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K(1)

作者:刘莹

|

类型:生活·百科

|

更新时间:2019-10-06 12:08

|

本章字节:10738字

开卷有益


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宋太宗曾令李昉等编了一部《太平御览》。这是一部规模宏大的分类百科全书。全书共一千卷,内分五十五门,采用书籍达一千六百多种。因为赵光义当皇帝的年号叫太平兴国,所以这部书编成后即名为《太平总类》。据说此书编成之后,太宗皇帝每天都要阅览三卷。不管多忙,都要看。即或有时由于处理国家大事忙不过来,当天未看,他也要在别的日子挤出时间来补看。由于这部书赵光义每天都要阅览,所以后来便将此书改名为《太平御览》。当时有人劝太宗说:“您国事繁忙,还要抽空阅览,实在太辛苦了。”可是太宗却说:“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意思是:只要翻开书本,就会得到益处,我一点也不觉得劳累。)


后来人们引用“开卷有益”来勉励人,只要勤奋学习,博览群书,就会增进知识,得到益处。


开天辟地


《太平御览》引徐整《三五历记》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在远古时代,天和地没有分开,宇宙是一个混浊的气团,样子象个鸡蛋,盘古就在这个“鸡蛋”中孕育了一万八千年。有一天,他忽然醒了,睁开眼睛一看,四面黑漆漆的,什么也看不到。他感到十分窒息,便顺手摸到一把斧头,用力一砍,鸡蛋似的宇宙立刻破裂了。轻的上升变成了天,重的凝固起来变成为地,从此便有了天地之分。自此以后,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日增厚一丈;盘古也每天长高一丈。光阴荏苒,匆匆又过了一万八千年。这时,天升得很高很高,地变得很深很深,盘古也长得很高很高。“天地开辟,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于是,盘古成了顶天立地的巨人。


后来人们把“天地开辟”说成“开天辟地”,用来说明前所未有的重大改革。又把这个故事概括为“盘古开天地”,用来表示人类社会的开端。


苛政猛于虎


《礼记·檀弓》中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孔子带着学生从泰山旁经过,看见有个妇人坐在坟前很伤心地痛哭。孔子见到这种情景,心中十分同情,便叫他的学生子路前去问那妇人为什么这样恸哭。子路走到妇人跟前轻声问道:“你哭得这样伤心,好象有很大的忧伤似的,是这样么?”那妇人抽抽搭搭地回答说:“是的,我公公被老虎咬死了,后来,我的丈夫也被老虎咬死了,而今,我的儿子又被老虎咬死了。”


孔子听到这里,忍不住问:“这儿常有老虎伤人,你为什么不离开这儿呢?”


那妇人回答说:“这儿没有残酷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暴政,用不着给官家当差、交税。”


孔子叹了一口气回头对学生们说:“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意思是:孩子们应该记住,残酷的暴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啊!)


后来人们引用“苛政猛于虎”来表示残酷的暴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用以形容反动政府对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


可大可小


《庄子·逍遥游》中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据说过去有一个人,制成了一种不会使手坼裂的药,药效极好。那些在寒冷的冬天,洗衣浣纱的人,只要把药搽在手上,皮肤就不会坼裂。


另有一个善于打算的人得知这一消息,立即上路去向制造这种药的主人购买药方。他花一百金把药方买到手后,赶紧拿去献给吴王。


有一年,吴王率领大军去攻打越国,那时正是北风刺骨的寒冬,加之又在水上作战,所以好些士兵的手脚都受不了。吴王见到这种情况,便把那个人献的药方令人制成药叫士兵搽抹。由于士兵们搽了药,手脚没坼裂,身手矫健,打了大胜仗。为此,献药方的人得到了封赏。


同样一种药,用在小处,只不过治治个人的皮肤病;而用在大处,那就关系到国家的大事。


后来人们把这个故事概括为“可大可小”,用以表示事物有很大的伸缩性。


刻鹄类鹜


《后汉书·马援传》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东汉扶风郡有个人名叫马援,因他为国出力,屡建奇功,光武帝刘秀便封他为伏波将军。此人不仅治军甚严,打仗有方,而且也很重视自己家族中子弟的教育,使他们长大成才。


有一次马援在行军途中听说他的侄儿马严和马敦结交侠客,就写了一封信劝诫他们。信的大意是:“我希望你们听到别人说坏话,就要象听见自己父亲的名字一样,尽管别人在叫,但自己不能跟着去叫。喜欢议论诽谤的人,我是最讨厌的。龙伯高这个人厚重谨慎,谦逊廉俭,公道正派,是我最敬重的人,希望你们学他。杜季良豪侠好义,能为人担忧,也是我所敬重的人,但我不希望你们学他,因为你们很难学到。学龙伯高不成功,还不失为一个谨慎忠厚的人,这就是‘刻鹄不成尚类鹜’。如果学杜季良不成,就会成为轻薄之徒,那就成了‘画虎不成反类犬’。”


后来人们把“刻鹄不成尚类鹜”简缩为“刻鹄类鹜”(“鹜”亦作“乌”),用来比喻学别人虽没有完全学到手,但还总有些相象。把“画虎不成反类犬”简缩成“画虎类犬”,用来比喻学别人不但没有学象,反而象另外一个人了。也用来比喻好高鹜远,终无成就,以致成为别人的笑柄。


刻舟求剑


《吕氏春秋·察今》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楚国有这么一个人,有一次,他乘船过渡,上了船,举目四望,但见岩崖叠翠,江水滔滔,风光绮丽,美不胜收。正当他极端高兴的时候,忽然宝剑掉到水里去了。他心急火燎地赶忙在船上刻个记号,并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宝剑是从这儿掉下去的。”


船到岸边,他又指着自己在船上刻的记号说:“我的宝剑是从这里掉下去的!让我从这里下水去找。”说着他就跳下水去找剑。同船的人看了都发笑,说这个人太愚蠢了。他不想想:剑掉下河是不会移动的,而船却前进了很远,这哪能找到剑呢!


后来人们把这个故事概括为“刻舟求剑”,用来比喻呆板固执,不知变通。


克勤克俭


《尚书·大禹谟》中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传说四千多年以前,黄河流域洪水泛滥,人们的正常生活受到极大的威胁,只好搬到高处去居住。面对这种情况,舜帝便派禹去治理洪水。


禹为了解除人民的痛苦,就和他刚结婚三天的妻子告别。到治水的地方去了。他领导人民疏通江河,引水入海,经过十三年的艰苦奋斗,终于把洪水制服了。


在治水的艰苦过程中,禹曾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前都没有进家去看一眼,所以有“禹治水,三过其门而不入”的故事,并成为后世的美谈。


大禹不但有“公而忘私”的高贵品质,而且还有艰苦朴素的作风。舜见他是一个有才也有德的人,就要把帝位让给他,可是他不肯接受。舜十分感慨地说:“禹啊,你是一个有才有德的人,‘克勤于邦,克俭于家’(意思是:既能勤劳地治理国家,又能勤俭地操持家务),你谦逊而不自满,踏实而不浮夸,这真是了不起啊!”


后来人们引用“克勤克俭”来形容既勤奋又俭朴的生活作风。


空空如也


《论语·子罕》中有这样一则故事:


有个人对孔子十分崇拜,一次他碰见孔子,便十分热情地打招呼,并极为恭敬地说:“您知识渊博,真了不起啊!”孔子听后,有些惭愧地说:“我有知识吗?没有。”那人连忙说:“您何必客气呢?”孔子说:“我不是客气,的确知识贫乏。比如,有一次我到乡下去,但见碧野千里,一派繁忙景象。有的人在采桑,有的人在种地,他们驾轻就熟,干得很有条理。当我走近一群种地的农夫时,他们停下锄头,笑嘻嘻地和我打招呼。他们以为我很有学问,便七嘴八舌地谈开了。‘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意思是:有个农夫问我一个问题,我却一点也不知道。)”孔子停了一下接着说:“他那个问题,我反复思考了很久,从正反两个方面加以推究,才有所领悟,然后才尽量地告诉了他。”


那个人听了孔子的这番话,很诚恳而有礼貌地说:“您这种谦逊的美德很值得我们学习!”


后来人们引用“空空如也”形容一无所有。


空中楼阁


《百喻经·三重楼喻》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古时候,有一个既愚蠢又固执的富翁,有一天,他去拜望另外一家富翁。到了这家富翁住处时,但见那楼房建造得十分华丽美观,明亮轩敞,心中十分羡慕。他呆呆地望着楼房。暗暗地想,我的钱财不比他少,为什么不可以很快造一座这样的高楼呢?


他回到家后,马上就把木匠找了来,问道:“那气派非凡的高楼是你造的吗?”木匠说:“是我造的。”富翁很高兴,跟木匠说:“你也照样给我造一座那样的高楼。”木匠表示同意。


没多久,木匠就动手建造高楼了。富翁看到工匠从地上修房造屋,感到奇怪,就问道“你们准备干什么呀?”木匠答道:“修三层楼房。”富翁听了,直摇脑袋,着急地说:“我不要下面两层,赶快给我造最上面的第三层。”木匠听了这傻话,真是哭笑不得,耐着性子给他解释说:“这是无法办到的,不先造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是建造不起来的。”富翁坚持他的意见说:“我而今不要下面两层,你们一定要给我建最上面的那一层。”


当时人们听说这件事,笑得前俯后仰,都认为是天下奇闻。


后来人们便称这种没有第一、二层的第三层楼为“空中楼阁”。


后来人们就用“空中楼阁”比喻言行不切实际,思想行为没有基础,或脱离了客观实际的虚构事实。


口若悬河


《晋书·郭象传》里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晋代有个闻名的清谈家名叫郭象,号子玄。他年幼好学,善于思考;对日常生活中的哲理,他喜欢探讨。到了青年时代,他又爱好老子和庄子的哲学,且有深湛的研究。他因喜欢钻研学术,崇尚空谈哲理,所以对于做官没有什么兴趣。


经过勤奋努力之后,郭象终于成了一个知识丰富,又很健谈的学者。他既能把道理讲得一清二楚,又爱发表自己的见解,所以他谈起话来,就象决堤之水,滔滔不绝。当时清谈家领袖王衍深爱其才,常称赞郭象说话“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意思是:好象悬空的河流泻水一样,直往下注,不会枯竭。)


后来人们把王衍称赞郭象的话概括为“口若悬河”,用来形容谈吐流利,能言善辩。


扣盘扪烛


宋·苏轼《日喻》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天生的瞎子,从未见过太阳。他很想知道太阳是个什么样子,就去问人家道:“太阳到底是什么样子呀?”别人告诉他说:“太阳的样子就象一个铜盘。”然后找了一个铜盘让他摸摸,使他知道太阳是圆的,还给他铛铛地敲了几下,让他听听铜盘的声音。有一天,瞎子听到铛铛的钟声,就高兴地呼叫道:“啊!太阳出来啦!”


过了一些时候,又有人告诉他说:“太阳的光就象烛火一样。”并给他一只蜡烛,让他扪扪。后来,他摸到一只龠,就又惊又喜地说:“我又感觉到太阳的光了。”


瞎子从未见过太阳,缺乏对太阳的直接经验,问人家又没有问清楚,就自以为认识了太阳,因此对太阳作出了主观而片面的判断,闹出了笑话。


后来人们把这个故事概括为“扣盘扪烛”,用来比喻认识主观片面,就难免发生错误。


夸父追日


《山海经·海外北经》中有这样一个优美动人的故事:


夸父是古代神话中的一个英雄人物。他身材高大,力大无比,但性情却和平善良。他为了追求光明,就拼命地去追太阳。他提起长腿,迈开大步,如风驰电掣般地向西斜的太阳追去,一直追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看见火红的太阳,高兴极了,赶忙伸出一双巨手去捉它。可是他热得太厉害,口渴得要命人,便伏下身子去喝黄河、渭水的水。一会儿,两条河的水都被他喝干了,但仍口渴不止。于是他又往北方跑,想去喝大泽里的水。谁知还没有达到目的地,他就渴死在途中了。临死时,他把手杖丢在路旁,那手杖落处,立刻化作一片绿荫荫的、鲜果累累的桃林,给后来追求光明的人解渴。


这个故事表现了古代人民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后来人们便把这个故事概括为“夸父追日”,用来形容人们征服自然的坚强决心。


宽猛相济


《左传·昭公二十年》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郑国子产病死以后,太叔继承他掌握了政权。太叔当权之后,主张宽以待人,不忍以严为政。可是不久,萑苻地方匪盗横行,太叔又悔不该施政太宽。于是他派兵前往萑苻地方剿匪。经过剿灭,萑苻的匪盗就少了。


孔子知道这事后,十分赞赏地说:“善哉!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意思是:好哇!施政太宽,则老百姓不听使唤,当百姓不听使唤的时候,就要严明法纪,才能纠正;但过于严了,就会残害百姓,出现了残害百姓的情况,就应放宽法纪。以宽来调剂过严,以严来调剂过宽,这样政治就会和顺。)


后来人们把“宽以济严,猛以济宽”说成“宽猛相济”,用来表示施政时严与宽相辅而行。


狂奴故态


《后汉书·严光传》中载有这样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