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见证者容闳的独特意义(8)

作者:雷颐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23:28

|

本章字节:2980字


失望但不灰心,容闳只要见到丁日昌,就叮嘱他不要忘记自己的“留学教育计划”,恳请他向曾国藩提及此事,甚至请他直接向皇上奏请。丁日昌毕竟更了解官场成规,劝容闳不要操之过急,耐心等待。1870年“天津教案”发生,曾国藩、丁日昌受命处理此事,急调容闳到天津担任翻译。容闳认为这是与曾密切接触的良机,可乘机向他提出自己的主张,于是急忙赴津。“天津教案”处理基本结束时,容闳再次向丁日昌详述了自己的计划,要他向曾国藩进言。第二天,丁日昌就向曾国藩大力推荐容闳的留学计划,终于获得曾的首肯,表示愿向朝廷奏请。容闳得此喜讯时已是深夜,已经上床,睡意蒙眬,他后来回忆当时的情景:“予闻此消息,乃喜而不寐,竟夜开眼如夜鹰,觉此身飘飘然如凌云步虚,忘其为偃卧床笫间。”历尽艰辛,为之奋斗了十几年的理想终于快要实现,他的确不能不如此兴奋;而且他坚信,如果他的教育计划能够实行,“借西方文明之学术以改良东方之文化,必可使此老大帝国,一变而为少年新中国”。


曾国藩知道此事重大,自己一人的威望仍嫌不足,于是立即联合李鸿章等人联名上奏,1870年冬得到清廷批准;1871年8月、1872年2月,曾、李又联名上奏,一方面进一步强调派遣留学生的重要性,催促朝廷尽快施行,另一方面明确了幼童留学的规章和具体方法,由陈兰彬任出洋局委员、容闳为副委员。


但是,克服了“官方”的障碍后,留学又面临着“民间”的阻力。按照规划,朝廷决定挑选120名12岁左右的学生,分四年派赴美国,每年30名。但官方出钱派人到美国留学,竟然无人愿去!当时人们仍认为只有读“四书五经”、由科举入仕才是“正途”。国内的新式学校只能招收到没有地位身份的穷人家子弟,出洋留学更被认为是有辱门楣之举,会被所有人耻笑,因此略有钱财的家庭都不愿子弟出洋留学。所以,第一批30名留学生在上海竟然招不满额。为宣传留学,容闳深入江苏乡间,又回到家乡,招收部分家乡子弟。他还不得不到香港,在英国人开的学校中招收留学生。为了招满名额,清政府认为东南沿海一带向有出洋传统,所以把留学名额作为“任务”摊派给一些地方。地方官为了完成任务,只得到一些穷苦人家动员他们把小孩送出国留学。一位留美幼童后来回忆说:“当我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有一天,一位官员来到村里,拜访各住户,看哪一家父母愿意把他们的儿子送到国外接受西方教育,由政府负责一切费用。有的人申请了,可是后来当地人散布流言,说西方野蛮人会把他们的儿子活活地剥皮,再把狗皮接种到他们身上,当怪物展览赚钱,因此报名的人又撤销。”为打消此种顾虑,容闳便以自己的留学经历现身说法,证明留学并不会被剥皮展览。


从詹天佑的出国留学经历中,便可见开创留学事业的艰难。詹天佑也是广东香山人,与容闳同乡。官派幼童留美,詹天佑一家原来并不知道,一位在香港做事的姓谭的邻居归来,才将这一消息告诉詹天佑的父亲詹兴洪,并力劝他送詹天佑出洋。詹兴洪虽不富裕,但属小康之家,所以犹豫不决,心中还是希望詹天佑走科举之路,升官发财。但谭姓邻居因在香港多年,知道外洋的富裕,认为科举之路最多能找到一个“铁饭碗”,而出洋留学则有可能得到一个“金饭碗”。当时给儿子找媳妇要花很多彩礼钱,詹兴洪很喜欢谭家的小女儿,早就想与谭家订“娃娃亲”。谭某也非常喜欢詹天佑,认为此儿聪明,人品好。此时,他对詹兴洪提出,如果送詹天佑出国,他就同意与詹家定亲。经过谭某反复劝说,加上可省一些彩礼钱,在这种情况下,詹兴洪才同意把儿子詹天佑送到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