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虎口余生(3)

作者:肖建军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4:25

|

本章字节:9508字

韩林氏流下了眼泪,有气无力地对季初五说:“小五,我把小慧就托付给你了……她是韩家唯一的血骨……你把她带到武汉……她舅舅……是汉口济安堂的帐房先生……我知道这很为难你……可是这世道……”声音渐说渐低。


季初五连忙答应:“你放心,你放心!”


韩林氏对女儿说:“以后要听小五叔叔的话……别忘了咱们家的仇……”


小慧抱着妈妈号啕大哭。


街头传来了日本士兵大头皮鞋奔跑特有的“喀喀”声响,接着响起了枪声,高克平一边阻击日军一边大喊:“小五,快走!”


季初五狠下心肠,不管小慧如何哭喊,背起她从菜园里翻墙而出。


高克平双手持枪,两支自来得手枪充分发挥了短小精悍、火力猛烈的优点,形成的交叉火力网接连撂倒了三个日军,日军一时不敢再往上冲。他估摸季初五已走远才返回里屋,端起枪对准一息尚存的韩林氏的头部,咬着牙扣动了扳机。


两人带着韩小慧东摸西拐,回到星星百货公司仓库时,正遇到龚汝棠等人出来,他们早等得不耐烦了,天一黑就往江边赶,见他俩没带回一点吃的,反倒带来了一个小丫头,十分诧异。两人也来不及多做解释,只有跟着他们走。


一路上火光闪闪,尸臭冲鼻,时常可见三三两两的日军如鬼魅般地出没于残垣断壁间,像寻找腐肉的豺狗。六朝故都的南京此时已成人间地狱。


他们派出一人在前探路,好在有惊无险,一行人通过挹江门附近的一条秘密地道出了城(注4),往南走了一里多路,在芦苇丛中,先等候在那的几个士兵已经用床板和稻草做了一个简易的大木筏,还算牢固。


高克平心想:“原来龚汝棠早就留了后路,怪不得不肯拼命。他在南京读军校的,路熟得很哪。”


下水后,大家都用腿夹着木筏,冰冷刺骨的江水淹到每个人的大腿上,一个士兵坐在筏子后面用一根扁担作橹,其他几人则以枪托为桨划水,离岸向北强渡。


木筏沉浮在浪涛中,缓慢向江心漂去。韩小慧脸色苍白,咬着嘴唇,紧紧抓着季初五的胳膊。几个士兵恶狠狠地瞪着季初五,虽然嘴里没说什么,显然是责怪他不该带着这么个累赘。季初五低着头,只顾划水。


天上飘着零星的雪花,整个江面一片漆黑,寒风吹在湿漉漉的衣裤上,许多人冻得牙齿“格格”作响。


划着划着,高克平忽然指着前方水面一大片黑压压的漂浮物说:“看,那是什么?”那片漂浮物顺着水流连绵里许,无声无息地缓缓移动像大木排似的,等到近前才看清,这全是密密麻麻的浮尸!从衣着看大都是平民,有的还是未成年的儿童,尸体肿胀,面目全非。在南京陷落的这几天中,日本海军舰艇溯江而上,来往梭巡,用枪炮猛烈扫射江面上撤退的中国军队和难民,在连天的惨叫声中将渡船、木排打得稀巴烂,加上许多在岸边和江洲屠杀的尸体被推到江里,以至形成如此凄惨的景象。


众人见状无不栗然,不由自主地加快了划水。高克平低声发誓:“此仇不报,老子枉自为人!”


他们一路提心吊胆,幸好没有遇到日军的飞机舰艇,也没有遇到大风大浪。虽然木筏行进速度很慢,但拂晓时分终于划到了江北浦口。这时江潮下落,这一带沿岸全是淤泥,众人相互拉拽着才走出了泥滩。他们挣扎着上了岸,本来已湿透了的鞋袜,又都塞满了泥浆。不多时,江面上传来了汽笛声和三三两两的枪声,闪起了点点红光,这是日军的汽艇开始在江面搜索。众人不敢停留,赶紧往浦口而去。


灰沉沉的寒冬天空,云色惨淡,冷风凄切。和其他饱经战乱的城镇一样,浦口街市也是门面紧闭,没有一个居民。许多地方设置了岗哨和工事,卫兵不许从江对面逃来的溃兵接近。一些侥幸渡江过来的散兵,稀稀拉拉、三五成群地低着头匆匆地各走各的路。


虎口余生的士兵们茫然不知所向,都把目光转向官衔最高的龚汝棠。龚汝棠想了一下,决定循着律浦铁路去找收容部队,众人都无异议,于是短暂休息后,便顺着铁路旁边的小径往北走。


高克平和季初五轮流背负韩小慧,几步一回首,望着对岸正变成巨大坟场的南京,想着还有不少战友和百姓陷落在这天昏地暗、尸横遍地的危城里,心里沉甸甸的。在浦口没有地方找吃的,路上也没见到有村庄,韩小慧颠簸流离,又冷又饿,加上亲人惨死,惊惧交加,发起了高烧,神志不清,要回去找妈妈,一路啼哭不止。季初五只好不住口地安慰她,他们三个渐渐拉在后面。周围的士兵都是第88师的,本来就不愿意和他们几个同行,此时人人疲惫不堪,心烦意乱,有人忍不住口出恶言:“妈拉个小娘皮,别吵吵嚷嚷的!”


韩小慧吓了一跳,隔了会儿,忽然放声大哭。另一个人嚷道:“有完没完?耳朵根子都被你喊出老茧啦!”高克平回骂:“军人不能保护老百姓已经是莫大耻辱,居然还冲一个小姑娘发火,你们要不要脸?有能耐冲鬼子发火去!”


几个人叫骂起来:“到88师面前逞威风来了?老子在鬼子面前从不含糊,在你小子面前更不会含糊!”“你小子有能耐,别像尾巴似的跟着咱们!”


高克平冷笑一声,站住了,对季初五说:“我们走我们的独木桥,让他们走阳关道去!”


龚汝棠回过头来喝止喧闹的士兵,对高克平说:“一起走吧!眼下这情形,更要讲精诚团结。”


旁边一个好心的士兵递来一个打开了的竹笋罐头,季初五接过来,喂韩小慧吃了。小慧的哭声渐渐止住,吃了几片竹笋,昏昏睡去。


龚汝棠带着这支小队伍继续走路。高克平背着韩小慧,不声不响地走在最后面。


来到一个铁路岔道时,遇见了一列装甲列车。这列车共五节,火车头挂在最后,前头车厢顶上有一挺可以上下活动的高射机枪,第二节车厢有一门20毫米高射炮,炮口正指向天空,第三节是指挥车,前后都有看台,第四节满载荷枪的警卫士兵,每节车厢的外层都装着钢板。


从列车上下来一个中校军官,自我介绍说是铁道兵营长,见龚汝棠军衔最高,便向他询问南京战况。龚汝棠向他简要介绍了眼下撤退的情况,告诉他浦口还没有敌人,并要求搭车同行。那个营长想了一下,说车厢空间有限,军官可以上第四节车厢和里面的卫兵挤一挤,士兵只能步行跟随。


高克平乘他们讲话之际走到第三节指挥车厢旁边,目光往里一瞄,见里面灯光通明,只有几个高级将官,显得很宽敞。一个穿黄呢子军服、外罩青毛哔叽披氅的将军正眯着眼睛靠在座椅上抽烟,虽然他在第87师时间不长,却立时就认出此人就是原师长王敬久。高克平曾听一些老弟兄说起过,在淞沪会战时王敬久就匪夷所思地将师部电话与租界电话接通,本人住进租界内用电话遥控指挥,以保自身安全。这只是传言,但南京保卫战打响后,王敬久等高官不等向部队下令撤退就自己先跑了,这是他亲身经历过的。此时他见王敬久军装一尘不染,神态悠闲,仿佛什么事情也没发生似的,心不禁凉了半截。旁边几个高级军官,有的老态龙钟,有的肥肥胖胖,要么在打瞌睡,要么低声交谈着什么,见到他这个满身污泥的小军官连眼皮都不抬一抬。一个卫兵看到高克平在探头探脑,不客气地挥手让他走开。


龚汝棠过来招呼高克平一起上车,因为高克平是少尉排长,军官有资格上车。高克平看见季初五等士兵都不能上车,便说:“我不上车了,还是走路吧,大家都是弟兄,何必分什么官和兵。”龚汝棠说:“官就是官,兵就是兵,哪个军队是官兵不分的?当官的没有威信,怎么管带士兵?”高克平说:“那就把小慧带上车吧,把我的位置让给她,她年纪太小,病又重,实在是吃不消了。”龚汝棠皱起了眉头:“把一个小姑娘塞到军列里来,你这不是开玩笑吗?”


装甲列车开动了,高克平还是没上车,他背着韩小慧,带着剩余的士兵们继续顺着铁路往北走。赶到了滁州车站后,龚汝棠已经在那儿等着他们了。在装甲列车上饱餐休息过后,龚汝棠又恢复了往日的精神,正指挥着士兵们报名集合。滁州车站设立了散兵收容所和临时红十字站,车站南边搭起了一长排草棚,向撤退下来的士兵供给馒头稀饭。第74军军长俞济时、第71军军长王敬久等高官则在当地名胜琅琊寺、酿泉等地修养。


喝着热腾腾的稀饭,高克平和季初五真有再生之感。吃了饭后,他俩带着韩小慧去看了大夫,大夫开了几张方子,说是受了风寒,病很重,需要静养一段时间才行,要多吃一些营养补药之类的东西调养。


第二天滁州车站便遭到日军飞机三次空袭,又听说浦口、六合一带已经发现日军踪迹,车站开始紧急疏散,有的部队沿铁路线撤往河南开封整补,一些损失不大的部队则沿着津浦路开赴徐州,准备协助山东的韩复榘部队迎击自华北南下的日军。


带着韩小慧这个生病的小姑娘长途奔波显然不妥,交给当地的村民又不放心,季初五想留下来照顾韩小慧,等她病好后,再带她到武汉去投亲,然后返回部队去打鬼子。季初五把自己的设想向高克平说了,问他有什么打算?季初五心里是很想叫这个大哥和自己一起留下来呆一段时间,却又不好意思开口。


高克平心中只想着尽快消灭鬼子,尽快回到家乡,北上是他最大的心愿,但他在国民党部队里日久,耳闻目睹的一切使得他已经有些心灰意冷,自己也不知道该投奔哪里。季初五这一问,倒把他问住了。他想了一会儿,说:“我打算到徐州投第51军,跟于司令打回东北老家去。”徐州与东北相隔千山万水,他这话不过是一时夸口,他之所以打算投于学忠的第51军,是因为这是东北军,他觉得呆在东北军比中央军更好些。


季初五懵懵懂懂,以为东北离开这里也不算太远。他俩历经出生入死,已经是患难之交,想到就要离别,两人都颇为难过。


高克平安慰他:“没准儿不久后咱们还能再见面的。”


季初五点头说:“等安顿好小慧,俺一定去找你。”


高克平身上的钱在南京那会儿全给了赵二姐,作为军官在车站散兵收容所领了五块大洋的路费补贴(当时凭有部队印章的路条坐火车和轮船不要钱,但坐汽车是要钱的)。他把这五块大洋全给了季初五,想了想,又将华连诚的那支自来得手枪交给季初五:“这里去武汉路远,留着这个防身吧。小慧要看病,实在不行把这枪卖了,当个盘缠也行。”顿了顿,又说,“这玩意儿可是正宗德国货,价值法币一百四十块,顶得两杆中正式,你人老实,心里得有个底儿,可别贱卖了。”季初五一听这话,眼眶又红了,接过枪,心想:“这枪是华营长的遗物,在他和高大哥手里杀过那么多鬼子,俺就是饿死也不能卖掉它。”


两人握手道别:“多多保重,后会有期!”寥寥数言之中,又似乎有千言万语。


韩小慧拉着高克平的手,也是依依不舍。


注1;九四式轻型坦克,全重35吨,装备65毫米或77毫米机枪一挺(后期型两挺),乘员两人(后期型三人)。因为这种战车体型矮小,被日军称为“豆战车”。


注2:这是武田信玄(公元1521—1573年,日本战国时代名将)军旗上曾出现的字样,是孙子的名言“疾如风,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动如山”的缩写。


注3:日语里的“士官”是“士兵”的反义词,即“军官”的意思。中文的“士官”意指“军士”(英文sergean),这在日语里叫“军曹”。所以“陆军士官学校”就是“陆军军官学校”,“海军兵学校”翻译成中文就是“海军军事学校”。这两所军校是日本帝国陆海军培养军事主官的学校。


注4:据参加过南京保卫战的宪兵第2团第2营的营长马崇兴回忆,当时有部分守军通过挹江门附近的地道逃出城外。六十年后,历史学家孙宅巍先生经实地探察证实这条地道确实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