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雷颐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23:28
|本章字节:3200字
官办电报局经营未久,便面临经费严重紧张的问题。在李鸿章的支持、筹划下,电报总局于1882年春改为官督商办。改制后的电报总局,完全是商股商办。
或许因为轮船招商局创办在先,容易成为众矢之的,而稍后成立的电报总局命运则相对平稳,在1902年前未遇将其“收归国有”之议。
1902年秋,李鸿章病逝未及一年,新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袁世凯开始设法要将轮船招商局和电报总局收归国有。袁以强硬著称,主张“强政府”,由政府兴办新式企业,所以想把“北洋”的官督商办企业都收归国有,增强政府,同时也增强自己的实力。此时,轮船招商局、电报总局的经营者盛宣怀的父亲病故,袁世凯乘盛丁忧守制之机,夺去了盛宣怀的“督办”之职。
刚开始,清中央政府想派人将轮、电二局收归“央企”,以利中央财政,对此盛宣怀坚决反对,错误地想争取“实力派”袁世凯的支持。袁世凯当然也反对将此二局收归中央,但他的真实想法是一定要将其收归“北洋”,即使其成为“地方国企”。
盛宣怀是个异常复杂的人。他是李鸿章的心腹幕僚,精明超常,本身即是官员,对官、商两界都非常熟悉,深谙为官之道与经商门路。李鸿章乃至后来张之洞创办企业,都对他十分倚重。他于1885年开始担任招商局督办,与前任相比,他主政时的“官督”大为加强,官的色彩较浓;但与那些要完全官办的人相比,他又是“商”的代表,坚决反对“官办”。这种亦官亦商的两面性,在他的官、商生涯中表现得非常明显。早在1894年2月初,他奉李鸿章之命接办官督商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时,就担心企业办好后为官收回,向李建议道:“股商远虑他日办好,恐为官夺,拟改为总厂,亦照公共章程,请署厂名,一律商办。”以前的企业都是“局”,“局”乃官方机构名称,“厂”则是企业名称。由“局”改“厂”,一字之易,却是大有讲究。李鸿章同意盛的方案,将其改为“华盛机器纺织总厂”。1901年,由于棉花价格猛涨,工厂亏本,盛宣怀串通两江总督刘坤一上奏称,由于亏损严重,“自应准其另招新商顶替,改换厂名,再接再厉”。经清政府批准后,盛宣怀以原价买下自己股权占优、一手经营的企业,改名为“集成纺织公司”。上海机器织布局华盛机器纺织总厂集成纺织公司,此厂终于从产权不明的“官督商办”,经过逐步改制变成了产权明晰的盛氏“私产”。对他的这种改制是“合法”还是“非法”,是否“化公为私”或曰“侵吞国有资产”,一直争议不断。而吊诡的是,这两种观点确实各有道理,正说明了在社会转型期造成的“制度灰色地带”,很难以简单的非黑即白来作判断。今天许多“戴红帽子”的企业其实也是如此改制,盛氏百余年前的手法今日依然适用,历史何其相似乃尔!
由于早就担心这些“官督商办”企业可能被收归国有,盛宣怀在经营轮、电两局时就多次想方设法将盈利及各项收入转为商股,以便万一将来政府按票面价值将轮、电二局购归国有时,包括他在内的股东利益不至于损失太大。
然而,此时“商人思维”的盛宣怀面对的是“强政府思维”的袁世凯,袁根本无意按股票票面价值将官督商办企业收归国有。1903年1月中旬,袁世凯被清廷任命为电务大臣,接收电报局。袁世凯以政府资金紧张、无法全付商股为由,表示商人仍可“附股一半”,而另一半商股则以大幅度杀价“购回”。此法一出,商情哗然,却毫无办法。此时清政府因要支付巨额“庚子赔款”,甚至连超低价的“价购”都付不起,在降旨袁世凯接收时宣布:“该局改官办之后,其原有商股不愿领回者,均准照旧合股”,对于这种完全的“商股官办”,朝廷还说是在维护既有体制中“寓体恤商情之意”。无论盛宣怀及众商人多么不满,想出种种办法,都无法改变电报局被收归官办的命运。袁世凯的基本思路是:取之于商,用之于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