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雷颐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23:28
|本章字节:3006字
刘铭传是晚清名臣,淮军悍将,在太平军和捻军的过程中由千总、都司、参将、副将升至总兵;1865年被提拔为直隶提督。在中法战争中,已解甲归田多年的刘铭传又被起用,奉命督办台湾军务,率军英勇作战,抵抗法国侵略。1885年10月台湾设省,抗法护台的有功之臣刘铭传自然成为台湾第一任巡抚。然而,如此劳苦功高的重臣,最终却因力主企业应当商办、“官不过问”,而被清廷责问丢官。
刘铭传二十出头就投靠李鸿章,自然深受李鸿章洋务思想的影响。成为主政台湾的封疆大吏后,他在台积极推行洋务运动,成就斐然。他认为,台湾孤悬海外,民间传统文化及保守力量较弱,且清政府对此到处都是“化外土番”的荒岛,远不如对内陆省份那样重视,这些正是学习西方以求自强的有利条件。因此可以一岛而“为全国之范”,进而成为“国之富强”的基础,所以在他任职台湾巡抚的五年(18851890)中,台湾兴建了许多新式企业。
早在1880年,刘铭传就在李鸿章的授意下向朝廷上了《筹造铁路以图自强折》,但由于顽固派的强烈反对,修建铁路的计划未能实现。担任台湾巡抚后,刘就将几年前未能实现的愿望付诸实施,制定了以“兴造铁路为网纽,辅之以电线邮政”建设台湾、加强台湾与内地联系的方针。先后在台北设立了电报总局、“全台铁路商务总局”、邮政总局和各地支局;架设水陆电线全长700公里,大大改善了岛内外的电讯交通;聘英、德两国人为工程师,着手修建铁路,前后历时六年,完成了基隆至新竹全长1067公里的铁路,成为中国人自办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发行了邮票,有船只定期往来于台湾与大陆之间,邮路远至厦门、福州、广州、上海、香港等地。这是我国最早的自办邮政业务,比清中央政府成立的邮政官局早了近十年。因此,刘铭传当之无愧地赢得了“台湾现代化之父”的名声。
1887年,刘铭传准备将亏损不止的官办基隆煤矿招商承办,引起一场轩然大波,结果导致自己丢官。1874年,李鸿章和湘系官僚、船政大臣沈葆桢几乎同时向朝廷奏请开办新式煤矿。李鸿章奏请开办直隶磁州煤矿,沈葆桢奏请开办台湾基隆煤矿,均获朝廷允准。两矿都从1875开始筹建,由于基隆煤矿在1878年首先建成投产,所以被认为是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煤矿。因此,它的创办自然深具意义。
沈葆桢创办基隆煤矿的目的是为了向福州船政局供煤,在当时条件下,只能采取官办形式。煤矿建成后,日产能力约300吨,比旧式煤窑高出几十倍。从1878年到1884年,基隆煤矿生产初具规模,产量逐年上升,但官办企业的种种弊端也越来越明显。在中法战争中,基隆被法军占领,中国军队撤退前,不得不拆毁机器,并将矿井炸毁,基隆煤矿被彻底破坏。中法战争结束后,已任台湾巡抚的刘铭传认为煤炭是船厂、机器局、兵轮的必需之物,是“富强”的基础,不能废弃不办,开始着手煤矿恢复工作。刘铭传的过人之处在于看到官办的严重弊端,决定完全商办,以招商方式恢复办矿。
商人张学熙开始承办,张接手后才发现,由于煤矿破坏严重,恢复生产需要大量资金,而他的资金非常有限,在经营几个月后不得不因严重亏本,赔进本银数千两而禀请退办。完全靠商力不够,刘铭传便想以官督商办的形式来恢复生产。他商同两江总督曾国荃、福州船政局船政大臣裴荫森,由这两方与他主管的台湾当局合作,三方各出本银2万两作为官股,同时委派补用知府张某另招商股6万两,合成本银共12万两,添购机器,雇用外国技师,于1887年初开局试办。当时即规定,等到办出成效后,再广招商股,收回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