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异地安置书信催

作者:大林

|

类型:历史·军事

|

更新时间:2019-10-06 14:13

|

本章字节:9700字

林少华从郊区搬到了市里,他租了一个火炕楼,继续潜心写作。时间慢慢过去了,林少华的第二部连载也接近了尾声。这是1982年一个收获的季节,所谓收获不仅仅是因为他作品的完成和秋天的到来,也不仅仅是因为他有了稳定的稿费收入,重要的是他的作品得到了读者的认可,尤其人们看了作者的简介后,对他产生了好奇,同时也送来了关心,似乎一夜之间林少华的命运又发生了改变。


这天林少华接到两封信,一封是总编寄来的,另一封是编辑部转来的一封读者来信,林少华做梦也没想到这两封信的内容,会让他如此惊喜。第一封信是这么写的:林少华同志,你好!你的作品经我社深入读者调查测评,以及参考订阅量已获得了最好评价。我们《长安》月刊准备等你的作品全部完成后,推荐到中国文学作品年度评审组委会参加优秀作品评选活动,具体事宜再进一步详谈。另外随转一封信,内容略知,请后自己定夺。祝你写作愉快!此致,敬礼!编辑部石学亮


林少华着这简短的信件,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他欣喜地自语道:“真没想到一个天涯沦落人还能有出头之日,自己本来是想借助来抒发情感,书写自己沧桑的人生,却意外地被《长安》月刊社看中,而且还要参加文学作品评奖活动。”他兴奋且激动地拿起第二封来信。第二封信是这么写的:作者同志,你好!我一直在看你写的连载,我读来读去,总觉得这部纪实之作是你本人的经历吧?如果我的判断是正确的,说明你是个退伍军人。现在有些单位正缺少像你这样的人才,我也是受相关单位之托,诚恳请你面谈。如果你愿意的话,我希望你带着档案到冰城复员退伍军人安置办来找我,我叫李国彬。我们有过一面之交,我很佩服你,要说经历嘛我们有相似之处,我也是当过兵的人,也曾经经历过一段人生的磨难,也是从情感死亡线上走过来的人……


林少华看完这封信后皱起眉头使劲地想,也没有捕捉到李国彬的任何影子。他想:也许是总编转错了信吧,再说了自己也不是本地人,和人家既不沾亲也不带故,安置工作是不可能的,因此对这封信也就没太在意。第一封信虽然仅仅是个意向,甚至不可能被评上优秀作品,可它对自己来说却非常重要,毕竟自己是第一次写就被读者认可了,所以必须尽快把赶写出来,以此来回报读者,无论能否参与评选活动,只要完成了就是一部完整的作品,就是人生的缩写,从而也可以提高自己今后的创作热情。


就在林少华忙着对作品深加工时,第二天上午他又接到了李国彬的第二封信。这封信的内容尽管和上次的类似,可邮信地址是本市的,而且信封上写着冰城复退军人安置办公室。林少华考虑来考虑去,觉得还是去一趟好,不然有点不识抬举了,再者说让他看看自己的简历也没啥不好,最起码能让他相信自己不是一个虚夸的杜撰者。于是林少华当天下午带着档案来到冰城安置办。他在安置办转了半天,看见一个埋头工作的男士正忙得不可开交,他在旁边等了一会儿,待男士稍有空闲时,林少华走了过去。


林少华问:“同志,你们这里有个叫李国彬的吗?”


男士说:“你找我们主任有事吗?你们事先有约吗?”


林少华说:“是的,是他让我过来的。”


男士说:“你叫什么名字?”


林少华说:“我叫林少华。”


男士说:“你先等一会儿,我这就过去找我们主任去。”一会儿工夫男士和李主任走了过来。


李主任笑呵呵地说:“没想到我们又见面了,不知称呼你的笔名还是大英雄?真是英雄难见呀,快把档案给我吧。你先在这等一会儿,我们开个临时会,商量一下如何接收你的档案。请你放心!档案封口我们会小心处理的,不会留下太多的痕迹。”


林少华说:“怎么会是你呢?你不是郊区公安分局的李局长吗?怎么安置……”他话还没说完,李主任便打断了他:“你先等一会儿,一会我们再聊。”说完他转身进了主任办公室。


林少华心想:“这个公安局郊区分局的局长怎么到这当主任了?他是调到这里来了?还是安置办隶属公安局?”


林少华正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时,李主任从办公室里走了出来,他对林少华说:“经过安置办领导商量,决定破例接纳你的档案。你在这里等一会儿,有几个用人单位一会儿过来面试,时间不会太长的。我们看过了你的档案,有那么多的嘉奖令和标兵称号,真的非常不错,我们很欣赏。但是你的退伍函已经过期了,而且名头也不是本地的,你还得回原来的部队换一下,也就是说把原来林县复退安置办的名头改为冰城安置办。档案我先收下了,你拿着接收回执,到部队就不会再费口舌了。”说着他把接收档案的回执交给了林少华。


林少华听到这个消息后,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天下怎么会有这么好的事呢?这个福音也来得太快了!太突然了!以至于使他忘了对他说一句谢谢。


李主任说:“我先处理一下别的事情一会儿就过来,你的事今天就落实。”说着就进了里屋。


大概过了半个多小时,陆续来了五个人,这五个人都是单位人事部门的科长或处长,他们进办公室后不久就跟着李国彬出来看人。


其中一个男士说:“李主任,我现在就把人带走吧,我们局长说了,只要是党员,文字水平高就行,我们先让他以工代干,等有转干的机会一定给予优先考虑。”


又有一个中年男士打断他的话说:“这可不行,我早就跟李主任打招呼了,让他给我物色一个综合素质高一点的人到我们组织科工作,我看他档案里都是嘉奖令,正符合我们用人条件,所以这个林少华同志归我们单位了,我们单位的福利待遇好。”


另一个中年女士刚要开口,就被李国彬主任给挡住了,他说:“好了,你们都先回去吧,我和林少华本人商量一下再说,选择单位是大事,我们得征求他本人的意见是不是?另外他还有相关的手续需要办理。”


用人单位走后,李国彬主任对林少华说:“人才到什么地方都抢手啊,林少华你看到哪个单位理想呀?这可得你自己选啊。”


林少华无比激动地说:“李主任你说了算,我真没想到自己会有这么一天,要不是你的帮忙,恐怕这辈子我都得流离失所,我还有啥资格挑三拣四的?”


李国彬主任说:“开始我是被你勇擒歹徒的壮举感动了,后来又被你作品里主人公的经历感动了。说实话,我一读你的作品就知道你是主人公的原型,不然,不可能有这么大的感染力,尤其是对人物的内心描写和形象刻画都非常细腻到位。我和你有着相似的经历,只不过我的文笔不佳写不出来,以后我们再细说这些吧。今天既然你让我做主,我就实话告诉你吧,刚才对你笑而没吱声的那个胖子,是咱市化工局人事处的王处长,他相中你了,要你到他们那做人事工作,后天正好他们有一批转干考试,让你也参加,你多看看高数和语文,和他们一起参加考试吧,如果考试通过,那么你就是国家正式干部了。另外我听石总编说你的作品有可能被推荐评奖,你要双喜临门啦,我得先祝贺你才是。”


林少华又一次激动地对李国彬主任说:“李主任,我感觉像做梦一样,我在部队拼搏了七年没有实现的理想,在您的帮助下没费吹灰之力就实现了。我不知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对您的感激。至于作品就是个爱好不值得一提,只要不再流浪就行了。”


李国彬主任说:“你过谦了,好作品就是好作品嘛。至于安置工作你不用说感激,也不用说感谢,要说谢我还得谢谢你才是,你知道这个王处长为了要你,同意我们搭配五个走后门的退伍兵,都是领导批条子的亲朋好友,说白了就是各单位都不愿要的退伍兵,他们一般都不求上进,文化水平不高,所以各单位对这类人都很头痛。但他们为了要你宁肯优劣搭配,也就是说帮我们安置办解决了最棘手的问题,你说我是不是得感谢你呀?当然了是你的综合素质吸引了他们,尤其听说你是在月刊上发表连载的作者,又是擒获歹徒的无名英雄,把他们高兴坏了,所以都争着抢着要你。”


林少华说:“什么作者呀,只是没办法才写的,当时是为了消磨时间和糊口,英雄更谈不上了。李主任,您是怎么找到我的?当时我在笔录上留的名字是假名,写用的是笔名。不管怎么说认识您,就是认识大贵人了。”


李主任说:“你别忘了,我可是公安战线上的老侦察员,你以为房东不说我就查不出来吗?实话告诉你那是我后来在邮局查出来的。今后别贵人贵人的,不好听,就称呼我老李吧。如果要说贵人,你才是我的贵人呢,你知道破郊区犯罪团伙大案,我可是立了军令状的,如果一个月之内破不了案,我就引咎辞职。眼看时限到了,我没费一枪一弹,没有牺牲一个民警,你就徒手空拳把犯罪分子给我抓住了,你说你不是我的恩人吗?不是我的贵人吗?因为你的壮举,我不仅没有引咎辞职,而且还被提拔了,我现在是民政局局长兼安置办主任,你说我不得感谢你吗?你说是不是?没想到你是个能文能舞的人,我看了你的作品后很是吃惊。”


李主任停顿了一会又说:“我先声明一下,接收你既不是走后门,也不是私人交易,当时市公安局党组例会专门研究过奖励你的事,也有吸收你为民警的意图,由于你匆忙离去,加上不了解你的自然情况和联系方式,这事就搁置了。后来我调到民政局,又通过邮局查找到了你投稿的杂志社,才打听到你现在的住址,接着连续写了两封信,这事是向市领导做了汇报的,所以说是履行公事。”


林少华说:“顺手抓个犯罪分子那算啥呀?我那是瞎猫碰上死耗子了,我自己觉得没啥,要不是您李局长想着我,也不可能有我的今天。”


李主任说:“有一件事我不太明白,当时你为什么拒绝媒体采访?是有难言之隐吗?”


林少华说:“不瞒你说,当时我确实有难言之隐,李局长如果你从头至尾了我的,你从75、76、77章里就能知道我当时真实的想法。”


李国彬连声地说:“我知道了,我知道了,看我这人,岗位变了就越来越没有刑侦专业的素质了,原来那几个章节就是描写这段的。另外我得告诉你,接转关系必须抓紧办理,等转干考试完了你得马上回部队换接转介绍信,不然就影响整体分配了,结尾你就抓紧吧,上班后恐怕就没有时间写了。”


林少华点了点头说:“李局长,您放心吧!已完工,昨天我就邮走了。我考完试就回部队换接转关系,今天就不打扰您了,等我办完手续后一定请局长喝两杯。”


没想到两天之内,林少华的命运奇迹般地改变了,他在转干考试中,一路过关斩将顺利地通过了笔试和面试,也就是说他从一个流浪汉,一下变成了堂堂正正的国家干部。不仅如此,单位还准备等他正式报到时给他解决一处平房,说是单位领导为了照顾他平时的写作,更是为了发挥“舞文”者的特长而开的一次先例。这在上世纪初80年代初也实属罕见,可这天大的好事还是让林少华摊上了。


林少华想:等自己开完介绍信从北京回来,一定要从地下走到地上,只要冯晓娟还没结婚,说什么也得名正言顺地把她夺回来,毕竟自己快要结束流浪的生活了,快要有自己的生存空间了,说白了就是有能力保护她了。


尽管林少华还没有到单位正式报到,还没有正式吃皇粮,但却是板上钉钉的干部队伍里的一员了。不说别的,在他这次去北京来冰城火车站为他送行的人里,不难看出人们对他的重视程度。李局长来了,化工局的人事处长也来了,而且对林少华语重心长,寄予了很高的厚望,这些自然提升了他的尊严。尽管林少华带着希望而行,带着感恩之心而行,但他内心的精神世界并不阔达,因为流浪时他不敢渴望幸福,不敢想念冯晓娟,当面临此次的人生转折,他又强烈地想起了她,想起了记忆里抹不掉的冯晓娟。他既没有被仕途的欢欣锁住内心的呼唤,也没有在妄想中自我陶醉,在他感情的世界里冯晓娟是他的唯一,她始终根植于他的心里,放不下也挥之不去。他的第一愿望就是快去快回,回来报到后马上去找冯晓娟,向她诚恳地检讨自己,找回真爱,破镜重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