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血祭壬午(5)

作者:杨林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3:10

|

本章字节:8820字

清中叶以后,世人对朱三太子案早已淡忘,清皇朝的统治也已相当巩固,人们才又敢于提起朱允炆出亡一事。著名史学家赵翼就写过有关朱允炆的诗,他在


《金川门怀古》中写道:“从亡芒履千山险,骈僇欧刀十族空。”“一领袈裟宵出窦,九江绮纨夜翻城。”从诗中可以看出,他是很相信朱允炆出亡一说的。这也是当时一般士大夫的倾向。


数百年间,有关朱允炆的传说越来越多,吸引着诸多史家殚精竭虑地要寻个究竟,以揭开这桩疑案的真相。正像明末文坛领袖钱谦益在《建文年谱序》中所说,他在史局三十余年博览群书,唯独对于建文逊国一事搞不清楚而伤心落泪。原因有三:一是实录无征,二是传闻异辞,三是伪史杂出。因此他称赞赵士喆所编《建文年谱》荟萃诸家记录,感人至深,“读未终卷,泪流臆而涕渍纸”。由此可见,人们一直在探求朱允炆的逊国之谜。对于朱允炆逊国出亡的去向,现在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是云南狮山说。传说朱允炆逃入云南后,受到镇守云南的西平侯沐晟的秘密接待。沐晟少时在宫中与朱允炆友善,后来在云南与封在当地的岷王朱楩发生矛盾,也因得到朱允炆的庇护而无事。他派人将朱允炆送至武定狮山正续禅寺中躲藏,朱允炆即在这里坐化。正续禅寺规模宏大,殿阁错落,因相传建文出亡于此而声名倍增。顾岱《建文从亡十一先生记》载:“僧水谷建阁成,祭祀建文像于阁,为叙其从至滇者十一人。”寺中藏经楼下有一帝王宫,神龛内有三尊塑像,大小与真人相仿,正中便是披袈裟而坐的朱允炆,配殿中供有随其出亡护驾诸臣的牌位。寺内还有相传为朱允炆手植的两株孔雀杉、龙凤柏和一棵茶树。这里留有一副楹联脍炙人口:“僧为帝,帝亦为僧,数十载衣钵相传,正觉依然皇觉旧;叔负侄,侄不负叔,八千里芒鞋徒步,狮山更比燕山高。”据《明史纪事本末》记载,朱允炆住在狮山,也到过浪穹、鹤庆、通海等地,这些地方至今仍存有不少相关遗迹。


二是贵州说。《徐霞客游记》中记载了朱允炆曾在贵州白云山修行的传说:


“有巨杉二株,爽立磴旁,大合三人抱;西一株为火伤其顶,乃建文君所手植也。再折而西半里,为白云寺,则建文君所开山也;前后架阁两重,有泉一坎,在后阁前槛下,是为‘跪勺泉’。下北通阁下石窍,不盈不涸,取者必伏而勺,故名曰‘跪’,乃神龙所供建文君者。”值得注意的是,传说为朱允炆所作的《罗永庵随笔》的诗,便出自贵州。贵州安顺崖壁上有一块高大的“红崖天书”,形传说朱允炆出亡后隐匿于苏州吴县的穹窿山皇驾庵,死后葬在庵后的山坡上。图为皇坟前的御池桥,当地百姓称桥下有暗道通于墓室。


状古怪,似篆非篆,用奇特的铁红颜料写成,有人在破解其内容时发现,这是朱允炆出亡时颁发的《伐燕诏檄》,全文可直译为:“燕反之心,迫朕逊国。叛逆残忍,金川门破。杀戮尸横,罄竹难书,大明日月无光,成囚杀之地。须降伏燕魔,做阶下囚。丙戌甲天下之凤凰(御制)。”这些文字与其诗作相印证,反映了这位逊位皇帝的心态。


三是江苏吴县说。有人认为,朱棣夺位后一直在寻找朱允炆的下落,天下遍布搜索罗网,故朱允炆出亡“在近不在远”。相传燕军攻破南京时,朱允炆为主录僧溥洽所救,藏在吴县鼋山的普济寺内,随后又转移到穹窿山的皇驾庵中。这穹窿山是朱棣重要谋臣道衍和尚的佛地。道衍退隐禅寺后,在他的秘密保护下,朱允炆在这里平安地躲过了朱棣的搜捕,此后一心为僧,并无复国之意,四十六岁时病逝于皇驾庵,葬在庵后的小山坡上。当地的地方志中记载说:“明建文帝逊国时曾税驾于此,万历间始显。”章太炎先生还在这里写下一副楹联:“龙角葬当致天子,此处唯许法王居;燕飞来竟啄皇孙,后嗣休随和尚误。”道衍在穹窿山中所修的广孝桥和传说朱允炆皇坟前的古石桥至今犹在,传说桥下有暗道通往皇坟的宝顶内,使得后人对这段神秘的历史产生了无限的遐想。


四是青海瞿昙寺说。有人从青海的《创新渭源县志》中发现了关于朱允炆出亡的材料,即《五竹寺记》中这样一段记载:“建文于夏六月庚申十三日未时,由癸门出,此时愿扈驾车二十二人,节(郭节)其一也。君臣奔窜崎岖,昼伏夜行。历滇南、巴蜀,建文至乐都瞿昙寺。”该文所载朱允炆君臣出亡路线及出亡青海瞿昙寺的情形,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十分相符。据史料记载,瞿昙寺建立初期就与明皇室关系密切,明朝历代皇帝多次给瞿昙寺赐匾、赐印、修佛堂、封国师等,这种关系本身就耐人寻味。自南朝刘宋时起,便开通了从南京历巴蜀、河湟至于阗的“丝绸南道”,燕军南下之时,北方道路被封,朱允炆只有向南方逃亡,辗转云贵、巴蜀,最后选择西北边荒的河湟地区作为落脚点,也是很有可能的。


此外还有川渝说。有人认为朱允炆在四川平昌佛罗寺躲藏过,并病逝于此,葬于寺后山坡上。朱允炆之所以选择佛罗寺,是喜欢这里偏僻难寻,不容易被发现,因他经常面向南京的方向暗自哭泣,后人就把佛罗寺改称望京寺。又说朱允炆逃亡中于重庆磁器口镇的宝轮寺挂单五年,以后此寺便改名龙隐寺,香火日盛,信徒云集。重庆东南郊有建文峰,原名建禹山,传为朱允炆避难修行之处。山顶龙隐阁内有让皇殿,又有玉泉,传说朱允炆曾用此泉水煮茶。渝北龙兴古镇的龙藏宫也是朱允炆曾藏身的地方,“龙兴”亦因此而得名。


近年来,在民间被发现的家谱和族谱中,居然也显露出朱允炆出亡的去向。湖北武昌的《让氏家谱》和湖南湘潭的《何氏族谱》,均记载着其先祖即建文帝朱允炆,为避祸而更名易姓。后人代代口传,言之凿凿,似乎并非毫无根据。


对朱允炆逊国后的去向当然远远不止列出的这几种。许多凄美的故事不断通过书籍、口头流传开来,而且也必将继续流传下去。


神秘的建文遗臣


朱允炆出亡后,许多建文朝遗臣随之下落不明,也成为这段逊国传奇的附会基础。


南京城破时,在任逃遁的朝臣四百六十三人中,大约有一百多人被逮杀,大多数则不知所终。《明史》中说:“燕兵之入,一夕缒城去者四十余人。其姓名爵里,莫可得而考。然世相传,有程济及河西佣、补锅匠之属。”此外还有牛景先、叶希贤等人。其中一些人的传闻,也被收入这部清代官修的正史中:


河西佣,不知何许人。建文四年冬,披葛衣行乞金城市中。已,至河西为佣于庄浪鲁氏,取直买羊裘,而以故葛衣覆其上,破缕缕不肯弃。力作倦,辄自吟哦,或夜闻其哭声。久之,有京朝官至,识佣,欲与语,走南山避之。或问京朝官,佣何人,官亦不答。在庄浪数年,病且死,呼主人属曰:“我死勿殓。西北风起,火我,勿埋我骨。”鲁家从其言。


补锅匠者,常往来夔州、重庆间,业补锅,凡数年,川中人多识之。一日,于夔州市遇一人,相顾愕然。已,相持哭,共入山岩中,坐语竟日,复相持哭,别去。其人即冯翁也。翁在夔以章句授童子,给衣食,能为古诗。诗后题马二子,或马公,或塞马先生。后二人皆不知所终。


又会稽有二隐者:一云门僧,一若耶溪樵。僧每泛舟赋诗,归即焚之。樵每于溪沙上以荻画字,已,辄乱其沙。人有疑之者,从后抱持观之,则皆孤臣去国之词也。


时又有玉山樵者,居金华之东山,麻衣戴笠,终身不易。尝为王姓者题诗曰“宗人”,故疑其王姓云。


玉山樵者又称玉华山樵,自称大呆子性天然。一首具名玉华山樵的诗歌这样写道:


七年艰辛走闽越,日夜思亲鬓成雪。


回头往事付空花,形影相随衣百结。


当时恨不早见几,扁舟一棹江南归。


西风尘土障天起,秋水鲈鱼空自肥。


即今寄食荒村里,佳士出迎常倒履。


当歌对酒忍暂欢,握手论人愧知己。


志怀岂能忘故山,神游往往于其间。


为君写此转凄恻,片云零落何时还?


人知其为建文遗臣无疑。而他书亦有所记。如雪庵和尚,名暨,壬午时落发为僧,居于白龙山寺,好观楚辞,“登小舟,急棹滩中流。朗诵一页,辄投一页于水,投已辄哭,哭已又读,终卷乃已”。有人说他系建文朝中御史,也有人说就是松杨叶希贤。这种传闻还有许多,如《玉堂丛语》中的一段记述:


永乐中,有一人居洞庭湖之滨。久而复有两人至,聚居一室,不轻出门户。风月之夕,则棹小舟,操酒榼,泛湖而饮,饮至醉,扣舷而歌,歌竟,相持大恸而归,人莫测也。居人时以钱米周之,或受或否。而一人病革,呼其邻曰:恐为汝累;汝终见疑,奈何?”


“吾欲告汝以姓名,不言,其人固请,乃曰:“我建文朝某编修也,幸葬我湖旁某山下。”居人收葬之。其二人后不知所在。


当年灵璧战败被俘的大理寺丞彭与明,获释后弃官易姓出走。几年后回到京师,已经穷馁憔悴得变了模样。家人故旧问他情况,他泣而不答。第二天悄然遁去,再没有回来。


大约在这场变乱后数十年,一位名叫王诏的松杨人游治平寺时,在转轮藏上得到一卷书,其中记载着建文亡臣二十余人的事迹,“楮墨断烂,可识者仅九人”。有梁田玉、梁良玉、梁良用、梁中节,都是定海人,同族、同仕于朝。梁田玉,建文中官郎中,京师破后,去为僧。梁良玉,官中书舍人,变后走海南,鬻书以老。梁良用为舟师,死于水。梁中节好《老子》、《太玄经》,走为道士。此外有何申,建文中使蜀,至峡口闻变,呕血,疽发背死。宋和、郭节挟卜书走异域,客死。何洲,去为卜者,客死。后来一个名叫郑僖的人记下这些事迹成为《忠贤奇秘录》一书。有关朱允炆出走西南的《致身录》等,就是在此基础上附会而成的。


在政治上的一片肃杀之气中,这些变换姓名的建文遗臣隐居僻乡,操各种不同的职业,不时吟诗怀旧,更为朱允炆的疑踪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后人由此也不难看出,明初百姓的故主之思是何等强烈,这一份民心对朱棣心理上的威胁又是何等严重。正因为有那么强烈的故主之思,也才会有那么多神秘的传说。


难释疑踪


早在朱棣登基之初,朱允炆率从亡诸臣出走的消息便传到他耳中。从火堆中发现的那具尸体并不是朱允炆,这一点朱棣比任何人都清楚,因而无论如何放心不下。他知道,只要侄子仍活在世上,那就是一面神圣的旗帜,随时都可以对自己的皇位构成威胁。于是,朱棣一面发出在全国各地追治所谓“奸党”和追缴在逃诸臣的诰敕;一面派心腹大臣四出查询,有的是明言出使,借机察访,有的则扮成普通百姓模样,秘密寻找朱允炆的下落。


第一个被派出的是太监郑和,他于永乐三年(1405年)出使西洋的目的之一,便是寻找朱允炆。《明史》上说:“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朱棣的疑心来自当时的传闻:”


“传言建文帝蹈海去,帝(朱棣)分遣内臣郑和数辈,浮海下西洋。这个举动后来发展成为“三保太监下西洋”的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