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边民家(1)

作者:燕德银

|

类型:历史·军事

|

更新时间:2019-10-06 14:25

|

本章字节:6850字

海欣带着洪绒回到边防二连的时候,白富荣的妻子和女儿静静也回来了。原来她俩是打算吃过晚饭才回来的,可静静非闹着回来不可,于是就提前了。


下车后海欣在外面没有看到白富荣,就带着洪绒去了他的住处,开门的是一个年轻妇女,海欣一看便愣住了,说:“哎呦!你不是战地小吃店里那个桂花军嫂吗,怎么到这里来了?”


桂花看到海欣也愣住了,说:“咦,你不是和老李一起去吃饭的那个同志吗?这么巧。你们是来找老白的吧?老白,有人找。”同时招呼客人进屋。


白富荣正坐在床沿上看书,听到说话声出来一看,是海欣带着一个漂亮女兵回来了,便笑着说:“海欣,你可回来了,这位就是弟妹洪绒吧?”见海欣点头,白富荣急忙让座,并把桂花和静静作了介绍。得知海欣和桂花已经见过面了,白富荣对海欣说:“上次我只告诉你桂花已经随军,但没有说在什么地方上班,要不然在神水洞那里就认识了。”


“是啊!事情就是这么巧。桂花嫂子,你们那里包的蝴蝶饺可好吃了。”海欣说。听到白富荣介绍,桂花才知道海欣原来就是丈夫经常说起的战斗英雄。大家都笑了。


海欣和洪绒进屋后,桂花又是倒茶端水,又是拿瓜子和糖果,她边忙碌边对海欣说:“老李那家伙是个活宝,也是我们店里的常客,老弟你跟他一块去吃饭,所以我才印象深刻。”她转向女儿又说,“静静,叫过叔叔和阿姨了吗?”


“叔叔,阿姨好!”静静奶声奶气地叫了一声,洪绒顺势把她抱到腿上坐好。


“海欣,洪绒,喝茶,这是云南的普洱,你们喝贯了龙井,不知道这茶对不对胃口?”白富荣说。


“对胃口,我什么茶都喝。咱们年轻人有几个会品茶的?就是会品也没有那个闲功夫。”海欣说。


“你那叫牛饮。红茶和绿茶的味道喝起来不一样。在国内普洱和龙井茶齐名,可是出口量却以普洱最多。”洪绒说。


桂花怕累着洪绒,说:“静静,下来吧!时间一长,就把你洪阿姨的腿坐麻了。”


“没事,让静静坐着吧!静静,阿姨给你剥瓜子吃好吗?”洪绒说。


静静点头,虽然从洪绒腿上跳下来了,但还是舍不得离开,她闻到洪绒身上有一种特殊的味道,便说:“阿姨,你也是在医院打针的吗?”


“静静怎么知道阿姨是打针的呢?”洪绒抚摸着静静毛绒绒的头发问。


“因为阿姨身上也有医院那种味道!”静静说。


静静一说大家都笑了,原来不久前她得了感冒,桂花把她带到战地医院打了几针,就记住护士身上的味道了。


两杯茶喝完,白富荣见才下午两点多钟,便说:“海欣,洪绒,您俩难得来这里一趟,又值春节临时停战之际,想不想到北边一点的交址城去转转?”


海欣和洪绒见天气很好,正想出去走走,就点头同意。桂花想带静静一起去,可是见女儿打起了盹,要睡觉了,只好留下来陪她。


白富荣带着海欣和洪绒向北走去,几分钟后到了交址城,他在这个地方已经待了好几年,除了打仗,还要搞军民共建什么的,因此和老乡们非常熟悉,一路都在和人打招呼。


三人走到村子东南角一幢门朝南的瓦房跟前时,白富荣指着一个不规则的圆洞让海欣和洪绒看,海欣和洪绒看到那个不规则的圆洞在门口和屋檐之间,直径五十厘米左右,觉得好奇,海欣便问白富荣:“怎么回事?”


“想要知道答案,我带二位到后面看看就知道了。”白富荣说。


三人很快走到房子后面,海欣和洪绒看到那里也有一个大洞,而且形状和前面几乎一样,只是位置低了一些,对着前面的门口,海欣便说:“这下子我明白了,前后贯通,是被一发炮弹击中的,但是怎么这么巧?”


洪绒听说房子是被炮弹打穿的,一开始不相信,但她随即发现房后不远处有个弹坑,才不再说什么了。


怀着激动的心情,海欣和洪绒跟着白富荣回到房子前面,这时低矮的院墙内出现一位大娘,白富荣说:“大娘,您在家呀!我带从远处过来的战友看看您家的房子。”


“是白连长啊!你们到院子里来看吧。”大娘说完拉开作为一家人进出口的那道栅栏门。


三人进入院子,海欣和洪绒仍盯住门上的大洞看,看了一会儿海欣说:“大娘,你们家的墙壁什么时候被炸成这个样子的呀?”


“两年多了。”大娘说。


“哎呀,已经过去了这么长时间!为什么不用材料补一下呢?”海欣以为大娘家中没有劳动力,就看了白富荣一眼,那意思是说:你们不是在搞军民共建吗?怎么不过来帮一下忙。


白富荣自然明白海欣的意思,说:“为这事我们连的人已经来过好几趟了,可是大娘一家都不让补啊!”


“白连长,不是不让你们补,解放军能过来帮忙,我们一家人非常感谢,只是仗还在打嘛,越南兵能把前后墙炸通,也能把房子炸塌,你说还补它做什么?再说洞在墙上,有屋檐挡雨,水进不去,冬天我们这里也不怎么冷,就凑合着过一天算一天吧!如果房子不被他们炸塌,等到哪一天不打仗了再补不迟。”大娘说。


“大娘,打起仗来炮弹乱飞,你们住在这里不害怕吗?”洪绒问。


“家在这里,不住怎么行?怕有什么用?再说也习惯了。”大娘回答完洪绒的问话,指着院子西南角一块固定的石头说,“实际上我们有防备,部队一拉警报,我们一家人就立马躲到那里去了。”


“估计越军要向这里打炮了,我们就提前拉响警报,以便让大家有个准备,但如果他们冷不丁打过来几发炮弹,那就没有办法了。不过一般情况下,双方军队都不会向老百姓的村庄开炮的,除非那几天打恼了,比如二一一高地争夺战,先是我们一连打了十几天,后来他们也一连打了十几天,在那种情况下还不打恼?这一带裸露在外面的石头很多,可以说到处都是,老乡们在地里干活的时候,只要一听到警报,就立刻跑到石头北边躲起来。在家里的人也可以躲到房前房后石头北边,比如像大娘家这块石头。”白富荣解释说。


海欣见大娘家院子里那块石头上面很尖,高约两米,接近地面的宽度才一米多,正疑惑那么小的地方怎么能躲一家人,白富荣又说:“那块石头虽然不大,但北边有个地洞,我进去看过,藏四五个人没有问题。”


“大娘,你们可真会想办法呀!”洪绒说着走近石头观看,发现北边果然有个洞口,约两米深,人可以沿着台阶进去。


“这些都是被越南军队逼出来的呀!”大娘说。


三人告别大娘离开,海欣和洪绒才注意到村子里每户人家的房前屋后,都有像大娘家那样的裸露石头,只是宽窄高低不同。


看到这些,洪绒不禁为老乡们的生存环境所担忧,她说:“听说政府在内地已经准备好了房屋和耕地,而且各方面条件都比这里好,可是他们为什么不搬过去呢?”


“战争一开始,政府就动员边民内迁了,找好的地方还是平原,不用再祖祖辈辈爬山了,可乡亲们难离故土,说‘我们是在这里出生并长大的,祖宗的坟墓也在这里,怎么能说走就走呢?’所以几乎所有的村民都选择原地不动。”白富荣说。


三人在村子里转了一圈,最后来到西北角一幢房子前面,白富荣再次站住脚步说:“二位不是都喜欢听歌吗,在这户人家可以买到磁带,要不要进去看看?”海欣和洪绒见那户人家也是三间瓦房,门朝西,也有一个院子,房子和院墙都比大娘家的高,还有两扇像样的院门,显然是户殷实人家,起码不久之前是。


洪绒最喜欢听邓丽君唱的歌,之前她托司机老曲从县城买回来几盘磁带,但已经受潮了,“吱吱呀呀”的放不出来,正想托人再去买,就说:“原来这里也有卖磁带的啊!那就进去看看吧。”


院门开着,三人上了几个用石头铺成的台阶才进去,白富荣边往里面走边喊:“大娘,大娘,您在家吗?”


房门也没有关,白富荣喊大娘,却从里面走出来一位年轻姑娘,她说:“是白连长你们几个呀!我妈昨天到我外婆家去了,到现在还没有回来。白连长,你们几位屋里坐。”说完站到一旁让客人进去。


“胡织芳,也是老大,芳龄二十,已经许配了人家,但还没有结婚,汉族嘛,年轻人结婚比少数民族要晚一些。她父亲已经去世了,是在为部队送弹药途中牺牲的,家中除了母亲还有一个弟弟。”在大家落座之前,白富荣把姑娘作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