只要春天的风一吹,它又生机勃勃地长起来了。所以后人也就将此两句诗作成语用,或形容一物的顽强的生命力,或比喻革命力量的不可扑灭。
揠苗助长
“揠(读yà亚)苗助长”出自《孟子·公孙丑上》。
一次,孟子和公孙丑在谈话中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宋国(在今安徽省北和河南东部一带)有一个性子过急的人,他老是嫌他家地里的禾苗生长慢,就跑去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向上拔了一拔。禾苗一下显得长高了好多。他疲劳不堪地回到家中,说:今天真是累得要命,我把地里的苗苗都拔了拔,帮助它们长快一点。他的儿子一听,赶快跑到田里去看,禾苗都已枯萎了。
后人根据孟轲讲的这段故事,概括出“揠苗助长”成语,以比喻不顾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将事情办糟。
游刃有余
“游刃有余”、出自《庄子·养生主》篇。“游刃有余”的原意指用刀宰牛,不管是割肉,还是砍骨头或剔骨头,刀的活动余地都很大,总是刀到肉下、骨肉分开。后来人们用这个成语来比喻做事非常熟练、干净利落。
古时候,有个厨师,他宰牛动作非常迅速,很快就能把一条牛的肉与骨全部分解开来。别人很惊讶,问他为什么能如此熟练。他说,我主要是掌握住了事物的规律。开始宰牛时,眼前的牛都是一个整体。经三年的实践,再宰牛,看到的就不是全牛了。我顺着牛的全身结构,把各部分都分清,将刀插进那经络、骨节及肉相连之处,解开容易得很。别人用刀很浪费,我这把刀已用了十九年,宰了几千头牛,刀锋之利还象刚磨过似的。牛的骨节之间是有空隙的,我的刀比那空隙还薄。所以,“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用很薄的刀准确地***各骨节的空隙当中,感到宽宽绰绰,活动的余地还大的很。接着,厨师又说了下边一段话:“动刀甚微,(读huo霍)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他是说:但是刀子在里边活动时,我还是很小心的,一丝不苟,只是到全部分解开来,牛的肉与骨头象泥土散落于地时那样,我方能有时间提刀站起来,向四面看看,感到心满意足。
缘木求鱼
“缘木求鱼”为孟子教训齐宣王的故事,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游说魏国梁惠王、梁襄王之后,到了齐国。当时正是齐宣王在位。齐宣王一见孟老夫子到来,很高兴,便请他给谈谈关于春秋时齐桓公、晋文公如何称霸的事迹。孟子是主张“王道”、反对“霸道”的,他一听叫他谈“齐桓、晋文之事”,马上编造一个理由:“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意思是:孔子的弟子们都没有谈过齐桓公、晋文公的事迹,所谓他们称霸之事,没有传到后世,我也没有听到过。孟子还进一步说道:“如果还要我说,我就说说‘王道’吧”。
在孟子与齐宣王谈论关于“王道”问题中,孟子提出要行仁政,以道德力量来统一天下,反对使用军队去扩张疆土。如不施仁政,是要和别的国家结仇构怨的。当他发现齐宣王恰恰是想要扩张国土,使秦国、楚国这些大国都能向他来朝贡,好自己作天下之盟主时,就毫不客气地说:“犹缘木而求鱼”。意思是:象爬到树上去捉鱼,根本不可能实现。齐宣王也不客气地说道:“竟然有这么严重吗?”孟子说:“恐怕比这还要严重呢!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您这样的作法想满足自己的欲望,而且尽力去干,必定有灾祸在后头。”
后人以“缘木求鱼”作成语用。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是绝对得不到结果的。
摇唇鼓舌
“摇唇鼓舌”出自《庄子·盗跖》篇,意思是胡说八道,拨弄是非。
道家代表人物庄子,极力反对儒家学说,并对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进行了尖锐的批评。庄周在《盗跖》这篇文章里以编造的盗跖批孔丘的故事来攻击孔子。这个故事说的是: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末年,奴隶起义领袖跖率领九千人,横行天下,沉重地打击了各诸侯国。孔子带着众弟子去见跖,企图说服跖停止攻战。对此,跖十分恼怒,大骂孔丘道:你这个花言巧语、造谣惑众的巧伪人,不耕而食,不织而衣。你摇唇鼓舌,到处拨弄是非,你追名逐利,罪大恶极。给我赶快滚回去!
愚不可及
“愚不可及”,其本意是装傻别人都做不到、比不上,出自《论语·公冶长》篇。
春秋时代,卫国有个名叫宁武子的大夫,他为人狡猾,善于见风使舵、投机取巧。一次,孔丘在和人谈话中,提及宁武子时,大家随即请孔子对他作出评价。孔子即作了这样的回答:“宁武子,邦有道则知(同智),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意思是:宁武子这个人,当着国家太平的时候,他就显得很聪明,而当着国家不太平的时候,他就假装傻。他的那种聪明,别人是能够做得到的,而他的那种装傻,别人就做不到了。
后人用“愚不可及”成语,形容人太愚笨。
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是个寓言故事,出自《列子·汤问篇》。
故事的情节是这样的: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方圆七百里,非常高峻。住在北山的一个老人名叫愚公,年纪已近九十了。他苦于两座大山屹立在他家门前,阻碍交通,就召集全家商量,说道:“我和你们全力以赴来削平面前两座大山,开山道路通向豫州之南,可以吗?”全家一致表示赞同。但是老人的妻子提出疑问道:“就凭您这么点力量,连魁父小山都搬不了,还能搬走太行山和王屋山?而且搬的土石都堆放到哪里去?”大家说,可以搬放渤海之滨和其它地方去。于是老愚公率领子孙们每天挖山不止。
后来河曲一个名叫智叟的老头看了直发笑,劝老愚公道:“您也想的太简单了,怎么能干这种傻事呢?象您这样老年无力的人,连山上的草木都搬不了,还能把大山的土石都搬走?”愚公长长地叹口气说道:“您也想得太死了,如此地不通变故,简直不如妇孺。我就是死了,还有儿子在;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再生儿子,儿子再生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而山不再增高,还愁挖不平它吗?”智叟听了无言以对。山神获悉此事之后,害怕愚公挖山不止,报告上帝。上帝被老愚公的诚心所感动,派遣两个大力神下来将两山背走。
后人从此故事引出“愚公移山”成语,比喻下定决心,排除万难,争取胜利。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鹬(读yu预)蚌相争,渔人得利”,这是战国时代著名纵横家苏秦弟弟苏代在和赵惠文王谈话中讲的一段寓言故事,见《战国策·燕策二》。
战国时,苏代听说赵国将要攻打燕国,他替燕国到赵国去劝阻。苏代见赵惠文王时,讲了这样一段话:“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意思是:我从燕国来赵国途中,经过易水(今河北省的一条河)时,看到一个蚌露出水面在晒太阳,正巧飞来一只鹬鸟去啄蚌肉。蚌马上合拢其壳,将鹬鸟的长嘴紧紧地挟住。鹬鸟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会被晒死。”蚌回答道:“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你就会被憋死。”双方都互不相让,来了一个打渔的人,一下把它们都捉了起来。现在你们赵国想攻打燕国,一旦打起来,将会长久相持不下,这样黎民百姓将会被搞得穷困不堪。到那时,我担心那西方强大的秦国就会象那位打渔的人一样,毫不费力地把你们两国收拾掉。望大王您深思熟虑。赵王听罢,马上说道:“你讲的好。”于是放弃了攻打燕国的决定。
后人根据这个故事,概括出“鹬蚌相争,渔人得利”成语,以说明由于双方互不相让,结果弄得两败俱伤,使第三者从中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