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建明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20:50
|本章字节:4054字
? 镇领导介绍,在小榄,所谓一般收入家庭,是指本镇户籍人口中人均年收入低于3万元的家庭。镇党委、镇政府为鼓励一般收入家庭成员自立自强,勤奋努力,并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对他们在创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给予必要的帮助。其中有一项,就是政府的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信用担保有限公司为他们提供创业贷款担保。
为创业贷款担保,这句话的本身,就充满了对弱势群体、对一般收入家庭、对不安于“小富即安”而立志创业者、对立志于创业而又手头拮据者的一种关爱,一种支持,一种鼓励和鞭策。政府操心让群众致富,群众致富缺乏“启动”资金,政府担保为群众贷款——小榄镇政府的这一善举,实在是“得人心者得天下”啊!
李家浩经理告诉我们,仅2005年一年,他们公司就为49名群众成功申请了创业贷款,总发放金额为2105万元,同比办理人数增加33人,发放金额增加1535万元。2005年,他们还为184人担保了助学贷款,总发放金额19078万元。进入2006年,第一季度就发放创业贷款57人,发放金额2455万元,为186人担保了助学贷款,发放金额2008万元。
这何止是一种简单的经济担保!它是一种阳光,一种温暖,一种社会的热心援助和党的温暖关怀。
我们不难想见,在那为创业群众担保的众多创业贷款户中,会有经营不错者,会有经营一般者,也肯定会有经营不善者,最后弄得血本无归也不是没有可能。然而,在谈到这一点时,小榄镇党委书记黄标泉同志坦然一笑说:“是的,真正出问题的很可能是在创业贷款上。因为他们是弱势群体,又无创办企业的经验。因此,我们还搞了一个帮贷后的跟踪服务,力争所有创业贷款户都能如政府所愿,如他们自己所愿,尽快发起来富起来。我们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起到鼓励创业、促进就业的作用。”末后,黄标泉书记说:“为让更多的小榄镇人富裕起来,让社会真正和谐起来,我们赔点小本也值得!”
“三个一”民生工程
走农村城市化道路,小榄镇实行了三大改革。一是推进农村的股份合作制,即把原来的集体经济“固化”给每一位村民,使村民成为了股民,每年按股分红。二是实行村一级经济核算,有效减少了基层管理成本,提高了资源效益,同时也解决了村民小组之间发展不平衡及股民分红差异大等问题。三是村委会改制为社区居委会,促进了全镇农业社会向工商业社会转变,促使全镇农民从“洗脚上田”上升到“洗脑进城”,加速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20多年来,小榄镇的经济一直在快速前进。
然而,经济快速发展的小榄镇,并非没有贫富差异。虽然大多数家庭都过上了好日子,却难免有一部分家庭由于各种原因,日子过得仍很紧巴。据2003年、2004年对全镇就业情况的调查,“零就业家庭”就有44户。有病医不起的现象也有。建立和谐社会,就是为了减少或消除这样的不和谐之音。为此,镇党委、镇政府果断作出决定,在全镇实施“三个一”民生工程
“三个一”,即:让每一个有就业愿望的小榄人(劳动力)都有一份工作,让每一个小榄人都有一份医疗保障,让每一个适龄的小榄人都有一份社会养老保险。
民生工程之一:就业
为让每一个有就业愿望的小榄人都拥有一份工作,镇党委、镇政府早在2001年就成立了“帮助本地群众就业办公室”。次年,镇党委又专门成立了就业工作领导组,由镇党委主要领导任组长,一名副镇长和一名党委委员具体负责。领导组下设办公室,配有多名专职工作人员。各社区也相继成立了就业办公室。全镇共有专职人员50多人。镇党委并且把就业工作列入干部考核岗位责任制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加大帮助群众就业的工作力度,2004年10月,镇党委、镇政府在2003、2004两年对全镇就业情况进行普查的基础上,再次对全镇“零就业家庭”、困难家庭和有就业意愿且有劳动能力的待业人员,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逐一登记并建立了工作档案,研究制定了帮助就业“三步走”的方案,采取强有力措施推进“零就业家庭”、困难家庭和有就业意愿且有劳动能力的待业人员的就业工作,把生活保障与工作保障结合起来。既注意给经济困难者的生活保障,更着力协助其谋求工作出路;既重视“输血”功能,更注重“造血”功能。“三步走”方案,即:第一步,2004年12月底前,主要解决“零就业家庭”的就业问题;第二步,2005年春节前,主要解决“困难家庭”的就业问题;第三步,2005年6月底前,全面解决有工作意愿、有工作能力的人就业。到2005年5月底,“三步走”方案提前完成,全镇共解决了961人的就业问题。其中,44个“零就业家庭”中,除两人患病无法就业外,其余42户中的42人全部就业。全镇199户困难家庭中,除弱智和残疾的18人、4名无就业意愿的家庭妇女外,其余177人全部就业。全镇881名待业人员,除吸毒、病残、超龄的51人和无就业意愿的88人(主要是家庭妇女)外,其余742人也都有了工作岗位。现在的小榄镇经多次安置,仍未就业的劳动力不到总劳动力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