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林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13:10
|本章字节:8878字
朱棣率军征战在外,留守北平的朱高炽为自身计,当然也会竭尽全力。他知道父亲并不喜欢自己,而弟弟又处处与己为难,自感处境不好,因而时时惕励,事父亲兄弟唯恐不谨。这时突然见到朝廷送来密信,不禁心中暗自惊疑。南北兵戈相见,实为寇仇,虽然交战双方信使往还并不逾常情,但何不光明正大地送来,而要派人潜身密行,其中必然有诈。一封密信将朱高炽置于尴尬之中,且不论信中所言何事,只要朱高炽接了,便会在朱棣面前落下与朝廷私下往来的罪名;若不接此信,也无法向父亲解释为何朝廷要派人与自己联系。朱高炽不免犯难。
朝中来密使传书世子,在北平弄得满城风雨,同在北平居守的朱高燧、黄俨自然完全知道。他们认为此事正好为他们提供了打击世子的机会,因而一听到消息,便抢先派人驰赴军中向朱棣报告。
时时惦记后方的朱棣听说北平来人,急忙传进,原来是朱高燧寄信来,说是朝廷与世子通密谋,命其归顺,许封王爵。朱棣不禁大惊,他最担心的就是后方不稳,归路断绝,朱高燧的话看来并非子虚乌有,他不敢深信又不能不信。朱棣问这时侍立在旁的朱高煦,高煦自然不会站在世子一边,说世子从来便与朱允炆相友善。这话更使朱棣疑心渐重,已经在暗中盘算如何除去此患。
正在此时,帐外忽报世子信使到。原来,朱高炽与谋臣商议,终于决定对朝廷的信不予启封,将其速同送信人一起送往朱棣军中,以此表明心迹。朱棣先读世子来信,又拆读朝廷的密信,不觉出了一身冷汗,连声惊叹:“嗟乎!几杀吾子!”
一场风波总算平息。
方孝孺这个未能得逞的反间计其实并不高明,而恰恰暴露了建文政权的无力程度。旁观者对时局看得格外清楚。朝鲜使臣崔有庆于建文三年(1401年)八月动身赴南京,到第二年三月回朝。往返半年,正是“靖难”之役的关键时刻。他的观感是:“燕兵势强,乘胜远斗;帝兵虽多势弱,战则必败。又有鞑靼兵乘间侵掠燕辽之间,中国骚然。”
“毋下城邑,疾趋京师”
篡位与反篡位的南北战争,这时已经打了三年。
受困于仁柔的性格、空疏的道德和贫乏的政治经验,朱允炆的优势在一步一步地丧失,制胜的机会也一个又一个地悄然而逝。而朱棣则在强烈的皇权欲的驱使下,施展出全身的政治谋略与军事技巧,向着自己的目标逼近。
建文三年(1401年)十一月,南京宫中一些被黜的宦官逃来北平归附朱棣,带来不少朝廷内部的消息,其中最使朱棣感兴趣的,是“朝廷重兵在外,京师空虚可取”。
这个消息也使道衍和尚感到兴奋,他劝朱棣说:“殿下起兵三年,往来奔突,所据者北平、永平、保定三郡而已。如今京师单弱,实为不可坐失之良机。望殿下火速发兵,毋下城邑,疾趋京师,大事可一举而成。”
正为“靖难”战事旷日难下而苦恼的朱棣,闻此言正中下怀,高声说道:“频年用兵,何时已乎?要当临江一决,不复返顾矣!”
其实,这种战略的确定,并不全是因为宦官们的密报,而有着更深刻的原因。明人高岱在《鸿猷录》中曾做过这样的分析:四方人心多所观望,惟视金陵成败为向背耳。若复攻城略地,广土众民,必待四方之服而后徐议根本之计,则稽延岁月,师老时变,非所谓批虚搤吭之兵也。盖其所急在京师,而不在四方。
此话说得相当透彻,对于朱棣、朱允炆叔侄之间这场争夺皇位的战争,不少人都持观望态度,其中的是非曲直他们似乎也并不关心,而有一点则十分明确:谁做了皇帝就得服从谁。千百年来,中国的臣民们形成了一种观念:皇帝就是国家的代表,忠于国家就要忠于皇帝。这里所谓“视金陵成败为向背”,就是视谁君临天下为向背。三年中朱棣的势力一直未能得到很快拓展,一些城邑得而复失,就是因为朱允炆一直控制着京师,仍然是一国之主,这确实是号召民心的重要力量。基于此,朱棣只有长驱直入,直下金陵,才能以京师号令全国。
十二月初二,朱棣经过一番部署,留下世子朱高炽守卫北平,自己亲自率大军南征。他已经产生了这样的预感:南京皇宫中那座至高无上的帝位,正在向自己招手。他在训令中告诫将士们说:
靖祸难者,必在于安生民;诛乱贼者,必先在于行仁义。……今予众之出,为诛奸恶、扶社稷、安生民而已。……今我有众,明听予言,当念百姓无罪,慎毋扰之。苟有弗遵,一毫侵害于良民者,杀无赦,其慎之!
觊觎帝位的朱棣此时将自己放到了代表正义和民心的最高位置之上,他是要在最高尚的辞藻掩盖下去争取民心,以完成夺位登极的宿愿。
朱棣率师南下的消息很快传至京师。由北平到南京,取道山东的德州、济南一线路程最近。朝廷方面估计,燕军一定会由此路南下。于是,建文四年(1402年)元旦刚过,朱允炆就命魏国公徐辉祖率京军往援山东。
然而,朱棣接受了以往在山东连遭失败的教训,这次不再取道德州、济南一线,而是由山东和河南临界一带南下。建文四年元旦这一天,燕将李远在藁城与盛庸部将接触,略获小胜,虽然谈不上战果辉煌,但因为是建功于岁首,取了“大吉”之意,朱棣喜不自胜,致书嘉奖,称李远“出奇应变,虽古名将不过也”,参战将士皆升一级。
燕军自从按照“毋下城邑,疾趋京师”的方针南下以来,进展一直较为顺利,藁城交锋后没几天工夫,朱能又于衡水获小胜,燕军随即进入山东境内。一年前燕军也南下到过这里,但济南、东昌败后未得再窥此境。这一次,朱棣避坚击弱,取道东昌、济南之间,如同一阵狂风席卷而过,先后攻克东阿、汶上。
再向前去就是孔子的老家曲阜了。但朱棣并未进入曲阜之境。既然自称仁义之师,在圣人面前便不能不摆出通情达理的姿态。他对诸将说:
孔子之道,如天之高,如地之厚,如日月之明,参赞化育,师表万世。天下非孔子之道无以致治,生民非孔子之道无以得安。今曲阜阙里在焉,毋入境,有犯及一草一木之微者,杀无宥。邹县孟子之乡,犯者罪如之。
“靖难”之役不仅是军事上的较量,也是道义上的争夺。朱棣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收拢人心的重要性。燕军经过馆陶时,朱棣见一士兵因病卧倒在路边,立即命令左右牵过自己的从马,让病员骑上。侍从们都说,大王的从马士卒不宜乘。朱棣说:“人命至重,马岂贵于人乎?今病卒不能行,不以马载之,则遂弃之耳。战用其力,病而弗顾,是爱人不如爱马也,宁辍马以乘之。卒既获济,马复何损!”孔子在马厩失火时首先便问是否伤人,朱棣于此借题发挥,无非是表白自己得了孔孟的真传。
然而与之对垒的一方,同样也高举着孔孟的旗帜。他们为维护朝廷,不惜杀身成仁,这却不是一句空话。
燕军攻破东平,守城的指挥詹璟被执,知州等长官都逃得无影无踪了。本州有一位吏目,名叫郑华。他在洪武年间任行人司行人,建文初年被贬为东平吏目,官位虽变,君臣之义不变。眼见即将城破,他深感有愧君恩,对妻子萧氏说:“吾义可死,奈亲老汝少何?”这萧氏也是个深明大义的,对丈夫说:“君能为国,妾独不能为君乎?”郑华对此十分欣慰,率吏民凭城固守,力不支,五日不食而死。
燕军很快攻抵沛县。这里是南京北边的门户。建文三年九月,朱允炆于此设沛丰军民指挥司,集民壮筑七堡备御,就是怕这兵家必争之地沦于燕军之手。守令颜伯玮是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后人,颇有气节。朝廷连年北伐,沛县百姓终岁往前方运送粮草,十分劳苦。颜伯玮妥善规划,民得不困。这里的防御本来很坚固,但因调兵增援山东,留下的大都是老弱病残。颜伯玮自知难敌朱棣的虎狼之师,派县丞去徐州告急,请求援兵。徐州守将只图自保,不予增援。他见形势危急,便让弟弟颜珏和自己的儿子有为赶快回老家庐陵,以侍候父母,并要儿子代向父母转告:“儿子不能为父母尽奉养之职了。”他题诗于县衙墙壁上,誓与沛县共存亡。半夜时,燕师攻入东门,指挥王显率众迎降。颜伯玮见大势已去,穿着整齐的衣冠,走到堂上,向南京方向行叩拜大礼,自缢而死。他的儿子有为不忍心离去,走了不远又跑回城来,见父亲已死,自己在父亲尸体旁边也自刎而死。
进逼南京
其实,燕军南下并非一路顺风,有时打胜仗,有时也打败仗,但朱棣为了完成自己梦寐以求的入主南京之愿,会不惜一切代价地全力去实现。这一点,确为胜则盲目乐观、败则一筹莫展的朱允炆所不及。
建文四年(1402年)三月,燕军在淝水一线受到平安所部拦截。对手的强悍超出了朱棣预料。燕将王真设伏诱战,反被平安的大军团团围住,终因身负重伤,自刎而死。
淝水失利后,燕军移师睢水,立桥拒守。平安率军追至,双方为夺桥再度发生激战。总兵何福这时正列阵缘河东进,与平安合军攻桥,燕军不支,守将陈文战殁。平安拍马挺槊,冲入燕阵,直取朱棣。燕将王骐见势不好,跃马入阵,将朱棣拉上自己的战马救了出来。双方隔桥驻营,一连数日相持不下,燕军粮草将绝,处境日益被动。朱棣不愿困守,留下部分将士守桥,亲率大军东行三十里,绕到敌后突然发起进攻。平安、何福毫无防备,在燕军袭击下乱成一团,本来是败局已定,谁想徐辉祖恰于此时率援军赶至,与平安、何福合军反击,燕军反被击溃。
数日后,双方再战于齐眉山,自中午战至黄昏,燕军又一次溃败。蔚州卫千户李斌为朱棣麾下骁将,马蹶而被擒杀。
自经徐州南下以来,燕军接连受挫,军心有所动摇。夏日江淮阴雨连绵,暑湿熏蒸,燕军多是北方人,尤感不适,不少人身染疾疫。于是诸将纷纷劝燕王回军,或者转移到睢水以东,选择有利之地养息兵马,然后再相机而动。朱棣劝导诸将不成,便让大家列队表态,主张渡河回师的从左,主张进击者从右。结果站在右边的只有朱能、郑亨,其余将领都站到了左边。剩下勇将王忠一人,站在原地,不知所从。朱棣不由大怒,声色俱厉地说:“欲渡河回归者,听其自便吧!”诸将这才着了慌,不敢再提渡河回师之事。
齐眉山之战后,形势本来已开始向有利于朱允炆的方向发展,但他却没能抓住有利时机调遣诸将反攻。有些廷臣认为燕军将要北撤,京师不可无良将,朱允炆遂将徐辉祖调回南京。其实,燕军并未北撤,他只是捕风捉影地听到一些这方面的传闻,就轻率地将徐辉祖调了回去。这无疑使正在为进退之事犯愁的朱棣暗自庆幸。不久,朱棣又得知朱允炆为第二子赐名文圭的消息,对左右说:“皇兄既谥懿文,而帝讳允炆,皇子复以文行,又系建文年号,文复,吾知其不能武也。”
果然,徐辉祖一撤,何福、平安的日子便不好过了。他们虽连胜几仗,但粮道却被燕军所阻,供给发生困难。何福无奈,只得移师灵璧,深堑高垒,作固守待粮的准备。朱棣抓住这一时机,全力击溃了平安的运粮之师,断绝了他们的粮草来源。困守在营垒中的朝廷军队,在完全断绝粮草之后便无法继续坚守下去。于是何福传令次日以炮声为号,突围赴淮就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