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辟新土勇开王者路,渡扶桑飞架天之桥(3)

作者:莽原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4:35

|

本章字节:11790字

丹枫道:“自然不一样,此‘龙’非彼‘龙’!”转向众人说道:“龙有食草与食肉两类,皆为威猛之兽,尤其是食肉之龙,生性嗜斗,实非我华夏民族所崇尚之‘龙’!”众人无不侧耳聆听,丹枫继续说道:“两千年前,炎黄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蚩尤被擒杀,炎帝隐江南,黄帝承大统,炎黄蚩三大族群融而为一。那时还是图腾崇拜,各个部落都有自己的图腾,黄帝于涿鹿釜山会聚群雄时,将众多图腾合而为一,取马之首、狮之鼻、虎之目、牛之舌、象之齿、鹿之角、羊之须、蛇之身、鱼之鳞、鹰之爪和凤之尾等,遂成集万灵于一的‘龙’图腾。那次盛典早已永载史册,史称‘合符釜山’。”


釜山,在今河北张家口市涿鹿县保岱镇,因形似覆釜而名,现存合符台、合符石等遗迹。正因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釜山成为中华文明的当之无愧的奠基之地,成为中华一统的名副其实的发端之所。


“龙”旗飘飘,众人深情凝望,仿佛身临其境,聆听黄帝石破天惊的豪迈之言:“一个伟大的民族从此诞生了!这个伟大的民族自此告别分裂走向统一,告别荒蛮走向文明!”千秋万代绵延不断的中华纪元正式开始了,从此中华民族雄立于世界东方,龙的传人遍及五洲四洋。


众人眼眶湿润,胸口起伏,内心如波涛一样澎湃不息。沧桑岁月,生死关头,一回回一幕幕在脑海闪逝,为了“龙”旗的屹立不倒,为了“龙”旗的万代飘扬,纵使粉身碎骨,又有何惜。


丹枫道:“‘龙’图腾之寓意博大精深,其内含兼容并蓄,彰显我泱泱民族厚德载物,自此我炎黄子孙被称为‘龙的传人’。”手指地下龙骨,又道:“日后若有人以为此凶悍之‘龙’便是我民族之象征,则大错特错。”


不幸的是,中国祥瑞之“龙”英语直译为“dragon”,指的就是埋于地下已成化石之“龙”,在西方带有邪恶的意思,让世人多有误解,以凶猛之“龙”为标志的民族,定也好战嗜杀。作者疾呼,直译以“long”,拨乱反正,还我中华先贤之本意,还我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善良正义之形象。


丹枫高声说道:“众位父老乡亲,我等原本分属不同的阵营,甚至曾有过相互仇杀,但我等都是龙的传人,原本就是一家!我们这个民族早就被黄帝所定性,这是一个古老、和睦、英雄和不可战胜的民族!”


众人热血沸腾,这一刻眼前无不闪现出黄帝高大的身影,声震寰宇,势遏流云,在合符台上向世界宣告着中华民族的诞生。黄帝曰:“这是一个古老的民族。自从盘古开天辟地,这个民族就繁衍于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生生不息。这个古老的民族以勤劳、勇敢、善良、聪明而著称于世,曾经创造出数不胜数的奇迹。


“这是一个和睦的民族。这个民族由炎黄蚩诸族万千民众共同缔造,心里流淌着的是一腔互助互爱之血。从诞生的这一刻起直至生生世世,任何人都无法割裂这个民族兄弟般的情义,任何力量都不能拆散这个亲如一家的民族;


“这是一个英雄的民族。在神奇的土地上,注定孕育出史诗般的时代,史诗般的时代必定催生神话般的英雄。我们的民族因拥有众多英雄而骄傲,我们的英雄因产生于这个民族而自豪。这个民族礼义勇信酷求万邦和合,遇弱不欺遇强更强,英雄本色与生俱来。越是危难时刻,这个民族越是斗志昂扬,英雄气概壮怀凌霄;


“这是一个不可战胜的民族。这个民族因古老而心胸博大,因和睦而坚不可摧,因善良而友满天下。这个民族崛起于铁血群雄之林,曾被历史强力锻铸,支撑这个民族的是顶天立地的铮铮脊骨,组成这个民族的是不屈不挠的龙裔圣胄。任何妄想驱役我龙民之丑类,任何胆敢觊觎我圣土之贼寇,无不会自取灭亡!”


黄帝的声音在众人耳畔久久回荡,这是祖先的声音,这是让每个中华儿女永远萦绕的亲切召唤,这是让亿万龙的传人永记于心的铿锵誓言!


丹枫道:“只要我等万众一心,就一定能回到我们‘祖先的国度’:祖国!为我们能早日回归祖国,欢呼吧!”


众人热泪涌眶,纵情欢呼,“万岁”之声彻地连天。


“祖国”一词由此而生!这多少让人有些意外。字典上解释“祖国”时称,祖籍所在的国家,自己的国家等。如果问把“祖国”比喻成什么最恰当,人们都会脱口而出比做“母亲”。千百年来,所有赞美“母亲”的美好诗句,都可以用来赞美“祖国”。现代专家应该考证得出,正是有了回归“祖国”回到“母亲”身边的坚定信念,以及由此产生的无穷无尽的力量,支撑着这群中华儿女义无反顾,奋勇直前!


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当时地理知识的局限,实际上距离祖国越来越远,这群中华儿女的回归愿望,最后变成了遥不可及的回归梦想……


当年丹枫等人挖出龙骨的地方,在今加拿大艾伯塔省东南红鹿河一带,现建有举世闻名的“恐龙公园”。这里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白垩纪晚期恐龙化石的最大集中地,公园内保存着三百多架六十多种高质量的恐龙化石,并陈列一架相当完整的肉食霸王龙“艾伯塔龙”化石。1979年被列为世界遗产名录。


丹枫军团继续南下。因长途跋涉,不少人积劳成疾,这日又有四百来人病伤难支。出发时所带的车辆大多损坏,到过白令海峡时只留下拉镇国方鼎的一辆,其余全部劈柴生火取暖。病伤人员无车马可乘,继续行进则有生命危险,过了白令海峡之后,只得一路上就地安置。每次丹枫、伊凡都会留足食物,并征求一些体健兵士陪伴,所以沿途有不少中华儿女居住并繁衍生息。不过这些人一旦留下,意味着今生今世再难相见,如今又要就地安置,伊凡实不忍心,试探着说道:“丹帅,要不将镇国方鼎暂留此地,他日再来取回,腾出车辆拉走一些病伤兵民。”丹枫摇摇头,道:“镇国方鼎跟随我等已行得数万里,见之如见故土亲人,正可激励我等战胜各种艰难。再说即使腾出这辆马车,也拉不了多少人。只能就地安置,别无他法。”


这时前面传报:发现一片村落!


一路走来,鲜有人家,这里怎会有村落?丹枫命大军停于当地,带着伊凡、张肠、李肚、黄山和彭湖等人暗暗接近。伏于山坡上放眼望去,前面果然是一片村落,村前绿水环绕,村内绿树成荫,道路宽敞平坦,房屋错落有致,看样子是个大族群。张肠道:“丹帅,请传令准备厮杀。”丹枫摇摇头,道:“这片村落自然淳朴,洋溢着勃勃生机,毫无杀气,村内定是些普通民众。大军原地歇息,只我几人前往。执礼探访,或许能在此安置病伤兵民。”


彭湖急道:“姑爷爷不可,情势不明,是敌是友尚且不知,不可冒险!”丹枫问道:“你觉得这里会是什么人?”彭湖道:“会不会是姜子牙……”话说一半顿觉失言,这里距离中土已有数万里之遥,不可能有姜子牙的伏兵,彭湖冲伊凡尴尬一笑,道:“次帅莫怪。”伊凡笑道:“不怪。”


丹枫哈哈一笑,踏步走去。


众人走进村庄,只见炊烟袅袅,鸡鸭成群,如果一定要用简单的词来形容,最为贴切的就是恬静与和谐。忽听人声嘈杂,从四面八方涌来众多村民,将丹枫等人围住。这些围观之人多数是妇孺老幼,其中为数不多的青壮男丁也是赤手空拳,显然毫无敌意。


丹枫大声说道:“请你们的头领来!”村民交头接耳,有一位年岁较大的妇人说道:“你是华夏人吧?”丹枫一喜,道:“你能听懂我的话?”老妇人道:“我也是华夏族人,怎会不懂自己的语言?”丹枫问道:“你等……怎会在此……”老妇人对旁边一个娃娃说道:“去喊酋长来。”


有人说道:“酋长来了!”


村民闪出一条通道,酋长大步流星走了进来。此人四方脸,浓眉大眼,一身雄武之气,笑声朗朗,说道:“华夏中土又来人了,好啊,这可是贵客啊。”冲丹枫等人上上下下瞧了一回,问丹枫:“你是一位将军吧?”丹枫答道:“是。”酋长又问:“华夏中土现在是什么朝代了?”丹枫道:“殷商……”想想殷商已亡,轻叹一下,改口说道:“你知道华夏中土的朝代?”酋长道:“当然,殷商已有六百多年了吧,也该改朝换代了。”


丹枫喝道:“你……”一笑,道:“你怎会知道得如此清楚,你到底是谁?”


酋长一拍脑袋,道:“见到贵客高兴过头了,忘记说了,鄙人姓姜,叫‘姜千’,祖上是炎帝一脉。”姜姓出自神农和炎帝,丹枫道:“哦,原来是炎黄子孙。”姜千连连摇头,道:“不对不对,我等都是华夏族人。”


丹枫笑道:“华夏族人不就是炎黄子孙吗,二者有何区别?”


姜千道:“大有区别!客人,且随我来!”说罢转身走了。


丹枫、伊凡被他说得莫名其妙,迟疑一下跟着走去。


村民乱哄哄跟在后面,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村落正中央是一个广场,广场正北面是一个高台,高台上建有一座高大宽敞的房屋,坐北朝南,正是祖堂,也是平时接待贵客和议事的地方。姜千道:“既然是华夏族人,就该先拜祖先。”将丹枫等人让进祖堂。村民围在门口,个个噤声,面色恭谨。


厅堂正中挂着四幅绘于鹿皮上的图画造像,呈品字排列,上面一幅,下面并排着三幅。造像着彩五色,甚是写意,给人一种威严和庄重。


最上面一幅,画中人睿智深沉,腰围渔网,胸挂八卦,上为日月,四周为苍鹰、飞鱼、猪羊、琴瑟、以及相拥之男女等。


姜千道:“将军可知道这位先祖?”


丹枫答道:“这是羲皇。”


这幅造像四周画的正是伏羲的功绩。《史纲评要·太昊伏羲篇》称伏羲“作网罟,以佃以鱼,以赡民用;养六畜,以充庖厨”。伏羲居“三皇”之首,百王之先,创制八卦,教民结网,从事渔猎畜牧,制琴瑟,致嫁娶,造书契等。伏羲“有圣德,象日月之明”,开创了华夏民族最早的文明,被尊为“太昊”“羲皇”。


姜千望着右首的一幅,道:“你看这是哪位先祖?”


这幅图画丽日中天,画中人为半身造像,双臂并举,两手向天,昂头注视前方,似是在祈祷上苍护佑其子孙万代。太阳之上,两手之间是一只天鼋黾。鼋黾头指西北,尾向东南,四足定四方。鼋黾的下方,甘霖普降,洒向大地。画面四周为各种动物植物,象征着万方和合,百族敬服。


丹枫道:“黄帝。”


这幅图画表现的是黄帝的主要功绩。当年黄帝大战蚩尤,被弥天大雾所困,迷失方向。后有风伯献策:“将天鼋头对西北天山,尾向东南大海,四足定四方,方向自明。”黄帝于五更时观北斗之向,察南方之宿,立军旗,调方位,果然转败为胜。涿鹿合符,龙飞于天,开启了延绵不绝的黄帝纪元,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千秋基业。


丹枫等人朝中间一幅图画望去,只见画中人头生牛角,慈眉善目,一手握禾苗,一手扶耒耜,四周有陶器、农具、鸽子和麋鹿等。丹枫道:“这位先祖是炎帝。”姜千道:“不错!民以食为天,炎帝被后人尊为‘农神’,发明耒耜、陶器,功高日月。因其不愿征战杀伐,天下一统后隐居江南,体察民情,解民疾苦,病逝时竟不让留下陵寝。”世人对炎帝言听计从,唯有建陵一事未从遗愿,在今湖南郴州为炎帝修建了陵墓,供后人祭拜缅怀。


最后一幅图画,画中人肌肉丰满,英气逼人,奔行于星空月际。


丹枫、伊凡等看了半天,都摇了摇头,转向姜千。


姜千道:“古老华夏传说,太阳每天早晨从东方的汤谷升起,傍晚在西方的禺谷落下,并在禺谷洗个澡,洗去一天的风尘,然后沿着从禺谷到汤谷的地下通道回归东方,等待次日再度升起,这就是‘归墟’。归墟是在夜间,太阳休息,月亮巡天。画中这位珥蛇冠蛇的巨人,奔行时双臂摆动成先天太极图,正是蚩尤帝!图中推动蛇冠的是风后,风后助黄帝战胜蚩尤,因此成为驱动蚩尤帝为太阳夜行归墟的值夜神。”


丹枫道:“这么说是尊蚩尤为大神了。”


伊凡道:“在华夏中土,只尊炎黄为先祖,蚩尤是炎黄之敌,自然不能位列炎黄。”


姜千道:“错,大错!蚩尤帝战败后,其族人大多留于中原,与炎黄族人融合。其九子南迁于西南十万大山之中,形成九黎族,后来多数也融入炎黄族群。留在兖州的少昊酋长的东夷族,与炎黄族人同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舜帝就是出自东夷,相信东夷最后也会与炎黄族群融合。黄帝之所以‘合符’,就是为了和合万方,形成一个统一的华夏民族。任何人都无法割裂这个民族兄弟般的情义,任何力量都不能拆散这个亲如一家的民族。炎黄蚩三帝都是当之无愧的华夏‘三祖’。”


尽管姜千说得十分有理,但毕竟“成者王侯败者寇”,蚩尤是战败者,最后连“白帝”的称号都随历史的延伸而湮灭,整个封建社会哪里会给予其应有的历史地位和尊重?如今,人们在炎黄蚩三帝共同的聚集地河北张家口涿鹿,建造了“中华三祖堂”和“中华合符坛”。“中华三祖堂”供奉着炎黄蚩中华民族的三大人文始祖,供后人认祖归根,缅怀洪恩浩德。“中华合符坛”矗立着五十六根民族图腾柱,象征着五十六个民族和谐共生,龙的传人同聚一堂。


值得一提的是,发端于涿鹿的中华文明,自然而然地集中了三大人文始祖的性格特点、个人魅力和共同智慧。炎帝之鞠躬尽瘁、无私奉献,黄帝之温良恭俭、忍韧不拔,蚩尤之公而忘私、大智大勇等,都已升华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辈辈传承,代代闪光。


姜千道:“既然炎黄子孙心里流淌着的既有炎黄大帝的血脉,也有蚩尤大帝的血脉,称呼‘华夏儿女’和‘龙的传人’,比称呼‘炎黄子孙’更为恰当和亲切。”


伊凡赞道:“姜酋长很有见地。”


丹枫由衷地道:“惭愧了,我等身在中土的华夏人确实多以成败论英雄。”


姜千道:“华夏民族从来就不缺英雄,不过需要英雄的时代或许是悲剧时代。”


丹枫奇道:“这又为何?”姜千道:“正所谓乱世出英雄,英雄辈出的时候多是乱世。我这村落里就没有英雄,甚至连兵士也没有,民众却能安居乐业。”丹枫道:“没有兵士,遇到凶险如何应对?”姜千双手一摊,道:“哪里来的凶险?这里沃野千里,几无人家,偶有住户也是来自我华夏中土,彼此语言相通,习俗相近。华夏族人心地善良,只会辛勤劳作,从来不想去侵占他人的土地,掠夺他人的财物,何来凶险?”


丹枫自不认同,道:“太过安逸,就难以激起斗志,只有人人争做英雄,民族才能昌盛。英雄是一个民族的脊梁,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一个悲哀的民族,我华夏民族正是因为不缺英雄,才能雄踞于天地之间。姜酋长,得练兵,得防范凶险突至。”


姜千不以为然,摇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