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节 第二章 “拨浪鼓”(2)

作者:何建明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20:49

|

本章字节:3106字


但我还是有一个要求,就是要亲自到一趟廿三里,看一看这个曾经是拨浪鼓和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发源地。


廿三里在义乌一带名气很大,由于它同周围5个集镇的距离在旧时均为23里路,故而得名。眼前的拨浪鼓发源地,与我想象中的小镇差距实在太大。你看那数公里长的宽阔大道,主人说最宽处有36米;再看大道两边全是清一色的崭新楼宇,均有四五层高。“从路面到楼房,都是农民自己花钱修建的。”主人不无自豪地告诉我。


就是这个以往只有一条小街的拨浪鼓故乡的小镇,如今仅集镇面积就达四五平方公里,本地城镇居民人数达两万多。加上1万多外地打工者,集镇人口已超过3万人。近千个大中小私人企业密布全镇,组成了已具现代化规模的浙中名镇。据说,小镇上的一块四五十平米的地基,现今售价在30万元以上。如果在好地段还不止此数。当我跨进镇政府的大院,抬头仰望正面耸立的办公大楼时,我马上为京城的“部委楼”叫屈,因为廿三里的镇政府大楼好个气派!


“这是托改革开放政策和义乌市场红火的福。”接待我的几位镇干部连声谦虚,等中午就餐时我才知道他们说的全是实情,与我同桌的5个镇干部中,有3个是当年摇拨浪鼓出身的“敲糖帮”。主人们介绍说,在他们这儿近几百年以来,几乎每家每户都是摇拨浪鼓的。那时,男人挑着货郎担走南闯北去“鸡毛换糖”,家里的女人则把男人们换回来的货物分类处置,或制糖扎花,做些小工艺品,为当家人再次出门备货。廿三里的那条不足两百米的小街,便是远近“敲糖帮”们进行自由交易的唯一场所,也就是后来发展成整个义乌小商品大市场的“始发站”。


“旧街现在还有?”


“有,镇里保留了它。”


这是个喜讯,我情不自禁让主人带着前往。


眼前的这条一线型小街,是那种我儿时熟悉的江南小镇街道。它的街道仅有两根扁担那么宽,弧形的石子马路,左右两边的铺面依然是旧时的内容:杂货铺、小面馆、剃头店,而这街景注定现在不会再顾客盈门了。在一个字画店铺里,见一位斯文的老者正在写春联,我便过去招呼。


老伯姓赵名伟懋,今年66岁,以前是位教书匠,退休后在自家的临街小屋里开了个书画铺面。“现在大家都富裕了,逢年过节,大利大吉什么的都爱添点喜色,所以我的小生意一月也能挣上几百元。”老伯乐滋滋地说。


“这条小街有多少年头了?”


“远的说不上,但现在这条街,据说太平天国时就这个模样。”


“那……你记忆中什么时候来这条街上做生意的人最多?”


“割尾巴的时候呀!”老伯脱口而出,我却一下未解此意,他忙又说一句,“就是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时候!那时我们义乌这一带的人没得好日子过了,所以外出‘鸡毛换糖’的人最多,那时这条街也就最热闹了!”


老人的“黑色幽默”使我们忍俊不禁。可不是林彪、“四人帮”在农村大割“资本主义尾巴”,把中国老百姓割得苦不堪言!“狡黠”的义乌人有这“鸡毛换糖”的高招,故而廿三里这条小街上长着的“资本主义尾巴”竟异常粗壮,这不正是一则义乌人创造的绝佳“政治幽默”吗?


但义乌人自己清楚,为了这则“黑色幽默”,他们所付出的却是滴滴血泪……


在义乌几十万经商大军里,施文建是第一批从廿三里走出的“红色地主”……因为他不仅当过村支书,还是现在的“中国小商品市场”的劳协第一任党支书。1985年时,正值义乌市场大发展,施文建已经是当地从商人员中的“大哥大”了,但这位“14950”摊主却放弃滚滚而来的钞票不赚,当起了为别人赚钱作铺路石的个体协会副主任。施文建不是傻人,他做生意时的精明是出了名的,但他义无反顾地放弃了当亿万富翁的机会。现今已65岁的老施告诉我,他愿牺牲个人的赚钱机会而让更多的父老乡亲富起来,就因为他有太多的摇“拨浪鼓”的苦难经历,他太知道他的众多摇“拨浪鼓”的乡亲们渴望摆脱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