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紫燕羽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8 03:10
|本章字节:8342字
夏花秋叶,年年相似。
无论欢乐,还是烦恼,时间都以自己的方式,一点一滴地流逝着,永不停息,日复一日。
2008年8月8日,第27届奥运会在北京召开,整个中国都在庆贺。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私营公司全部放假观看开幕式,连监狱也不例外。
一个偏远县城郊外的监狱礼堂内,一排排穿着囚服的犯人正襟危坐,凝神盯着前方主席台上的大屏幕,四周站立着看守的武警。双方的目光都集中在奥运开幕式上,专注地欣赏着文艺会演。只有后排正中间的一个人,虽然也在看,但显然是走神了,眼皮都没眨一下,摆明了心不在焉。
正在走神的人便是邓桐。明天,只要明天一到,他就可以出狱了!掐着指头算一算:九年!整整九年!面对高墙内的铁窗生涯,他终于因表现良好,提前一年释放。
此时的他,只巴望着明天的太阳快快升起。因此连盛大如斯的、让整个中华民族为之沸腾的奥运开幕之日,也心无旁骛了。近些日子,监狱管教不断让他们学习最新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再提到“和谐”二字,教导他们早日改过自新,回到和谐社会中好好做人。
邓桐看到,节目会演中,有一大群人穿着中国古代的服装,排列得整整齐齐来到场中央,似乎是在表演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方阵不断移动,突然堆出一个“和”字,电视中随即传来一阵掌声。然后方阵加以变化,过了一会,再凸出一个“和”字,于是又响起一阵剧烈掌声。就这般,大大的“和”字出现了三次。每一次,犯人们都跟着管教拼命鼓掌。邓桐突然来了兴致,觉得电视中那大大的方阵似乎变成了一桌桌麻将,无数的人正打得兴高采烈。然后,当中的幸运者开“和(hu)”了,便出现一个大大的“和”字(音:糊)字庆贺!他心想,这人手气真不错啊,连和了三把……
邓桐抑制不住内心的感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明天虽然能出狱了,可是他已经年过三旬。近十年的大好光阴,被苍白地锁在高墙之内虚度。社会变成了什么模样?他全无感知。出去后,他又该怎么办?他的人生,还能开“和”吗?十年前深爱着的人,也不知变成了什么模样?
唉!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邓桐回到了久违的成都,回到了熟悉而又陌生的成都。让他欣慰的是,父母身体健康,家中一切安好。面对出狱归家的儿子,父母甚是高兴,毫无责怪。对于儿子的作为,他们心中,一直都认为是正义之举,只是好不惋惜,唯叹命运的不公。
母亲做好丰盛的晚餐,父亲陪着儿子喝酒,让邓桐心里,一下就温暖如春。父亲告诉儿子,他早已退休,但并没闲着。退休后一直给几家颇具规模的私营企业兼做高级财会师,再加上退休工资,收入不菲。人老了也没什么花销处,便在前些年分期付款买了一套住房和一个铺面,现正出租着,想是当作给后辈们存钱了,却不料,近几年成都的房价翻着跟头往上窜,这些家资,倒凭空翻出几倍。父亲平静而肃然地说,我们家的人,只求生活得坦然,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尊长,不必过于在乎旁人的眼光。当年的事,我们不后悔,到如今,我们从头开始!
邓桐被父亲的豪气感染,也呵呵一笑,拿起酒杯,一饮而尽。对于工作,邓桐倒没什么压力,半年前表妹江雪来探监时,就跟他商讨过这事。如今,江雪早和沈枫结婚生子,继承了家里的生意。他们一直对邓桐心怀感激,早说好等邓桐出来后,一起共事。
生活,很快进入到正常的轨迹当中。邓桐开始习惯于上班一族的生活。监狱中与形形色色的江湖人厮混,磨炼出的狠劲,配上原本棱角分明的面孔,倒让三十出头的他,更加阳刚帅气。
其实蹲大牢里闲来无事,邓桐一直在琢磨一个问题,为什么监狱要施行军事化管理?这些罪犯大多胆大包天,否则也不敢作奸犯科了。这倒好,到了监狱,跟军训似的,出去了,功力见长。要不人家说监狱是罪犯的大学呢。重罪入狱的,等于是高考上了重点线;服刑四年以上,等于本科毕业;服刑七年以上,等于研究生毕业;十年以上的,更好比硕博连读……
上班没多久,江雪配了一辆车给邓桐,让邓桐不由好笑:多少人在成都奋斗十年,也只为寻求一分立足之地。而他在深牢大狱中呆了近十年,一出来倒是个有车有房的精英人士了!
平日里,邓桐最大的爱好就是走街串巷,太多太多早先熟悉的景物,曾经在他的梦里一遍又一遍的出现。现在,他一有空闲,就会出去溜达溜达,在现实和记忆的交替中做一次往返。新世纪的城市发展速度是惊人的,很多街道他已经完全认不出原来的模样了。
几个月前,四川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地震,牵动了全世界的神经。那时,邓桐还在监狱里,闻知后非常担心。管教干部研究后决定,基于人道主义考虑,批准所有四川籍的在押人员给家里打一次电话。当邓桐焦急地拨通了家中的电话后,父亲的声音却很平静的传来,说没事,就是摇了两下,一点儿事也没有,成都很安全。回家后,父子俩还聊起过这事。父亲说,成都几千年前就建城了,古人崇尚大自然,很讲究风水的,绝不会很随意地选择一个地方建城。据史书记载,公元前316年,秦国大将司马错灭巴蜀,击杀蜀王,将巴蜀之地分为两个郡,蜀郡治所为即为成都。攻灭蜀国不久,司马错向秦惠王上奏,说巴蜀之地,民风剽悍,难以治理。于是秦惠王再派时任秦国丞相的张仪入蜀,协助司马错治理蜀地。张仪入蜀后,四处巡视,进行了一系列查勘,又与司马错反复商议。最终,他们认为只有建造城池,逐步引入中原文明,才能彻底安抚人心。于是,公元前311年左右,张仪开始主持修建成都城。在此之前,成都原址上并无像北方一样高大的城郭,大概只有木栅吧。不过,要在水多土湿的地上筑起和秦国都城咸阳一样雄壮的城池,也不是那么容易。据传城墙垒起后,几经倒塌。人们无计可施时,突有一只大龟从江上而来,沿着城边爬行了一圈。张仪向巫师问卜,巫师说,城墙可依大龟爬行过的痕迹来建。这样,城墙才拔地而起,成都才有了今天的雏形。并且从此后,没有更过名,没有迁过址。所以成都这次虽然离地震中心源很近,也不会出大问题。真要是在市区有哪幢房子塌了裂了,那多半是房产商缺斤短两造成的。别拿地震说事儿。
邓桐连声附和说有道理、有道理。上回他同沈枫等人摆龙门阵的时候就聊过,说地震那天,沈枫刚好开车从天府广场前经过,突然看见正前方站了几十年的毛主席塑像在跟他招手呢!他吓了一跳,还当自己眼花了,连忙伸手揉揉,再定睛一看:我的妈呀,毛主席真跟他招手呢!他吓得把车子差点儿敦上了人行道。后来才搞明白,原来是地震了!
谁说不是这道理呢,主席的塑像落成已经四十周年了,地震中也没受到毁坏,说明建造质量相当过硬,那个年代谁敢糊弄毛主席呀。新修的楼房要有出问题的,怪得着地震么?
又是一年春节到了。
十年来,这是邓桐第一次在家守岁过除夕,一大家子人喜气洋洋。接近零点的时候,老人们看完电视节目,准备安睡。后辈们又相约去文殊院烧香礼佛,但求来年平安如意。
如今的文殊院也大不一样,寺庙周围的老房子基本拆除完毕,修起了防古式建筑群落,命名为文殊坊,将四川的多种小吃与小玩意儿集中在一起,天天跟庙会似的。邓桐倒没想到,子夜时分,这里还是十年如一日的热闹,熙熙攘攘的人群将通往寺内的几条道路挤得水泄不通。
成都文殊院始迄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其间几次毁于战火。直至清代,有人夜见红光出现,官府派人探视,见红光中有文殊菩萨像,便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集资重建庙宇,称为文殊院。康熙钦赐“敕赐空林”御印一方,御笔题写“空林”二字,墨迹至今仍存院内。寺中还有一尊玉佛,是民国时期的高僧从缅甸请回的。当然,院内最珍贵的佛家圣物是一块唐玄奘的顶骨。抗战时期,南京发现了唐僧的三块顶骨,一块便留在南京,一块送往西安;而成都是唐僧当年受戒的地方,也荣幸得以保存其中一块。
邓桐等人买了门票,再排老长的队进入寺内。各处殿堂的人亦是摩肩接踵,好不热闹。说起来,中国的改革开放,原是想国强民富,倒不想三十年后,发展得最为兴旺的却是宗教。善男信女们呈几何倍的增长。不过,半夜前来烧香的人,到底是出于对信仰的虔诚,还是求财求运求发达,就不好说了。
邓桐和江雪等人挤在人群中拈香礼佛完毕,出得门来。街道上仍然热闹非凡,各种成都的特色小吃琳琅满目。邓桐食指大动,走到路边,点了几种花式,吃得好不惬意。江雪夫妻俩也赶来他身边,各自端起一碗热气腾腾的麻辣豆花,用勺舀起,一边吹气一边啜吸,眼里嘴里,全是笑意。邓桐心里暖暖地看着他们,突然间,耳畔似乎就响起一个人吐气如兰的声音——
“很快啊,高考后就可以见了!到时候,你一定要带我在成都好好地玩……”
于是,他的脑海中就浮现出那个人的身影,怎么挥也挥不去了……
……你在哪里呢?你一切都好吗……
邓桐从路边的小贩手里买过一个孔明灯,点燃了,摊在掌中,看着红红的灯影慢慢升上空中,越升越高、越升越高——他的头,也越抬越高、越抬越高——眼眶中,慢慢盈满了泪珠。
近几年来,邓桐已竭力不再去想赵菱。他估计赵菱也早该结婚生子了罢。江雪曾经告诉过他与赵菱最后一次见面的情形。他想象着她哭泣着离开时的模样,拼命把自己的腮帮都咬得紧紧的,才控制住自己没有崩溃。而这以后,江雪也再无赵菱的音讯。问其他同学,其他同学也不知道。在一个网络和讯息都如此发达的时代,这真是太令人神伤了。
春节后,生活继续。一年又一年,就这么过去。
邓桐在日常的生活圈里,结识了一帮女性朋友,她们都很年轻,洋溢着青春的热情与美丽。邓桐领悟到她们对他的好感。他想,我是不是也该成家了呢?
但清闲的时候,他却只肯流连于曾经走过的、如今已大变样城中老街。他也说不清楚这其中寄托着怎样的一种思绪。看着熟悉而又陌生的景致,他极力地去回忆这条街上曾经的模样。他对离开近十年的成都是那么的亲切和热爱。
?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