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B(3)

作者:刘莹

|

类型:生活·百科

|

更新时间:2019-10-06 12:08

|

本章字节:11966字

百身何赎


这个成语故事出自《诗经·秦风·黄鸟》。百身:指百人或自身死一百次;何:怎么,赎:赎身,替换。


公元前622年,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病死了。对于这位曾在秦国的发展史上起过重大作用的统治者的去世,国人都为之哀痛,举行了规模盛大的葬礼。按照当时的殉葬制度,光殉葬的人就有一百七十七人。在这批殉葬人中就有当时的一位姓子车的大夫的三个儿子:奄息、仲行和虎。在殉葬那天,有一位参加送葬的贵族,看到子车三兄弟临葬时恐惧的样子,深感同情。于是便为殉葬者写了《黄鸟》这首挽歌,忠实地描述了子车氏三兄弟殉葬时害怕的情景,暴露了殉葬制度的罪恶。全诗共分三章,每章前半段分挽子车氏兄弟三人,后半段是相同的作者的感慨和呼声。


诗的第一章是:


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维此奄息,百夫之特。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鸟鸣声;黄鸟:黄雀;止:停留,栖息;棘:酸枣树;从:跟随,这里指殉葬;子车奄息:子车是姓,奄是字,息是名;夫:丈夫,男子;特:抵得上;临:到;穴:墓穴;惴(音zhui缀)惴:恐惧的样子;其栗:发抖的样子;歼(音jiān尖):灭,杀害;良人:善人,好人;百人其身:是指“以百人赎其身”的省语,或作自身愿死一百次。


这章诗的大意是:黄雀发出凄凉地叫声,落在了酸枣树上。是谁去为穆公殉葬呢?是大夫子车氏的儿子奄息。就是这个奄息,他的才能抵得上一百个男子。而今他走近坟墓,只吓得全身战栗。那高高在上的苍天啊,你就会残害善良的人!如果别人可以替换,啊,我愿死一百次来换于子奄息。


后来,人们便由“如可赎兮,人百其身”简化引出“百身何赎”这个成语,愿意自身死一百次作抵偿,来换取一条命;现在多用来表示对死者沉痛的悼念。


百发百中


这个成语故事出自《史记·周本纪》。


楚国有一个善于射箭的人,名叫养由基。他射箭技艺精湛,能指到哪里,射到哪里。有一年,晋厉公攻打郑国,楚共王出兵援郑。晋楚两军在鄢陵战斗中,晋国大将魏犄射伤了楚共王的眼睛。共王当即给了养由基两枝箭,要他回敬魏犄。只见养由基张弓搭箭,一箭就把魏犄射死了。


这样,养由基在楚国就更加有名,不少好射的人,都来找他交流射箭的技艺。有一次,他在参加射箭比赛时,竟然“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意思是说:他站在百步远的地方,以指定的三、四分宽的柳树叶为靶子,张弓搭箭,指哪射哪,箭无虚发。


根据这个故事,后来人们就把“百发而百中之”简化为“百发百中”这个成语,比喻射箭或射击准确,次次都能命中目标,也用来比喻做事有把握。


这个故事也是成语“百步穿杨”的来源,比喻射击技术熟练、高明。


百闻不如一见


这个成语故事出自《汉书·赵充国传》。百:多;闻:听见。


赵充国,字翁孙,陇西上邽(今甘肃天水西南)人。他很熟悉汉初西北疆的匈奴和西羌族的情况,武帝、昭帝时,率军反击匈奴贵族的攻扰,勇敢善战,任后将军。宣帝即位后,封为营平侯。


公元63年西北羌族各部落奴隶主头子会盟,联合发兵进攻汉朝。宣帝先派光禄大夫义渠、安国(义渠,部族名,当作姓用;安国,名)去征讨,结果被打得大败,一口气逃到今居(今甘肃平凉西北),再派人向朝廷讨救兵。


汉宣帝经过与大臣商量,觉得在将军中只有赵充国最熟悉西羌的情况,可是他已经七十六岁了,还能出征打仗吗?于是便派御史大夫丙吉去征求赵充国的意见,看这次出征派谁去最好。赵充国自告奋勇地说:“要平定西羌,我这个老头子就适合。”


宣帝同意了,便问他:“老将军这次出征,你准备带多少人马,怎样去征服西羌?”


赵充国回答说:“百闻不如一见。兵难喻(音yu于)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意思是说:听说百遍不如亲自去看一看。打仗用兵,很难在遥远的地方作出估计。我到了金城,侦察了解了情况后,才能够制订出作战的计划。


赵充国到了金城,西羌人天天都来挑战。赵充国吩咐将士们坚守营地,不许出战。经过充分的了解后,赵充国就先后四次上书宣帝,报告了自己征服西羌准备采取两种办法:一是屯田防守,一是着重劝化。对不听劝化的顽固头子,就抓住时机狠狠打击。前三次上书,汉宣帝召集群臣研究,都没有得到完全的赞同,并指责赵充国迟迟不进兵,催促他发兵进攻。后来,汉宣帝经过再三思考,又觉得赵充国讲的确有些道理,就把派去征讨的各路骑兵撤回来,只留下赵充国在那里屯田防守,开展各种工作,主要用教育、劝化的办法,去征服西羌。这么一来,果然很有效,西羌那边很快就安定下来了。


后来,人们便把“百闻不如一见”引申为成语,用来比喻即便听人说一百遍,也不如亲自看一看,了解情况处理问题要多作实地调查研究。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这个成语故事出自曹冏(音jiong窘)《六代论》。僵(音jiāng江):僵硬。


曹冏是三国时候魏国的人。在魏国初建立时,急需巩固其统治,曹冏便上疏魏王,说:“故语曰:‘百足之虫,至死不僵。’以扶之者众也。”意思是说:有句老话说,有一百只脚的虫子,死了以后在较长的时间内还不会僵硬。这是由于支撑着它的渠道很多啊。曹冏引用这句古语的目的,是劝告魏王要大力重用亲信,扶植自己的势力,网罗人才,以巩固自己的统治。


后来,人们便把这句古语“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引申为成语,用来比喻被打倒的反动阶级或集团,余孽尚存,如不彻底肃清,还会兴风作浪。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这个成语故事出自北宋和尚道原《景德传灯录》招贤大师偈(音ji记)。


北宋的时候,有一个名叫招贤的和尚,在他每日念诵的佛经中有这样几句唱词:“百尺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百尺竿头:并非就是百尺,泛指很高的竿子,佛教比喻修行到了极高的境界;十方世界:整个宇宙,万千世界。这段话的意思是:修行到了百尺竿头这样的境界,也不可自满自足,还须要继续努力,这样整个宇宙就可以存乎自己的一身了。这本是佛家极端的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后来人们就摈弃它的原意,把“百尺竿头须进步”引申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个成语,用来比喻纵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也不能自满自足,仍然要继续努力,以求不断地更大进步。含勉励之意。


别无长物


这个成语故事出自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长物:多余的东西。


东晋时候,有一个叫王恭的人,在朝里做过大官,还担任过太子的老师。他虽说官高位显,但一向以简朴、清廉自誉。


有一年的夏季,王恭从会稽、(今浙江绍兴)巡视回到京都建康(今南京市)。他的叔叔王忱就去看望他,见王恭坐在一领大竹席上,非常舒适,又想到他刚从会稽这个盛产竹子的地方回来,便对王恭说:“恭啊,你刚从竹乡回来,象这样的好席子一定不少,就送给我一领吧!”


王恭默而不答。过了几天,王恭果然送了一领竹席给王忱。


为了表示对王恭的谢意,王忱再去王恭家。这次,他看见王恭坐的不是竹席而是草席。一打听才知道,原来,王恭就只有一领竹席,送给王忱后自己就只好坐草席了。王忱既敬佩又惊讶地对王恭说:“本来我还以为你的席子很多,才向你要,想不到你也就这么一领啊!”


王恭听罢,哈哈一笑,回答说:“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意思是说:哎呀,叔叔啊,你还不了解我的为人,我王恭从来就没有多余的东西。


根据这个故事,后来人们就把王恭这句话简化成“别无长物”这个成语,原指做官清廉,不贪赃枉法;现多用来比喻空无所有。


别有天地


这个成语出自唐代李白《山中问答》诗。天地:指境界。


皖南地区的黄山,风景俊秀,千百年来,不知博得过多少诗人的讴歌和赞美。唐朝天宝十二年间(公元753年),诗仙李白曾经来到这里遨游,并写下了一些隽永飘逸的诗篇。


位于黄山西南面的碧山,好似一块璀璨晶莹的碧玉镶嵌在黄山的画屏上。它不仅是座玲珑秀丽的名山,而且还盛产一种名叫白鹇的珍禽。这种鸟,形状很象山鸡,体形美,羽毛洁白而润泽,惟嘴爪鲜红欲滴,十分逗人喜爱。但它栖于乔松之上,既不易捕捉,又很难畜养。李白来到碧山时,曾亲自去访问过一位叫胡晖的山民。胡晖见了李白,因为久仰他的盛名,便把自己畜养的一对珍贵的白鹇送给了李白。李白很喜欢鸟禽,得此鸟极为高兴,当即挥笔成诗一首:《赠黄山胡公求白鹇》诗相谢。诗中盛赞白鹇鸟玉翎一尘不染,秉性高洁,借以寄托自己的志趣;同时,也赞颂了胡晖与他之间的真挚友情。李白在碧山停留期间,还兴致勃勃地登上了墨岭山上的寻阳台。后来,李白在《山中问答》一诗中,更流露了他在碧山游玩乐而忘归的兴奋心情。全诗共四句: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碧山:在今安徽黟(音yi伊)县西北面,据当时《徽州府志》记载,此地有十里桃林,每至春时,红花与绿树交映,秀丽宜人;栖:住,李白游黄山时,曾在碧山小住;窅(音yǎo咬):深远的样子。


诗的大意是说:如果问我为什么要在碧山久久地盘桓、停留,我的心充满了说不出的欢乐的情趣。那桃花流水般的风光是如此的优美,真是有别于人间的另一种新的境界。


如今,碧山人民为了纪念这位伟大诗人,特意将墨岭山上的寻阳台改为“李白钓台”,并在李白当年访问胡晖向村人问路的地方,盖了“问余亭”。郭沫若同志生前来到这里游览时,写下的《黄山之歌》中也曾提道:“又闻唐时李白曾来此,碧山问路访胡晖。”


根据这个故事,后来人们便把李白的“别有天地非人间”这句诗,简化成为“别有天地”这个成语,比喻另有一种的境界;也用来形容艺术作品或风景引人入胜。


抱薪救火


这个成语故事出自《史记·魏世家》。薪:柴禾。


战国时期,七雄鼎立。魏国地处中原,背靠秦国,成了各国诸侯霸主要想统一和兼并别国的必争之地。后来,秦国一天比一天强大起来,自秦昭王起就采用魏国人范雎远交近攻的策略,不断地攻打邻国。公元前275年秦国军队一直打到魏国的都城大梁城下,魏王被迫献出一些土地请求讲和。


公元前273年,秦国再次向魏国进兵。魏国将军段干子被打怕了,不敢抵抗,就建议魏王再把南阳(今河南济源至获嘉一带)割让给秦国求和。这时候,正好合纵抗秦的倡导者苏秦的弟弟苏代在魏国,他向魏王进谏说,段干子割地求和的建议,是一个亡国的坏主意。如果魏国老是把土地割出去,秦国的胃口会越吃越大,这样一来,魏国离灭亡的日子就会不远了。接着苏代又打了个比喻:“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意思说,割地给秦国求和,就好象抱了柴草去救火,柴没有烧完,火是不会灭的。


魏王没听苏代的劝告,还是决定将南阳地区割让给秦国求和,结束了这场战事。但是秦国得了南阳,也并没有因此真的罢手,在其后的近四十年间,仍不断地强占魏国的土地。到公元前225年,魏国终于为秦所灭。


后来人们就以“抱薪救火”这个成语,来比喻用错误的办法去消灭灾祸,结果只会使灾祸越来越大。


杯弓蛇影


这个成语故事出自唐代房玄龄《晋书·乐广传》。


西晋的时候,南阳淯(音yu育)阳(今河南南阳市)人乐广,曾任过河南尹(管理京城洛阳及附近各县的长官),后来又做过尚书左仆射(相当于宰相之职)。据传说,乐广善言谈,喜交宾客,但不大会写文章。


有一次,他的一位要好的朋友,到他家做客回去后就生了一场大病。乐广听说了,感到很奇怪,便赶去探望。乐广关切地问他生了什么病,为什么会生病?那位客人回答说:“前次到你家里,感谢你盛情地用酒饭招待我。我刚刚想喝酒,便隐隐约约地看见酒杯里有条蛇在游动。心中很害怕,不喝吧,又觉得这样会对主人不尊敬。喝了以后,心中又非常讨厌,回到家里便生了病。”


乐广听了,将信将疑地回到了家里。他在客厅里踱来踱去,反复地思考着这究竟是什么原因?猛然间,他抬头望见厅堂壁上挂着的那张用兽角装饰的角弓,心想:是不是这张弓在作怪呢?于是,他便斟了一杯酒,放在桌上,那张弓果然投影杯中,形似小蛇在浮动。


乐广高兴极了,再把那位客人请来,在上次喝酒的地方摆设酒席,给他满满地斟上一杯酒,问他看见了什么?那位客人一看,又惊叫起来:“蛇,和原先一样的蛇!”乐广笑嘻嘻地指着墙壁上的那张角弓,把原因告诉他,客人恍然大悟,他的病立即就痊愈了。


根据这个故事,人们便概括出“杯弓蛇影”这个成语,比喻疑神疑鬼,认假为真,自相惊扰。


拔苗助长


这个成语故事出自《孟子·公孙丑上》。


战国时期鲁国邹(今山东邹县)人孟子,名轲,字子舆,是当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曾受业于子思的门人,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有“亚圣”之称,著有《孟子》七篇。他的文章气势磅礴,语言流畅,辩论深入,有说服力。


有一次,孟轲跟他的学生公孙丑讲了一个故事: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闵(音min敏):担忧;揠(音yà亚):拔;芒芒然:疲倦的样子;其人:指家里人;病:疲倦;趋:快走。


这个故事的大意是说:宋国有一个农夫,嫌地里的禾苗长得太慢。有一天,他到地里把秧苗一棵一棵地拔高,回到家里,疲劳不堪地对家里的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叫禾苗长高了好几寸。”他的儿子听了,赶快跑到地里去看,只见禾苗全部枯槁了。


根据这个故事,后来人们引出“拔苗助长”或“揠苗助长”这个成语,比喻急于求成,违反了事物发展规律,反而把事情弄糟了。


背水一战


这个成语故事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背水:背向水,表示后无退路,


汉王刘邦于公元前206年拜韩信为大将,由于采纳了他的意见,东出汉中,先夺关中。当年八月出军,次年,就向关东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