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S(3)

作者:刘莹

|

类型:生活·百科

|

更新时间:2019-10-06 12:08

|

本章字节:11010字

刘邦听从了董公的劝告,亲自为义帝发丧,以此笼络人心。然后,打着讨伐无道的旗号,率领军队向项羽的部队进攻。很快形成了一支有五十多万人的大军,一举攻占了楚的都城——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


后来,人们由“兵出无名”引申出“师出无名”成语,指要干某件事而没有正当的理由。


师直为壮


“师直为壮”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比喻为正义而战的军队斗志旺盛,所向无敌。


春秋时期,晋国和楚国比较强盛,附近一些小的诸侯国,如宋、卫、曹等,一向都依附于楚国。可是后来宋国忽然背叛了楚国而依附于晋国,因此,楚国便出动军队,讨伐宋国。宋国赶忙向晋国求救,晋文公听了大夫先轸(读zhěn)的话,一面让宋国派人去秦国和齐国,请求他们出面调解,一面派兵攻破卫、曹两国,将卫、曹两国的国君扣留起来,以此要挟楚国。楚国的大将子玉根据楚成王的命令,派宛春为使者,对晋文公说:“请你们放了卫侯和曹公,恢复这两个国家,我们就从宋国撤退。”晋国的子犯要求晋文公拒绝楚国的要求。先轸分析了利弊,劝说晋文公,一方面离间卫、曹与楚国的关系,私下答应卫、曹的国君,只要与楚国断绝关系,就恢复这两国,另一方面,又把楚国的使者宛春扣留在卫国,以激怒楚国。子玉得知这一情况以后,非常生气,领兵向晋军进逼,晋文公命令军队假装后退。晋军官兵不理解,说:“我们这样后退实在是耻辱,而且楚兵长期转战,已经十分疲困,我们为什么退呢?”子犯对他们解释说:出兵有理,军队就斗志旺盛,就有战斗力,出兵无理,士气就不振,就要失败。(原文是:“师直为壮,曲为老。”)我们退后九十里,在道义上就取得了主动。”


楚军见晋军后退,便继续追赶,结果被晋军打得大败。


守株待兔


在《韩非子·五蠹(读du渡)》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宋国有一个人正在地里耕作,突然看见一只兔子从地里惊慌窜过,恰巧撞在突出地面的一块树根上,折断颈骨而死。这个人连忙扔下农具跑过去,把兔子抬起来。


这本来是一件十分偶然的现象,但是,这个宋国人却因为这个意外的收获而想入非非。从此,他放着农活不干,成天守在这块树根附近,希望能够再拾到撞死的兔子。结果,兔子没有拾到,地里的庄稼却荒芜了,他的行为也成为人们谈笑的话题。


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守株待兔”这个成语,用来比喻某些人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终于招致失败。也用来比喻某些人妄图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伤风败俗


“伤风败俗”原作“伤化败俗”,出自《汉书·货殖传》。该传在叙述一些人为了自己的私利而进行的种种不法行为之后说:“伤化败俗,大乱之道也。”意思是:有伤风化,败坏风俗,是祸乱的根源。


后来,在《晋书·苻坚载记上》有“为藩国列卿,伤风败俗”等语,在韩愈《论佛骨表》中,也有“伤风败俗,传笑四方,非细事也”这样的话。


韩愈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在当时享有很高的声誉,他自己也以封建儒学的正统自居,认为佛教是贫困的祸根,是违反封建纲常的。因此,他极力反对佛教的流传。


公元819年,韩愈任刑部侍郎。有一次,唐宪宗把陕西风翔法门寺的一块所谓“佛骨”迎到宫中供养,使得首都长安大为轰动。韩愈反对唐宪宗的这一做法,为此,他特写了一篇《论佛骨表》,劝阻宪宗那么做。他在《论佛骨表》里说:“历史上信佛的帝王都活不长或不得好死。如今,陛下把‘佛骨’迎到宫中供养,使得王公士庶奔走施舍,浪费大量的财宝,有的老百姓愚昧无知,甚至象发狂那样烧灼自己的身体,以表示自己对‘佛’的虔诚。这些事情,败坏风俗,被人们作为笑话到处传扬,这绝不是一件小事(原文是‘伤风败俗,传笑四方,非细事也’)。依我看来,‘佛骨’只是一块发臭的枯骨,应该丢到水里去,或者用火烧掉。”唐宪宗看了这篇《论佛骨表》,十分生气,要杀韩愈。幸亏群臣说情,才免掉死罪。后被调离京城,到潮州(今属广东省)去担任刺史。


后来,人们引用“伤风败俗”,意指败坏风化,用来谴责行为不正当。


声名狼藉


“声名狼籍(读ji及)”见于《史记·蒙恬传》司马贞索隐。


蒙恬的祖先是齐国人。他的祖父蒙骜(读ào傲)和父亲蒙武,为秦国统一其它诸侯国立下了很多战功。蒙恬自己也以军功被任命为内史,后带领三十万军队镇守北部边关,威震匈奴,很受秦始皇的信任。蒙恬的弟弟蒙毅也位至上卿,经常为秦始皇出谋划策,并因此得罪了赵高。


秦始皇死后,胡亥继位,在赵高、李斯的策划下,他首先逼死了公子扶苏,囚禁了蒙恬,并不听子婴的劝告,派人通知蒙毅,叫他自杀。蒙毅批驳了胡亥加给自己的“罪名”,然后,列举了秦穆公杀三良、秦昭襄王杀白起、楚平王杀伍奢、吴王夫差杀伍子行这四件事作为例证,说明这四个君主都犯了错杀重臣良将的大错,以致遭到天下人的非议。被作为昏君,记载到各诸侯国的史册中。蒙毅希望使者能回去规劝胡亥改变态度。使者知道胡亥杀心已决,难以改变,终于杀害了蒙毅。不久蒙恬也在监狱中服毒自杀。


司马贞看了蒙恬这段话,用“恶声狼藉,布于诸国”八个字对胡亥作了概括。后人根据“恶声狼藉,布于诸国”引出“声名狼藉”为成语,来形容名声极坏。


束之高阁


这句成语出自《晋书·庾(读yu语)翼传》。


东晋时期,有一个名叫庾翼的人,长得面貌清秀、体格雄伟,真可谓一表人才。年少时便满腹经纶,分析问题,很有战略眼光。年轻时即带兵打仗,多有建树,后来成为一个才能出众的军事将领。他的哥哥、东晋的三朝元老庾亮逝世以后,庾翼便接替他哥哥镇守武昌,拜为安西将军、荆州刺史,都督江、荆、司、雍、梁、益六州诸事。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几年之内。便使得这一带社会安定,人民富足,使一些原来认为庚翼年纪太轻难以胜任的人转变了态度,一致称赞他的才干。接着,他又不顾很多人的反对,未经康帝的批准,带兵前去收复北方和西方的失地,并取得了初步的胜利,对抵御外来的侵略者起了一定的作用。可惜,不久便因病逝世,终年只有四十一岁。


当时,朝中大臣杜父和殷浩负有盛名。庾翼则认为他们是徒有虚名,因而十分看不起他们,他在世的时候,常常对别人说:“对待杜父、殷浩这一类人,最好的办法是将他们丢在一旁不加理睬,等天下太平了以后,再考虑他们的任用。”(原文是:“此辈宜束之高阁,俟天下太平,然后议其任耳。”)


后来,人们常用“束之高阁”比喻放着不用,或引申为学而不用,理论与实践脱离。


吮痈舐痔


“吮痈舐痔”出自《庄子·列御寇》篇。


战国时期,宋国有一个名叫曹商的人。有一次,曹商奉宋偃王之命出使秦国,宋偃王拨给他几辆马车。到了秦国之后,曹商博得了秦惠王的欢心,秦惠王赏赐给他马车百辆。曹商回到宋国后,向庄子夸耀说:“过去我贫穷困急,靠打草鞋维持生活,饿得我颈项枯槁,面黄肌瘦。那时干那种事,是我的短处。如今,我凭着这张嘴,说服了十分强大的秦国国王,从而得到马车百辆。干这种事,可算是我的特长。”


庄子对曹商的为人很看不惯,便讽刺他说:“我听说秦惠王赏赐都有一定的规矩。比如他生病请医生,凡能治好秦惠王臭疮烂疖子的,赏车一辆;用舌头为秦惠王舔痔疮的,赏车子五辆(原文是‘破痈溃痤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五乘’)。所干的事越是卑鄙下贱,所得的赏赐就越多。你是不是干了什么比舔痔疮更下贱卑鄙的事了?不然,为什么你得的赏赐会有这么多呢?你还是离我远一点儿吧,不要没有羞耻地在这里自夸了。”


后来,人们从“破痈溃痤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五乘”这几句话中概括出“吮痈舐痔”作为成语,形容谄媚拍马之徒巴结权贵的卑劣行为。


丧心病狂


这个成语见于《宋史·范如圭传》。


南宋高宗时,朝廷中主战派和主降派之间一直进行着尖锐的斗争。奸臣秦桧是主降派的代表,他卖身投靠金朝,鼓吹投降论调,并不断网罗赞成投降的官员,迫害主战派官员,引起人民的愤慨,也遭到不少宋朝大臣的谴责。


一次,金朝派使者到南宋会谈议和的条件。使者仗着金朝在军事上的优势,出言荒谬,行为傲慢,向南宋政权提出了无理的要求,遭到了朝野主战派官员的激烈反对。校书郎兼史馆校勘范如圭就是其中之一。他同秘书省的一些人商议。准备上书宋高宗,反对屈辱求和。可是,写好奏章以后,有的人迫于秦桧等人的淫威,害怕遭到打击,又一个个打起退堂鼓来。于是,范如圭就独自一人给秦桧写了一封信,揭露和谴责秦桧学识短浅、丧权辱国。信中写道:“你秦桧如果不是丧失理智,言行荒谬,象发了狂一样,怎么能够干出这种可耻的事情来呢?你这样做必将遗臭万年,永远受到子孙后代的唾骂!”(原文是:“公不丧心病狂,奈何为此?必遗臭万世矣。”)


后来,人们常用“丧心病狂”这句成语比喻丧失理智,胡作非为,象发了疯一样。


丧家之狗


“丧家之狗”亦作“丧家之犬”,出自《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曾担任过鲁国的大司寇,摄行相事。为了使自己的主张得到实施,他先后周游了宋、卫,陈、蔡、齐、楚等国,可是他不但没有得到重用,反而受到不少污辱。有一天,他来到郑国,结果,同来的学生们与他失散了,他只好一个人站在郑国的城东门等候。当他的学生子贡到处寻找孔子时,遇到一个郑国人。这个郑国人告诉子贡说:“东门有一个人,***不类,十分古怪。他那副不得志的样子就象一条丧家之狗。”子贡找到孔子以后,如实把这些话告诉了孔子。孔子听了,哭笑不得,说:“一个人的相貌是小节,算不了什么。说我是丧家之狗,这话不错,不错。”


后来,人们便把“丧家之狗”作为成语。它有两种用法:“丧”读sāng时,指家有丧事的人家豢养的狗;“丧”读sàng时,则指失去主人的狗。现在多用来比喻穷迫无所归的人。


事半功倍


这个成语出自《孟子·公孙丑上》。


战国中期,土地兼并激烈,战争频繁,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儒家学派的继承人孟轲有一次在与他的学生公孙丑讨论如何统一中国的问题时,以周文王为例,主张用施行“仁政”的办法来缓和统治阶级与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


孟轲说:“周文王以方圓仅一百里的小国为基础,施行仁政,因而战胜了残暴的商纣王,夺取了全国政权,创立了丰功伟业。现在,天下百姓苦于战争的颠沛和暴政的折磨,他们对生活的希求不高,象齐国这样的大国,如果能施行仁政的活,天下的百姓一定十分欢喜,要统一全中国,也就不是十分困难的事情了。与古人相比,只要付出一半的代价,就可以收到双倍的效果(原文是‘故事半古人,功必倍之’)。”


后来,人们把“事半古人,功必倍之”简化成“事半功倍”这句成语,比喻费力小,收效大。


与此相反,还有一句成语叫“事倍功半”,比喻做事所费的力量大,而收到的效果却很小。


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出自《汉书·河间献王德传》。


西汉景帝有十四个了儿子,除刘彻被立为太子以外,其他十三个儿子都封了王位。他的第三个儿子叫刘德,被封为河间献王。


河间献王刘德酷爱藏书。他从民间收集了很多先秦时期的旧书,认真地进行研究和整理。他脚踏实地,刻苦钻研,使很多读书人深为赞叹,都愿意和他在一起进行研究。


班固在编撰《汉书》时,替刘德立了“传”,并且在“传”的开头,对刘德的研究精神作了高度的评价,赞扬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意思是说:刘德爱好古代文化,对古代文化的研究十分认真,总是在掌握充分的事实根据以后,才从中求得正确可靠的结论来。


现在,人们运用这个成语,一般是指从实际情况出发,找出事物的内部联系,探求事物发展的规律性。也有指说话、办事符合实际情况,既不夸大,也不缩小的。


所向无敌


这个成语出自《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


东汉末年,曹操打败了北方最有势力的军阀袁绍,统一了北方,在军事上逐渐处于优势。同时,曹操把汉献帝作为傀儡,在政治上也占了有利的地位。公元202年,他给吴主孙权写了一封信,要求孙权把自己的儿子送到许昌去做人质,以便控制孙权。孙权收到信后,专门召集文武官员商量对策。长史张昭等人拿不定主意,都督周瑜等人则坚决反对送人质。孙权内心也不想把儿子送去做人质,便单独把周瑜请到他母亲那儿去商量。


周瑜说:“现在孙将军继承父兄的伟业,管辖着江东六郡的百姓,兵精粮足,将士们都听从您的指挥。如今国家富足,人心稳定,交通方便。我们的军队有勇敢顽强的战斗作风所到之处,没有什么力量能够挡得住(原文是‘士风劲勇,所向无敌’)。为什么要把儿子送去做人质呢?曹操一旦得到人质,我们就只好听从他的摆布了。这无异于向他称臣。”孙权的母亲听了,称赞说:“公瑾(周瑜字公瑾)的话很有道理。”于是,孙权拒绝了曹操的要求。


人们引用“所向无敌”,来形容威力强大,没有人能够抵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