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泣哭的悲情文化分析(1)

作者:耿立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6:22

|

本章字节:10920字


西方有句谚语:骆驼没有泪腺,然而不妨碍它有哀凉。原先总以为动物没有眼泪,但一次经历使我看到了动物的眼泪并受到震撼。童年时在肉铺见到一只跪地求饶的黄牛,它无助地哭泣像个孩子,当时人们把牛牵到肉铺,准备宰杀,但牛一走到肉铺门口,那头悲伤的牛就止步不前,它两只前腿跪下,像个孩子一样哭泣,无论人们怎样推它,它一步不走,后来人们保证不宰杀它,它才被原来的主人牵走了。当时屠夫哭了,他说以后再宰杀动物时,不会忘掉这只哭泣的牛,牛的主人也哭泣着,他说以后再也不会把牛卖人宰杀。这个像孩子一样哭泣的牛沉淀在我的记忆里,使我想到人的命运、眼泪、哭泣,想到终极和莫可名状的宿命,我想到人苦重的一生,也是以“泣泪始,泣泪终”的。


刘鹗在《老残游记》的自序中有话这样说“婴儿堕地,其泣也呱呱;及其老死,家人环绕,其哭也号啕。然则哭泣也者,固人之所以成始成终也。”刘鹗说哭泣是人的灵性的表现,有一份灵性即有一份哭泣,马与牛终岁勤苦,不知哭泣,因为缺少灵性,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断人肠”,以其有灵性也。人呢,刘鹗把人的哭泣分为无力和有力两类,痴儿骀女,失果则哭,遗簪亦啼,这是无力之类,而湘妃泪染斑竹,杞妇枕尸哭泣,十天城为之崩,这是有力之类,但是以哭泣为哭泣者,这种人的力还显孱弱,不以哭泣为哭泣者,此类的人之力谓之强劲。《离骚》为屈大夫之哭泣,《史记》为太史公之哭泣,李后主以词哭,八大山人以画哭,王实甫寄哭泣于《西厢记》,曹雪芹寄哭泣于《红楼梦》。


哭泣与泪这样的现实与主题,须臾没有离开过我们的民族。鲁迅在历史的书页中歪歪扭扭看到的是吃人,被吃者与吃人者是血泪与以嗜血为快感的畸形的关系,到头来,嗜血者亦可成为被吃者,当人处在被宰割的命运时,弱者是在泣哭啼号中,以泪相伴为生的。


但哭泣是有用的,泪水有时是一种控诉,有时是一种缓解。若是一个被宰割的人是无声的,那是怎样的一个景象?鲁迅曾说过无声的中国,一个民族到了噤声,丧失了表达痛苦的神经,无疑是任人宰割的羔羊,哭泣是一种什么状态?古汉语中“哭”指的是:因伤心而流泪并发出悲痛的声音,也就是指有声带泪,哀声嚎啕之意。“泣”则是指只流泪而不出声,如“饮泣”、“泣不成声”。


乌纳穆诺在《生命的悲剧意识》中说道:“一位腐儒看见梭伦为了一位死去的孩子而哭泣,就向他说‘如果哭泣不能挽回什么,那么,你又何必如是哭泣呢?’这位圣者回答说:‘就是因为它不能挽回什么。’


很显然,哭泣是有用的,即使它只是减轻痛苦;然而,梭伦对于腐儒的答语是有着极深刻的意义的。我确信我们可以解决许多事情,如果我们能走到大街上并且毫不掩饰自己的悲苦……也许这只是个人的卑微的悲苦,然后,在哭泣悲叹中、在向上帝的悲号与祈求中,让每一个人都结合在一起。这样子,即使上帝听不到我们的哭喊,但是,它是愿意听我们的哭诉的。圣殿之所以尊贵庄严,就因为它是人们前往哭泣的地方。一首普遍为那些受命运折磨的人所唱的乞怜之声,它的意义(价值)并不亚于哲学。但是治愈病痛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学习为它哭泣。是的,我们必须学习哭泣!也许,那就是最高的智慧。”


梭伦的时代,也可以说在中国的古代,人们是会用哭泣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想法的,不管男人女人,老人孩子,我们在屈原作品中读到“长太息以掩涕兮”不会觉得屈原不正常,但是现在人们把哭泣留给了孩子和女人,男人被剥夺了哭泣的权利。在现实中,哭泣的男人会被人认为窝囊、懦弱、女人气,缺乏阳刚。在近代社会以来,人们对流血有着偏好,在影视作品中曾有革命家鼓励年轻的战士,“男儿流血不流泪”,血与泪变成了对抗,好像眼泪会成为革命的腐蚀剂。


没有人研究这种变化,不知道男人在什么时候把流泪这种本能让位给流血,流血成为了一种象征,成为一种力量,若是一个男人哭泣,该是一个什么模样?但古之男人流泪是一种别样的情怀,在那个时代,男人流血和流泪是混成一体的,流血并不比流泪高尚,那只是一种自然的行为,我们对项羽感动的不是他攻城掠寨,而是“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这个时代男人流泪是一种正常的行为,自然本真,不需要压抑,男人女人孩子把流泪看成自然的,没有附加上别的内容,这个时候流泪是一种力量的表现,流血也还没有上升到政治的象征。此时候的女人的流泪也是轰轰烈烈,着名的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这为我国古代着名的民间传说,它以戏剧、歌谣、诗文、说唱等形式,广泛流播,可谓家喻户晓。相传秦皇时,劳役繁重,青年男女范喜良、孟姜女新婚三日,新郎就被迫出发修筑长城,不久因饥寒劳累而死,尸骨被当成城砖砌在长城墙下。孟姜女身背寒衣,历尽苦辛,万里寻夫来到长城下,得到的却是丈夫的噩耗。她痛哭城下,三日三夜不止,城为之崩裂,露出范喜良尸骸。


修筑长城是历代封建王朝各种劳役中最为残酷、最具代表性的一项劳役,从春秋至明,近两千年漫长的岁月中,长城屡修屡补,强征了无数的民夫,任何时候都可能产生像孟姜女那样的悲剧。因此,孟姜女和范喜良,是劳动人民在承受无限度的劳役中想象构造出来的两个替代人物,灌注了千百万底层百姓被劳役逼得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灾难苦痛。动人的哭长城故事,是对封建统治者暴虐行为的控诉,也是对被奴役者不畏强暴、坚贞不屈精神的赞颂。正如南宋名臣文天祥在孟姜女塑像旁书写的楹联: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孟姜女的眼泪哭泣当是一种最直接的也最有威力的一种表达,那个时候人们相信眼泪的力量,眼泪在那个时代有一种神圣的光环,有一种奇妙的宗教力量。山石政权都在眼泪的泣哭下土崩瓦解。


后来的眼泪呢,变成了一种女人和孩子的行为,成为一种弱者的符号。杜甫的《兵车行》“哭声直上干云霄”,《石壕吏》“夜久语声绝,独闻泣幽咽”,李煜“最是仓皇辞庙日,垂泪对宫娥”。描写哭泣眼泪蔚为大观的是《红楼梦》“千红一哭万艳同悲”,那上面的主题应该是眼泪浸泡的: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自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愈到近代,愈不见男人的眼泪哭泣,血变成以暴抑暴的最直接的纪念品,人们在血中获得一种献身的快感,或者是一种悲剧的震撼。


鲁迅的《药》里的人血馒头,作为启蒙者的血却被被启蒙者当成疗救生命的良药,这是摧毁启蒙的最辛辣的炸药,鲁迅是清醒的,血什么都不是,血只是血,在一些人眼里,血有一种巫术的效用。鲁迅是描写过眼泪的,在《孤独者》中他描写一个具有反叛精神的受伤的狼的形象,鲁迅以范爱农为范本,但深处有鲁迅的哀伤的影子。鲁迅曾写下“我以我血荐轩辕”,但谁要你的血?这又是一个疑问,就像《许三观卖血记》的最后,许三观的血一文不值,那位新来的血头建议他把血卖给油漆家具的王漆匠,那该是怎样的落差?在《孤独者》中魏连殳“忽然,他流下泪来,接着就失声,立刻又变成长嚎,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伤”。



我们有必要考究一下人何以会哭泣了。痛苦是一种精神现象,哭泣是一种生理现象,后者是对前者所带来的压力的自然消解,是一种释放。哭泣是人们的一种自我缓解困境的调节过程,是人们身心康健所必需的。


我们知道,儿童是没有关于哭泣的禁忌的,当他们受了伤害,或他们的欲求得不到满足(这也是伤害的一种),他们便会自然而然地选择哭泣。一旦他们得到爱抚和关注,他们的哭声便会一点点弱下去,注意力得以转移,所受的伤害渐渐淡去。没有文化束缚的儿童为我们提供了生物体最自然的自我疗伤的方式,及对伤害的最自然的反应:我们的精神紧张可以通过哭泣得到缓解,能够平静地对待伤害。


但是,成年人,特别是成年男人,却被剥夺了通过哭泣自我疗伤的权利。我们从小被告知,男人哭泣是没有骨气的表现,我们再痛苦也要强挺着,有泪往肚子里咽,绝对不可以让它流出来,更不能当众流出来。否则,男人的雄性气概便会受到损伤,作为一个男人的尊严便将受到指责。人们会说我们懦弱、不可靠、不稳定、不成熟,甚至精神有问题。如果哪个人胆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在痛苦的时候任意哭泣,他可能会受到新的伤害——公众社会认为他不像个男人。作为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哭泣却要为之承受轻蔑与冷落。从这一点,我们会看到许三观的哭泣该是遭致了多么巨大的伤痛才敢在众人面前挥洒眼泪。


男人被要求不哭泣,还缘于另一种观念:男人对痛苦的感觉比女人轻,也不像女人那样容易被伤害。但是,任何一个略有些生理常识的人都应该知道,作为男人,他们的神经系统与女人是一样的,他们面对痛苦与伤害时的生理反应也是与女人相同的,如果男人的心受伤,它并不会比女人的心少流血!男人是与女人一样完整的人!


哭泣并不意味着男人们软弱,眼泪什么也说明不了,只能说明男人也是正常的,也是有血肉有苦痛的人。如果一个男人在创伤面前不哭泣,我倒真要怀疑他的生理或心理是否有些扭曲不正常。


如果人们该哭泣的时候却选择了沉默,那会怎样?人们将苦痛压到心底,在那里发酵。最终,人们将受到更大的伤害,而这种伤害很可能转移到对他人与社会的负面影响。即使基于对人类与社会的热爱,人们也要适当的哭泣。


当我们将喜怒哀乐隐藏在心灵深处时,我们会有一种不可告人的羞耻感,由于长期压抑自己的情感,我们在性格上会变得非常僵化,无理的刚愎、顽固,或者冷酷、无情、残酷,或者成为一个木讷的生物体。


其结果可能造成我们心理上的矛盾,甚至形成精神上的崩溃。


在该哭泣的时候想到哭泣,在想到哭泣的时候随心所欲地哭泣!


不要说什么:“我已经不会哭泣了。”哭泣的权利是上天赐予我们的,即使你已经多年没有哭泣了。我们知道,哭泣多是个人的行为方式,但是犹太人却把哭泣变成了一种民族的悲情方式,我是指耶路撒冷的哭墙。


耶路撒冷的哭墙也称西墙,是犹太人的圣迹。它位于耶路撒冷东区老城的东部,墙长四十八米,高约十九米,由十二层大石块砌成。石块与石块之间未使用胶泥,但墙体异常坚固。


公元前十世纪古以色列王国大卫王的儿子所罗门继位,曾在耶路撒冷的锡安山建造了第一座犹太教圣殿,又称所罗门圣殿。这个圣殿的建筑及其所有装饰宏伟彤庭,金壁玉堂,仙仗宝座,华丽生辉。整个圣殿分为内外两殿,门厅为礼拜场所,外殿为圣所。殿门外走廊前还放置一个铜铸的大祭坛。殿院宽阔,院中有一个带台阶的大祭坛,为了祭司净身方便,也放置了一个称作铜海的大铜盆。教徒们来此朝觐和献祭,经常车马载道,门庭若市,因而这里成为当时犹太人宗教、政治和社会文化活动的中心。后来,圣殿几经摧毁和重修,公元135年彻底毁于罗马人之手,绝大部分犹太人被赶出巴勒斯坦地区,流散在欧洲各地。据说罗马人占领耶路撒冷时,犹太人常聚在这里哭泣。


此后千百年来,分散在世界各国的犹太人境遇悲苦,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惨遭德国法西斯杀害的犹太人达六百万之多。这些惨痛的历史遭遇,深深地印在犹太人的心灵之中。因此,常有各地犹太人来此号哭,寄托其对故国之哀思,这就是“哭墙”之名来历。如今每天都有人来此面壁哭泣或祈祷,特别是每逢宗教节日,更有大批犹太人聚集墙下,举行缅怀先人和追忆民族苦难的祈祷仪式。人们常把宗教视为一种模糊的、非现实的东西,但在耶路撒冷的哭墙前,模糊和非现实的宗教真切地体现出来。


犹太民族在哭墙前完成着一种压抑千年的倾诉,宗教的奥义和民族的精神因一堵墙而变得可触可摸、具体动人。其实在这里犹太人提出了一个所有民族必须面对的基本的生存的命题:怎样面对苦难?哭泣不是一种软弱,当野蛮、不义、丑恶还在大地留存的时候,这个哭墙的存在不是无意义的,它让活着的人追问,苦难是否还会继续,眼泪是否还会流淌,于是哭墙就是一种昭示,它唤起人的是一种责任,一种担当,怎样使苦难不再赓延,使哭泣和眼泪远离人们?


哭墙是历史的一个阴影,它撕碎了许多所谓的正义和崇高带来的美好承诺。历史上许多打着崇高幌子的政客或者邪教,强奸人们的意志,鞭笞人们为了虚幻的理想而流血流泪。而哭墙的意义就在于它提醒人们,我们生存的基础不是对未来虚幻的美好承诺,恰恰是记忆中的悲哀和苦难,是哭泣和眼泪,在此基础上的生存和拯救才有意义。


陀思妥耶夫斯基说“在这个地球上,我们确实只能带着痛苦的心情去爱,只能在苦难中去爱!我们不能用别的方式去爱,也不知道还有其他方式的爱。为了爱,我甘愿忍受苦难。我希望,我渴望流着眼泪只亲吻我离开的那个地球,我不愿,也不肯在另一个地球上死而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