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建明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20:50
|本章字节:3394字
老板也是区姓,与区庚权是同村人。属龙的区炳文说,他们区氏家族在古镇做灯饰有个行业品德,都不愿太宣扬。“你们是北京来的,政府又打电话来让我一定要接受采访,所以我不得不跟你们聊几句……”
这一聊,就是半天。最后区炳文自己都感到有些意外,笑说:“看来我们有缘。”
“华艺灯饰”在古镇算是第一代了。1986年10月13日,区炳文是被叔叔的一个儿子拉下“灯海”的。“这个日子我一直记着。因为当时心里很没数,你们不知道,在下灯海之前,我搞花木生意6年了,现在一下转行搞灯饰,心里有些发虚,压力很大。可既然干了,就不能吃回头草了。于是我叫上自己的弟弟区锦标,及表侄蔡健铭,3个人共集资5万元开了华艺灯饰电器厂……”区炳文说。
3个人凑出5万元而不是6万元,是因为区锦标拿不出两万元,所以股金只好5万元。开始都是小打小闹,再说谁心里也没底,这灯饰生意到底能做到什么样子。“我们开始根本也不会搞。买了一台照相机,跑到外面的商场和酒店,看哪种好就把它照下来,再印成照片,然而拿着照片跑到兰州等地去问人家要不要。如果有人看着照片说这个我要多少、那个你给我备货多少,我们就赶紧跟人家订份合同,再火速返回古镇做灯……”原来“灯饰大王”是这样起家的呀!
区炳文笑道:“那时所谓的灯也比较简单,就是一块玻璃,一根钢管,一只灯泡,你要是在玻璃上弄点花样,再把钢管拧个图案,或者在灯座上弄点新名堂,可能就是一盏非常畅销的灯具了。”
“开张4个月,到第二年春节,我们已经赚了4万多元。加上本钱共有近10万元了,所以想做更大的生意。我们就在村里租下了农机维修站的300多平方米的厂房……生意不错。10个月下来,我们正在成都那边铺开销路,有一天一位朋友对我说:你假如要把生意做大,就得建立‘根’。我问啥叫‘根’,他说就是你得有自己的品牌产品。他的话对我启发很大,从那时开始,我们‘华艺’就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特别注意研制自己的产品。当时吸顶灯老百姓都很喜欢,而吸顶灯的灯罩式样是关键,于是我们花血本买了台吸塑机。有了吸塑机,就能抽出各式各样的吸顶灯罩。生意果然不一样。第二年,我们把头年赚的钱全部用来买设备,一下又进了11台吸塑机。这在当时的古镇,算是少有的。同时为了接待各地的客户,我们正式在古镇街上开了一家灯饰店。这也是古镇比较像样的第一家灯饰门市。这下不要紧,我们的店一开,古镇人都知道做灯能赚大钱,后来就哗啦全上了。古镇灯饰行业就这么一下起来了,直至今天这个样……”
早听人说“华艺”是古镇灯饰业的“黄埔军校”,从区炳文嘴里我们得到了证实。“这不奇怪。当时我们办厂比较早,后来赚了钱,所以厂子里有一些头脑精明点的员工就自己另开炉灶……好事。如果没有这些人跟着我们做,古镇的灯饰市场就做不大,单靠我们华艺一家也撑不起来。”区炳文对此引以为自豪,并无任何压力。“即使到了现在,古镇灯饰产业要发展,也必须依靠你追我赶的激烈的市场竞争,才有好戏看,否则一潭死水成不了潮汐,一枝独秀成不了春色。”
“华艺”之后的战略,是向外扩张。他们以其强大的实力和品牌,在全国各地建立办事处、连锁店和专卖店,多时达1000余家。“但是我们也走过弯路。”早已稳居古镇灯饰“老大”的区炳文先生是个十分坦诚的经营家,他说古镇灯业发展到今天,走过的道路也有曲折的时候,让外人和后人知道这些情况,对古镇未来发展是有好处的。“钱赚多赚少只是个数字,但经验和教训才是经商的真金。我们华艺也有一个低潮的时候,上世纪90年代,古镇正处在大发展时,我们华艺的主场则在古镇之外。后来我们及时将战线从外面拉回古镇本土,可由于投资策略上一次重要失误,结果丧失了一次黄金发展期。好在后来我们及时纠正发展的战略方向,重新将企业发展重心回到灯饰。同时依靠相当强劲的经济实力和技术优势,把产品转向节能灯饰,又建立了自己的包装、配件和外贸体系,使得华艺能以灯饰‘航母’的阵营,乘风破浪杀回市场。特别是借助与专业配套产品企业的强强联合,以及大力开发有自己知识产权和质量保障体系的品牌产品,使华艺在很短时间内,重振雄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