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必战

作者:刘基

|

类型:历史·军事

|

更新时间:2019-10-06 03:17

|

本章字节:4606字

【原文】


凡兴师深入敌境,若彼坚壁不与我战,欲老我师,当分兵攻其军,捣其巢穴,截其归路,断其粮草,彼必不得已而须战。我以锐卒击之,可败。法曰:我欲战,敌虽深沟高垒,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


三国,魏明帝景初三年,召司马懿于长安,使将兵往辽东讨公孙渊1。帝曰:“四千里征战,虽云用骑,亦当任力,不当计要,后费也。度渊以何计得策?”懿曰:“弃城预走,上策也;守辽东拒大军,其次也;坐守襄城,此成擒耳。”曰:“三者何出?”懿曰:“惟明君,能量彼量我,预有所弃,此非渊所及也。”曰:“往还几日?”对曰:“往百日,还百日,攻百日,以六十日为休息,一年足矣。”遂进军。渊遣将帅步骑数万,屯辽隧,围堑二十余里。诸将欲击之,懿曰:“此欲以老吾兵,攻之,正堕其计,此王邑所以耻过昆阳2也。彼大众在此,巢穴空虚,直抵襄平,出其不意,破之必矣。”乃多张旗帜,欲出其南,贼尽锐赴之。懿潜弃贼,直趋襄平。贼将战败,懿围襄平。诸将请攻之,懿不听。陈珪曰:“昔攻上庸,旬日之半,破坚城,斩孟达;今远来,而更安缓,愚且惑之。”懿曰:“达众少,而食支一年;渊军四倍于达,而粮不淹月。以一月图一年,安可不速?以四击一,纵今失半而走,犹当为之,是以不计死伤而计粮也。今贼众我寡,贼饥我饱,而雨水乃尔,攻其不设,促之何为?自发京师,不忧贼守,但忧贼走。今贼粮垂尽,而围落未合;掠其牛马,抄其樵采,此故驱之走也。夫兵者诡道,善因事变。贼凭众恃雨,故虽饥困,不肯束手,当示无能以安之。若求小利而惊之,非计也。”即而雨霁,造攻具攻之,矢石如雨。渊粮尽窘,急人相食,乃使其将王建、柳甫请降,懿斩之渊突围而走,懿复追及大梁水上,杀之,遂平辽地。


【注释】


1公孙渊:辽东太守公孙康子。其父曾斩杀袁尚、袁熙首级献给曹操。公孙渊于魏明帝时自立称燕王。


2王邑耻过昆阳:王莽将领王邑,率兵42万进攻刘秀,部将严尤曾建议放弃昆阳,直攻宛城;王邑说:“遏城不拔,如何示威?”结果在昆阳被刘秀惨败。


【译文】


凡兴兵深入敌人境内,敌军如果坚守不与我交战,想拖垮我军,就应当分兵进攻敌军,捣毁他的巢穴,切断他的退路,断绝他的粮草。这样,敌军就不得不与我交战。这时,我用精锐兵士进攻,就可以打败敌军。兵法说:如果我军想战,敌人虽然深沟高垒,但攻击他必须救授的地方。敌人就不得不离开阵地与我交战。


三国时期,魏景初三年(239年),明帝召司马懿到长安,派他率兵往辽东(今辽宁沈阳以南地区)讨伐公孙渊。明帝说:“遥遥4000里路程的征战,虽说是用骑兵,也要费很大力气,也需妥当的计谋和后方的费用。你看公孙渊对此使用什么计策才比较得当呢?”司马懿回答:“公孙渊如果弃城先逃,这是上策;拒守辽东,抗拒我大军,这是中策;坐着不动防守襄平城(今辽阳市),这就会被我擒获。”明帝问:“三种计策中,公孙渊会使用哪一种呢?”司马懿回答说:“只有明晓事理的人,才能正确估量敌人和自己,事先有所放弃,而这不是公孙渊所能做到的。”明帝问:“往返需要多长时间呢?”司马懿回答说:“去用100天,回用100天,攻战用100天,用60天休息,一年足够了。”司马懿遂进军辽东。公孙渊派大将率步兵和骑兵几万人,驻扎在辽隧(今鞍山市西辽河上),开挖堑壕二十多里长。魏军将领都想进攻,司马懿说:“这时想拖垮我军。攻他,就正好中了他的计,像王邑耻于放过昆阳一样。敌军大部分在这里,巢穴里必然空虚,我现在直接奔襄平,出其不意,必然能攻破城池。”于是,魏军广张旗帜,做出要进攻辽隧以南的样子,敌精锐部队全部奔往那里去了。司马懿偷偷避开了敌人,径直奔向襄平。城外敌将被打败后,司马懿便包围了襄平。各将领请求攻城,司马懿不听。陈珪说:“过去您进攻上庸(今湖北竹山西)时,10天之内打破城池,斩杀孟达;现在从这么远地方来,反而却安安稳稳的,在下智愚,确实疑惑呢!”司马懿说:“孟达兵少,而粮食可以支持一年;公孙渊兵力是孟达的四倍,但粮食支持不了一个月。用一个月的时间进攻能支持一年的敌人,怎么能不速战呢?如果是以四击一,即使现在损失一半而能战胜,我也会进攻的。因此不是计算死伤,而是在计算粮食。现在,敌众我寡,敌饥我饱,雨水这么大,我如进攻他不设防的地方,会促使他增加防备,这有什么好处呢?自打京城出发,我就不担心敌人防守,只担心敌人逃走,现在敌人粮食已尽,但我们的包围圈还未合上,如果抢夺他的牛马,拦截他砍柴的樵夫,这就是故意驱使他逃走。用兵,是一种诡诈的道理,全凭具体事情的变化而变化。敌凭着兵卒众多,依赖着雨水,虽然饥饿困倦,但仍不会束手投降。所以,我应该显示出不能攻克的样子,这样暂时稳住他。如果为了小利而惊动他,这不是好计谋。”不久,雨停了,魏军赶快打造攻城战具。攻城时,箭和石头像雨一样飞向城里。公孙渊粮食己尽,陷入窘境,危急中恨不得人吃人,便派将军王建和柳甫去魏营请求投降。司马懿杀了这两人。公孙渊突围而逃。司马懿又追到大梁水(今太子河)上,斩了公孙渊,终于平定了辽东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