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Y(5)

作者:刘莹

|

类型:生活·百科

|

更新时间:2019-10-06 12:08

|

本章字节:12648字

公元28年(建武四年),刘秀派耿弇领兵攻打张步。张步仗着兵多将广,不把耿弇放在眼里。他听说耿弇来攻,便派兵在历下城等几个地方迎战耿弇的军队。没料到,几天时间竟被耿弇接连攻破好几座城池。张步虽然吃了败仗,但是他见耿弇兵少而且疲劳,又纠集二十万人马攻耿。耿弇的部下见敌我兵力悬殊,建议耿弇待援兵来到以后再与张步决战。耿弇说:“主上快要到了。我们应当杀牛备酒来隆重接待他们,怎么能反而把没有歼灭的敌人留给主上呢?”于是出兵大战一天,终于打败了张步。


几天以后,刘秀来到临淄劳军。当着许多文官武将的面,把耿弇大大夸奖了一番。并且用赞美的口吻说:“这真是有志者事竟成啊。”


有恃无恐


“有恃(读shi示)无恐”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春秋时期,五霸之一的齐桓公死后,他的儿子齐孝公继位。齐孝公也想象他的父亲那样,争做诸侯的霸主。公元前634年夏天,齐孝公乘鲁国遭受自然灾害的机会,带领军队进攻鲁国的北部边境。鲁僖公得知这一消息,便派大夫展喜前去迎止齐军,并让展喜在出发之前向展禽(又名柳下惠)请教在迎止齐军时该怎么说话。当时,齐军还没有进入鲁国国境,展喜见了齐孝公之后,说:“我国的国君听说您亲自到我们国家来要占领我们的国土,特地派我来慰劳你们。”齐孝公问,“鲁国人害怕吗?”展喜回答说:“没有见识的百姓有些害怕,有见识的君子则并不害怕。”齐孝公说:“你们鲁国人家里穷得叮响,野外连草也没有,更不用说庄稼了。凭什么不害怕呢。”(原文是:“室如县〔同悬〕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展喜回答说:“我们不害怕,凭的是先王之命(原文是‘恃先王之命’),过去,我们鲁国国君的祖先周公和齐国国君的祖先姜太公都是周天子的得力助手,共同辅佐过年幼的周成王。周成王慰劳他们让他们结成联盟时告诫说:‘要世世代代和睦相处,不要互相伤害。’这些话都记载在盟约上,而盟约则存在档案府,由专门的人保管着。你的父亲齐桓公就是以团结诸侯,帮助诸侯之间消除隔阂、克服困难而昭显齐国的祖先——姜太公的事业的。现在您登上齐侯的大位,诸侯都希望您能继承您父亲的好传统。我们相信您一定不会这么快就把您父亲的好传统丢掉的。”说到这里,展喜停了一停,又坚定地说:“我们就凭着这些,所以毫不担心害怕。”(原文是,“恃此以不恐。”)齐孝公听了这番话,便带着军队回去了。


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故事,把“恃此以不恐”简化成“有恃无恐”,用来指某人、某些人或某一方有了凭借而无所顾忌。


因人成事


“因人成事”出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它的意思是,自己不能独立工作,完全依赖他人的努力才获得成功。


春秋时期,有一次赵国被秦国军队围困,赵国的相国平原君奉命去楚国联络楚王共同对付秦国。平原君带着他手下的二十个人一起来到楚国。但是,由于楚王害怕秦国,不敢联合抗秦,因此,平原君和楚王从早上一直谈到中午,仍然没有能说服楚王。跟随平原君出使楚国的二十个人中,有一个叫毛遂的人,十分机智勇敢,其他十九人便推他上殿参加谈判。毛遂按剑沿石阶而上,来到谈判的地方。说:“联合抗秦的利害关系十分明显,只消几句话便可以解决,为什么谈了半天还不能决定?”楚王见他只是平原君的随从,便责备他不该上来插嘴。毛遂手按宝剑,走上一步,对楚王说:“你责备我,乃是自以为楚国人多。现在,你我相距不到十步,十步之内你的命捏在我的手里,楚国人再多你也依靠不上。”接着,毛遂对楚王陈述了联合与否的利和害以及联合抗秦的可行性,说得楚王连连称是,答应和赵国联合抗秦。毛遂又让楚王的人取来鸡血、狗血、马血,让双方歃血定盟。待楚王、平原君宣誓立约之后,他自己也宣了誓。然后,左手托着盛血的盘子,右手招呼十九个人说:你们也来宣誓。你们这些人啊,真是碌碌无为的庸人,只能依赖他人的努力获得成功。(原文是:“公等碌碌,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因势利导


“因势利导”见于《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个名叫孙膑的人,很有军事才能。他是著名军事家孙武的后世子孙,屡建军功,在当时很有名气,并为后人所称颂。


公元前341年,魏国联合赵国进攻韩国,韩国向齐国告急求援。齐王派田忌为将军,孙膑为军师,起兵直接进攻魏国的大梁。魏国的大将庞涓听到消息,急忙撤退了进攻韩国的军队,回兵与齐军作战。这时,齐兵已经越过国界进入魏境。孙膑对田忌说:“魏国的军队向来凶悍勇猛而且轻视齐国的军队,认为齐军胆怯。善于打仗的人就必须顺应事物发展的趋势而加以引导和推动(原文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诱使魏军上当,从而最后战胜他们。”于是,齐军采用了孙膑的计策,以逐日减灶的办法,制造齐军大量逃亡的假象,迷惑敌人,诱使庞涓只率领少数精锐部队追击。最后,在马陵道设下埋伏,全歼了魏国的追击部队,庞涓被迫自杀身亡。齐军乘胜前进,大破魏军,俘虏了魏国的太子申胜利而归。


后来,人们常用“因势利导”这个成语比喻顺着事物发展的趋势加以引导。


仰人鼻息


这句成语出自《后汉书·袁绍传》。


东汉末年,董卓专权,心怀异志。司隶校尉袁绍从渤海起兵,联合袁术、韩馥(读fu富)、孔伷(读zhou宙)、王匡等,共讨董卓。众人订立盟约,共同推举袁绍担任盟主。冀州牧韩馥见人心归向袁绍,便暗存戒心,不肯听从袁绍的调动,还常常扣发军粮,因此结冤于袁绍。


公元191年,韩馥的部将麹(读qu驱)义叛韩,袁绍乘机支持麹义,同时联络北方的公孙瓒向韩馥进攻,企图占据冀州。接着,又派高干和荀谌等人劝说韩馥把冀州让给袁绍。韩馥一向生性懦怯,知道自己不是袁绍的对手,便准备听从高干、荀谌的意见。他手下的将士耿武、闵纯、沮授等听到了消息后,连忙前去劝阻,说:“冀州虽然不怎么样,但兵精粮足。而袁绍没有地盘,兵力也很少,凡事要依赖我们,就好象抱在手中的婴儿,只要不给他吃的,马上就会饿死,为什么要把冀州让给他呢?”(原文是:“冀州虽鄙,带甲百万,谷支十年。袁绍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股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奈何欲以州与之?”)最后,韩馥没有听从耿武等人的劝告,终于把冀州的大印让给了袁绍。


后来,人们把“仰我鼻息”改变为“仰人鼻息”,比喻不能自主,必须依赖别人。


羽毛未丰


这个成语出自《战国策·秦策一》。


战国时期,苏秦以合纵而出名。但是,最初他却是一个主张连横的人。他到秦国对秦惠王进行游说,希望秦惠王重用他,以便在秦国实行连横的政策。他说:“您的国家地理条件非常好,地形险要,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秦国的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人民富足,军队训练有素,将、兵能征善战。加之秦王您十分贤能,完全可以将其他各诸侯国吞并过来,达到统一天下的目的。”


可是,苏秦来的不是时候。在秦国的内部,当时新旧两派势力的斗争正在急遽变化。自从将实行变法的商鞅车裂以后,对于外来的游说之士,秦惠王是不轻易信任的。同时,他对秦国当时的实力的了解也不象苏秦所说的那么乐观。虽然秦国有不少优越的条件,但是,统一全中国的条件还没有成熟,时机还没有到。因此,秦惠王非常客气地回绝了苏秦。他说:“我听说有这样几句话:羽毛没有丰满的小鸟不能高飞(原文是‘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没有好的法令不能随便处罚人,道德不高的人不能统治百姓,逆人心的人干什么也会十分困难。您不远千里来我这儿给我以指教,我非常感谢。可是,我们的力量目前还不够强大,希望让我们再准备几年,等翅膀长硬了,再向先生请教。”


虽然苏秦再三说明自己的看法,并且多次给秦惠王写信,但是,秦惠王始终不肯任用他。最后,随身带来的钱用完了,只好离开秦国,垂头丧气地回到家中。结果,又遭到了全家的白眼。苏秦羞恨交加,决心要与秦国作对。于是他发愤读书,使自己大大长进。进而说服其他六国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秦国,一度使秦国十分头疼。


后来,人们把“毛羽不丰满者”简化成“羽毛未丰”,来比喻力量还太小。也有用来比喻年纪尚轻,阅历太少的。


约法三章


“约法三章”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秦朝末年,人民苦于沉重的捐税、繁重的徭役和严酷的刑罚。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秋,人们再也不能忍受。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全国各地纷纷响应。秦王朝的统治,在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中摇摇欲坠。形势发展很快,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带领的一支起义军便攻破了秦朝的都城咸阳。


刘邦攻入咸阳以后,看到秦王朝的残暴所带来的恶果,便召集各县的父老豪杰们说:“老百姓苦于秦朝苛刻的法令已经很久了。根据怀王与诸侯们原来的约定,谁先进关谁称王。我先来了,我应当管理关中。因此,我把你们找来,与你们约定三条法令(原文是‘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的判处死刑,伤人和偷盗的按罪轻重判刑。过去秦朝的一切法令,全部废除。”接着,刘邦又派人到各县各乡,将以上各点通告百姓。百姓得知大喜,纷纷带着牛、羊、酒、食前来犒劳刘邦的军队。


根据这个故事,后人便用“约法三章”来比喻以语言或文字订立互相遵守的条约。在运用这个成语时,有的也根据条约的条款数灵活运用为“约法x章”,如条约的条款是七条,便称“约法七章”。


运筹帷幄


这个成语出自《史记·高祖本纪》。“帷幄”是古代作战时供军队住的帐幕。“运筹帷幄”是指在军帐内筹谋战略、拟订方案、发号施令,进行全面的策划、指挥。


秦朝时,在韩地有一个名叫张良的人。他的祖父、父亲曾先后在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釐王、悼惠王手下当相国。秦灭韩后,张良决心报仇。结交了一个大力士去刺杀秦始皇,没有成功。


后来张良隐姓埋名,勤奋学习,很有长进。陈胜、吴广起义后,他也起兵响应,后来一直跟随刘邦。在起义军向秦军进攻的过程中,特別是后来的楚汉相争时,张良作为刘邦的主要谋士,多次为刘邦出谋划策,使刘邦化险为夷,最后击败了楚霸王项羽,进而统一了中国。


刘邦夺取了天下以后,把张良、萧何、韩信三个人的贡献说成是他取得胜利的重要条件。在谈到张良时,刘邦说:“夫运筹策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字子房)。”


言不由衷


这个成语出自《左传·隐公三年》。


春秋初期,郑国的郑武公、郑庄公先后担任周朝的卿士。当时周朝已经十分衰败,郑武公和郑庄公凭借自己的实力和他们在周朝的地位,掌握着朝廷的大权,根本不把周王放在眼里。


周平王是一个软弱无能的人,他不得不依靠郑庄公来处理朝政,但同时又对虢(读guo国)公忌父十分相信。从而引起了郑庄公的不满,公开表示对周平王的怨恨。周平王知道后,赶紧向郑庄公解释说:“我并没有让他取代你的意思。如果你信不过我,就让我们交换人质吧!”结果,周太子——狐就到郑国去作人质,郑公子——忽就到周来做人质。


公元前720年,周平王死了,由他的孙子周桓王即位。他对郑庄公执掌大权很不放心,又准备让虢公代替郑庄公做卿士。郑庄公知道以后十分生气。四月,郑国的大夫祭(读zhài寨)足根据郑庄公的命令,带领兵马将周朝温邑的麦子全部收割运到郑国。秋天,祭足又带领兵马将周朝成周的谷子全部割掉运到郑国。从此,周朝和郑之间的关系更加恶化了。


当时的史官在评论这件事的时候说:“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信任如果不是出自内心,交换人质也是没有用处的(原文是‘信不由中,质无益也’)。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相互谅解而后行事,并用礼仪加以约束,又有谁能离间他们?真正的君子之间哪里用得着人质呢?”


后来,人们把“信不由中”引申为“言不由衷”,原意指说的不是真心话,说话不是出自内心。形容心口不一、虚伪敷衍。


言归于好


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九年》。


春秋初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改革政治,发展生产,使齐国很快强盛起来,成为春秋五霸中的第一个霸主。


那时候,周朝已经衰败,周王实际只是一个偶像,对诸侯没有号召力和约束力。因此,各诸侯国之间,为了发展自已的势力,不断发动战争,你争我夺,互相攻打,以强凌弱,以大吃小。齐桓公凭着自己的实力,更是不断地扩大自己的地盘。


公元前651年秋天,齐国一方面向北攻打山戎,一方面又派兵进攻楚国。为了不四面树敌,他还采取了柔的一套手法拉拢诸侯们与自己站在一起。他把周公、鲁僖公、宋子、卫侯、郑伯、许男、曹伯约请到葵丘,共同签订盟约。大家一起发誓说:“我们要团结在一起,凡是参加我们这个同盟的诸侯,不论过去有什么矛盾和隔阂,订立盟约之后,彼此之间要互相尊重,重新和好。”(原文是:“凡我同盟之人,即盟之后,言归于好。”)


后来,人们引用“言归于好”来表示发生矛盾、争端的双方或几方彼此重新和好。


应对如流


这个成语见于《晋书·张华传》。


晋朝时,有个叫张华的人,从小聪明过人,加之学习勤奋,博览群书,因此他的知识非常丰富,看问题深远透彻,而且善于辞令,当时人们很难知道他的学问有多高深。同时,张华从小见义勇为,乐意为乡亲们解决疑难,得到人们的好评。


在张华还没有在全国出名时,有一次,他写了《鹪鹩(读jiāoliáo焦辽)赋》以自寄,当时很有名气的“竹林七贤”之首阮籍看后,十分欣赏,称赞张华有“王佐之才”。


张华有着非凡的记忆力,只要是看过的书或见过的东西,他都能强记下来。对于中国历史上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他就象了解自己的手指手掌那样熟知。被拜为黄门侍郎以后,晋武帝曾经向他了解汉朝的宫室制度和许多封建权贵的情况,张华都能非常流利地回答出来,讲起来有声有色,使听的人忘记了疲倦(原文是“华应对如流,听者忘倦”),有时他一边讲还一边在地上随手画出图解,晋武帝周围的人都被吸引过来观看。由于张华的才华出众,当时人们便把他比作战国时期郑国有名的相国子产。


后来,人们常用“应对如流”来形容回答问题不需多加思索,很畅快,很流利。


远走高飞


“远走高飞”原作“高飞远走”,出自《后汉书·卓茂传》。


东汉时期,在南阳地区有个叫卓茂的人。此人宽厚、仁慈。他担任密县县令时,举善而教,口无恶言,教导下属就象对待自己的子女那样耐心,诚恳。因此,他的下属对他十分尊敬,都不忍心欺骗他。


可是,有一天有人却在他面前告他下属的一个亭长,说这个亭长受了此人送的大米、肉类。卓茂问:“是亭长主动向你要的?还是因为你有事求他他受了礼?还是你自动赠送给他的?”告状人回答:“是我主动送给他的。”卓茂又问:“既然你主动送他,为什么还要告他?”“我主动送他是因为怕他,所以来告。”卓茂便开导他:“大家住在一起,互相送点小礼品,这是正常的。你独独不想这样,难道你能离开这里,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甚至离开人间吗?”(原文是:“汝独不欲修之,宁能高飞远走,不在人间邪?”)在卓茂的开导下,这个人才心悦诚服地回去。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