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海底两万里(35)

作者:儒勒·凡尔纳

|

类型:奇幻·荒诞

|

更新时间:2019-10-06 10:15

|

本章字节:12756字

“康塞尔,您的这种方法我理解了,”我说,“您的这种计算方法并不算难,不过计算的结果不会很精确。”


“没关系,大概算算就可以。”尼德·兰坚持着说。


“好吧,我可以这样计算,”我说,“一个人正常情况下一个小时会消耗一百升空气中的氧气,一天消耗两千四百升空气。现在让我们求出‘鹦鹉螺号’有多少个两千四百升空气。”


“正是这样。”康塞尔说。


“那么,”我接着说,“‘鹦鹉螺号’的容积是一千五百吨,一吨换算成容积量是一千升,那么就是说这条船上含有一百五十万公升的空气,除以两千四百就可以得出结果。”我用铅笔在纸上计算着。


“结果是六百二十五,这就是说船上的空气可以让六百二十五人呼吸一天用。”


“六百二十五人,六百二十五。”尼德·兰喃喃地说。


“这就是说,”我又接着说,“我们三个不到全体人员的百分之一。”


“对于我们三个人来说,六百人太多了。”康塞尔低声说。


“尼德,我的朋友,我们只能忍耐忍耐。”


“不是忍耐,”康塞尔说,“是听天由命。”


“不过,”我又讲,“尼摩船长不可能总是向南走,到了南极大陆的冰山前,他会停下来转向,去有人类居住的海面。那时候,我们再找机会实施尼德·兰的计划。”


加拿大人无奈地摸着头顶,摇了摇头,一声不吭地走了。


“先生,在我看来,”康塞尔说,“可怜的尼德已经受不了在船上的生活了,他总是想过去生活的一切,憧憬着自由的那一天,这样让他变得更加煎熬。他很悔恨,悔恨登上这条船,他甚至为此伤心、难过。我们必须要劝劝他,帮助他,他在这船上实在是了无生趣。他不像您,您是一位学者,可以安静地研究学问。加拿大人可不同,他对于海中的这些美丽生物不感兴趣,他的要求就是踩在陆地上,进他喜欢的饭店吃饭。”


我理解这些情况,加拿大人已经习惯了自由和冒险的生活,他无法忍受船上的单调。在大海上,很少有什么事能让他提起神来。好在这一天,一件偶然的事件重新唤起了尼德·兰做叉鱼手时的美好时光。


上午十一点钟,在“鹦鹉螺号”的周围海面上,出现了成群的鲸鱼。在这个地方出现鲸鱼并不反常,这些温驯的动物在受到人类的攻击时,都会选择躲到人烟稀少的高纬度的两极海域来。


鲸鱼这种动物在帮助人类征服海洋并发现新大陆方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在古代,物质的贫乏驱使着渔民追逐和猎杀鲸鱼这种能提供大量肉类和油脂的动物,比如古代吉斯克人、亚斯豆里人,还有拥有海上强国称号的英国人和荷兰人。他们在追捕鲸鱼的时候,忘记了大海的危险,不顾远航的艰辛,从地球的一端追到另一端。


我和两个同伴坐在平台上,此时正好是南极海域的秋天,气候宜人,海上风平浪静。加拿大人突然站起来,手指着东方海面的一条鲸鱼,我们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到了鲸鱼灰黑色的脊背,它距离我们大概五海里,不停地沉入水中,又浮上海面。


“可惜啊,”尼德·兰跺了下脚,“如果我现在是站在一条捕鲸船上,那么和这条鲸鱼的相遇就是再好不过的运气了。你瞧这条鲸鱼的身躯多么庞大,鼻孔喷出的水柱显示出它力大无比,可恨,我怎么会被绑在这块钢板做成的船上?”


“尼德,”我说,“你还没有忘记做鱼叉手时的事情吗?”


“先生,叉鱼手是不会忘记他的工作的,那是一种无法抵御的令人充满激情的工作。”


“你在这一带猎捕过鲸鱼吗?”


“没有,我只在北冰洋打过鲸鱼,就是在白令海峡和戴维斯海峡附近。”


“这么说,您对南极的鲸鱼不很熟悉了。您以前捕捉的都是平常的白鲸,它们可不敢冒险穿过温暖的赤道海域来到南半球。”


“教授,您是什么意思?”加拿大人的口气充满了怀疑。


“我只说了些事实。”


“好的,我们说事实。我跟您说,就在两年半前,在北纬65°的格陵兰岛附近,我捕捉到一条鲸鱼,当时它的身上还插着一支鱼叉,那是白令海峡的捕鱼船使用的鱼叉。我要请问,鲸鱼在北美洲的西部海面上被刺中,然后死在北美洲的东北部海面上,它是怎么游过去的?难道是不远万里绕行了合恩角或是好望角?”


“这是个很实际也很有趣的问题,”康塞尔说,“先生,我也想听听您对此事的解释。”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知道,鲸鱼这种动物是有区域性的。种类不同,它们选择的生活区域也不同,而且一般也不会远离它们习惯待的地方。如果像尼德·兰所说,有一条鲸鱼从白令海峡到了戴维斯海峡,那原因就很简单,它绝不会向南通过赤道绕行,这两个海洋之间一定有一条相通的水道,就在亚洲和美洲的海岸边。”


“您希望我相信这个解释吗?”加拿大人闭着一只眼睛戏谑地说。


“我们应该相信教授的话。”康塞尔无比忠诚地说。


“那么,”加拿大人翻起了后账,“您刚才说我没有在南极的海中打过鲸鱼,难道您就认为我就不会认识这里的鲸鱼品种吗?”


“我刚才是说过,尼德。”


“尼德,您要认识它们的话,那岂不更显得您见多识广?”康塞尔为我打着圆场。


“看!它向我们游过来了!”加拿大人没有再继续那个让我有些尴尬的话题,把注意力全部放在了鲸鱼身上,“它冲过来了,它是在戏弄我们,它在侮辱一个职业的叉鱼手,它很狡猾,知道我们没有能对付它的武器!”


尼德边喊边跺脚,手臂舞动着,仿佛抓着一支鱼叉。


“教授,南极的鲸鱼和北极的一样大吗?”加拿大人毕恭毕敬地问。


“差不多,尼德。”


“您知道吗,教授,我曾亲眼见过一百英尺长的超级巨鲸,据说阿留申群岛的胡拉摩克岛和翁加里克岛的鲸鱼身长超过一百五十英尺。”


“我觉得那是谣传,”我冷静地分析,“这些动物不过是水栖鲸目,有背鳍,分为两个亚目,须科和尺科。最大的蓝鲸也不过30米长,一百英尺左右。”


“这个大家伙,”尼德·兰的眼睛一刻不停地盯着海面,他激动地说,“它又靠过来了,离‘鹦鹉螺号’不远了。”


“它又靠近了,不是一条,是十条,不对,足足有二十多条,整整一群。我该怎么办?没法子,我的手和脚都被困住了!”加拿大人激动地喊叫着。


“我的朋友,”康塞尔给他出主意,“你为什么不去求求船长,让他批准你去捕猎。”


康塞尔话音刚落,加拿大人已经跑回船舱,去找尼摩船长了。不一会儿,两个人都来到平台上,船长看了看这群鲸鱼,此时它们正在距离我们一海里的海面上,他说:


“这是南极的长须鲸,它们会让一整队的捕鲸船都满载而归呢。”


“船长,”加拿大人问,“我能去捕猎它们中的一条吗,您别忘了,我以前是做叉鱼手的。”


“为了消遣而去打猎,我看不出有什么好处。”尼摩船长说,“我们的船上不需要鲸鱼油和肉。”


“可是,船长先生,”加拿大人不死心,“在红海的时候,不是您让我们去捕猎那只儒艮的吗?”


“那是为了给我的船储备新鲜的肉类,而现在仅仅是想通过杀害而取乐罢了。在面对这些动物的时候,人类是有杀戮特权的,不过在我的船上,不允许这类猎杀生命的消遣。它们是些善良无害、与世无争的南极鲸鱼,就像北极的白鲸一样。兰先生,您的同行们做了一件世人皆可责备的行为,他们把整个巴芬湾的鲸鱼都猎杀光了,他们就是用鱼叉和枪炮从物种的分类中消灭了一个纲的动物。这些鲸鱼已经够不幸运的了,即使你不向它们投掷鱼叉,大头鲸、狗鲨和锯鲛之类的,都在时刻威胁着它们的生命。”


你们可以想象,在船长侃侃而谈的时候,加拿大人的脸色是多么难看。跟一个老渔民大谈保护海洋动物,无疑是对牛弹琴。尼德·兰斜着看了一眼船长,眼神中满是不屑。我不得不承认船长的话是有道理的,无节制的捕杀,早晚会让这片蔚蓝的海洋变得荒芜而无趣。


尼德·兰转过身去,不再理睬船长的劝诫,口中无聊地哼着进行曲。尼摩船长望着眼前的那一大群鲸鱼,有点儿担心地对我说:


“除了人类,鲸鱼这种温驯的动物有不少的天敌,这群鲸鱼不久就要遭遇一群强盗了。阿龙纳斯先生,您看到在那边六海里远的海面上那些正在行动的灰黑点了吗?我的担心被不幸言中了。”


尼摩船长接着说:“那是大头鲸,攻击性很强的动物,我曾碰到一大群,足有两三百只。它们是海洋的超级猎手,比鲛还凶猛残暴,消灭它们是没错的。”


尼德·兰听闻,激动地转过身来:“船长,我是不是可以去和这些大头鲸玩玩儿,就算是保护这些南极长须鲸。”


“兰先生,您还是不要去冒险了,单凭鱼叉,可对付不了这些强盗。鹦鹉螺号是最好的武器,它有钢制的冲角,我想它和兰先生的鱼叉一样锋利。”加拿大人听后耸了耸肩膀,用船的冲角和鲸鱼战斗,闻所未闻!


“阿龙纳斯教授,我要给您表演一次您从没见过的捕猎活动,对于这些凶恶的家伙,不需要怜悯,它们除了一张咬人的嘴和一副利齿,什么都不是。”


用嘴和牙齿来形容大头鲸是再恰当不过的了,这种动物的身躯最长可达二十五米,而它的大脑袋可以占到整个身长的三分之一。大头鲸的武器远远超过长须鲸,它有二十五个粗牙,单个牙齿呈圆筒或圆锥状,长有二十厘米,两公斤重。大头鲸并非一无是处,在它的头顶,有软骨片的空洞里,藏有三四百公斤珍贵的鲸鱼油。


这群怪物早就看见了长须鲸群,时刻准备发起进攻,这势必是一边倒的战斗,除了因为长须鲸性情温良,毫无战斗力,还在于大头鲸可以更长时间地潜在水下发起攻击。


时不我待,现在正是发起救援的时候。我和康塞尔、尼德·兰坐在客厅的玻璃窗前,而船长已经在领航员那里,一起操纵“鹦鹉螺号”这具战斗利器。我感觉推进器骤然加速,战斗开始了。


“鹦鹉螺号”赶到的时候,大头鲸和长须鲸已经斗成一团,“鹦鹉螺号”首先要拦截这群大头怪物,把它们和长须鲸分开,然后再各个歼灭。刚开始,这些大头鲸看到有新奇的东西加入进来,并不在意,但是很快它们就被“鹦鹉螺号”的凶猛进攻吓到了。


在尼摩船长的亲自指挥下,“鹦鹉螺号”变成了一支锋利的、挡我者死的鱼叉,大头鲸在这样的攻击下,只是一个肉团,被刺穿、再刺穿,冲角的每一次攻击,都会留下两片蠕动的残尸。对于这场一边倒的屠杀,我们看得目瞪口呆,就是尼德·兰,也从一开始的漠不关心,变得兴高采烈起来。大头鲸也并非等闲之辈,它们也拼命地向我们发起进攻,有的用大尾巴扑打船的两侧,有的使劲冲撞船身,好几次,十条或十二条大头鲸一齐联合,想拿它们的身体来压扁“鹦鹉螺号”。在玻璃窗上,我们看到它们露出尖利牙齿的大嘴,以及它们愤怒的小眼睛。尼德·兰压制不住自己了,跑到窗前挥动拳头威吓它们,咒骂它们。我觉得它们控制住了我们的船,就像被狗咬住耳朵的小猪一般。但这毕竟是钢铁和肉体的抗衡,“鹦鹉螺号”毫不在意,只管加速行驶,甩拖它们,拖拉它们,把它们带到海水上层来,不顾它们的巨大重量,不管它们的拼命撕咬。它杀死一条鲸鱼,紧接着冲向另一条,即使是大头鲸被吓得游入深水中,我们也会下潜追击,大头鲸浮上水面,我们也跟着上浮。冲角的战斗动作非常多样,有正面冲撞,有侧面刺穿,或切割,或撕裂,南极的海面成了修罗地狱场。


海面上浪涛翻滚,我们待在船里,都能听见这些大头鲸尖锐的叫啸,还有它们特有的鼾声。往常平静清澈的海水,被它们的尾巴搅成了血水和泥沙的大水潭。


这场大战持续了一个小时,最后幸存的大头鲸四散奔逃,海水重新变得平静,“鹦鹉螺号”浮上了海面,舱门打开,我们赶紧来到平台上。


海面上遍布稀烂的鲸鱼尸体,即使是一次最猛烈的爆炸也不会把如此多的鲸鱼炸成这般惨状,这些巨大的肉团被撕烂、碎裂,露出血红的肌肉和白色的脂肪层,我们就像站在大头鲸的停尸场上,这些尸体都有灰蓝色的脊背,白色的肚腹,身上长着巨大的疙瘩,那都是海洋中的寄生物。尼摩船长也来到我们中间,他说:


“兰先生,怎么样?”


“船长先生,”加拿大人回答,此时他的热情已经消失了,“很不错,‘鹦鹉螺号’在你的指挥下威力惊人,但是,我不是屠夫,我只是个渔民,眼前的这一切只是一场屠杀而已。”


“是屠杀,但是针对这些害群之马,”船长回答,“‘鹦鹉螺号’也不是屠刀。”


“我更喜欢我的鱼叉!”加拿大人毫不相让。


“每个人都有自己称手的武器。”船长盯着尼德·兰说。


我担心尼德·兰会忍不住发脾气,或者做出什么激烈的行动来,那样肯定会产生不良的后果。但是尼德·兰看到“鹦鹉螺号”正在靠近一条长须鲸,他的怒火被转化掉了。


这条不幸的长须鲸没能逃避大头鲸的攻击,它的头是扁的,典型的黑色南极鲸鱼。从解剖学的角度看,这头长须鲸和普通的白鲸及北嘉皮岛的鲸鱼有本质的不同,它颈部的七根脊骨是连接起来的,比它北方的同类多两根肋骨。这是一头母鲸,它的腹部都是被大头鲸咬破的伤口,因为伤势过重死掉了。


尼摩船长把“鹦鹉螺号”开到这条长须鲸的尸体旁,船上有两个经验丰富的船员走到鲸鱼身上,把母鲸奶头中的奶水全部取出来,一共有两三吨重。


晚上,在客厅中,船长递给我一杯热气腾腾的鲸奶,对于这种从未品尝过的饮料,我有点儿犹豫,船长向我保证这饮品的味道很好,和牛奶的味道很相近,而且营养丰富。


我尝了尝,船长说得不假,味道确实鲜美。这批鲸鱼奶被很好地保存起来,用来制作奶酪和黄油,极大地丰富了船上的菜单。


不过,从这以后,我对加拿大人有些担心,他对船长的态度越来越坏,我决定要密切关注他的动向。


冰山


“鹦鹉螺号”继续向南,这是多日来它一直坚持的行进方向。船沿着西经50°行驶,速度很快,尼摩船长是要到南极圈吗?我认为不会,因为迄今为止还没有什么人能够成功到达地球的这一极。而且,现在也不是季节,南极海域的3月13日相当于北冰洋的9月13日,算是秋季,越往后,白天的气温就越低。


3月14日,我们进入到南纬55°地区,天空晴朗,我站在平台上,眺望远方的海面,看到了漂浮在水面上的冰块。那是一些二十英尺到二十五英尺的灰白碎冰,形成了很多漂浮的暗礁,如果是一般的船只,要避免和它们直接相撞简直不太可能。尼德·兰曾经去过北冰洋,他很熟悉这种冰山,而康塞尔和我则是头一次看到。在南方的天边,有一大片雪白的冰带,英国的捕鲸人是这样形容的:“炫目的冰带,不论云层如何浓厚,都不会让它变黑。”这预示着我们的前方将有大片的浮冰或冰原。


没过多久,前方出现了更大的冰块,冰块随着天空云雾的变化映射出不同的光辉。有些冰块表面显现出绿色的条纹,就像用硫酸铜在上面作画一样。还有的冰块像巨大的紫色水晶,让光线穿透表面,同时在晶体的切面上反射出闪光。我们越往南去,漂浮的冰岛就越多,尺寸也越来越大。南极的鸟类千百成群地在冰山上筑巢,有海燕、棋鸟和海鸭,它们“吱吱喳喳”的叫声让我们无法忍受。有些鸟还把“鹦鹉螺号”当做鲸鱼的尸体,飞到上面来,用嘴去啄钢板,发出“当当”的响声。


当“鹦鹉螺号”在冰块中航行时,尼摩船长会时常走到平台上,仔细观察这片人迹罕至的海面。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