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雷颐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23:28
|本章字节:2990字
1900年1月下旬,上海电报局总办经元善联合在沪各省绅商等一千多人,发出反对废黜光绪、另立新帝的通电。慈禧震怒,清政府立即通缉经元善。经元善只得逃到澳门,但澳门葡萄牙当局在清政府的授意下,将经拘押。容闳闻讯后,立即写信给香港总督,请其设法营救经元善。在香港总督卜力的斡旋下,澳门当局释放了经元善,容闳将他接到香港。对容闳在危难时刻的大力相助,经元善感激不尽。
想在体制内改革的维新运动失败后,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开始活跃起来。在这种大背景下,容闳开始与革命党人接触。在第一批出国留美的幼童中,有容闳的族弟容星桥,他回国参加过1884年的中法海战,曾立功受奖,后退伍到香港经商。在香港期间,他与孙中山相识,并参加了兴中会。1900年3月下旬,容闳来到新加坡,与康有为、新加坡富商邱菽园及台湾爱国诗人丘逢甲会面,商讨维新派在长江流域和广东地区武装起事,营救光绪帝。容闳当时曾试探英国是否支持维新派人士的武装起义,并希望刚刚结识的美国人荷马·李(homerlea)能召集五百名美国志愿兵,同时联络菲律宾义军参战。这年3、4月间,经容星桥介绍,容闳与革命党人多次接触,并向革命党人打听孙中山的情况,开始同情革命党。
此时,一场巨大的风暴正在形成,义和团在华北地区发展迅猛。义和团于19世纪90年代后半期起源于山东和直隶,以“练拳”为名组织起来,攻打教堂,反洋教。1898年10月下旬,山东冠县梨园屯拳民起义,义和团运动迅速兴起,从山东发展到直隶,并于1900年夏进入北京、天津。义和团的口号虽不统一,但主要是“顺清灭洋”、“扶清灭洋”、“助清灭洋”,并明确表示“一概鬼子全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爱国性与封建性混为一体。对一切与“洋”有关之人和物,义和团则极其仇视,把传教士称为“毛子”,教民称为“二毛子”,“通洋学”、“谙洋语”、“用洋货”……者依次被称为“三毛子”、“四毛子”……直到“十毛子”,统统在严厉打击之列。面对如此巨大的社会运动,清王朝中央政府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竟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政策,而是由各级官员自行决定或剿或抚。由于中央官员内部和地方各级官员对义和团的态度非常不同,有的支持,有的反对,中央政府也深受影响,摇摆不定,时而主剿,时而主抚,但总的倾向是主抚。而慈禧最终决定明确支持义和团,则是要利用义和团根绝维新隐患。因为慈禧等守旧派决定废黜光绪,另立新君,但这一计划因遭到西方列强的强烈反对而未能实现。对守旧派来说,光绪的存在的确是潜在的巨大威胁。但他们知道自己没有力量,便想依靠义和团的“民心”、“民气”,同时又相信义和团的各种“法术”真能刀枪不入,打败有现代化武器装备的洋人,于是决定利用义和团来杀灭“洋人”,达到废立的目的;而义和团本身的落后性也为这种利用提供了基础。1900年6月19日,清廷决定“向各国宣战”。
面对给中国社会、中华民族,也给清王朝和一些官僚带来巨大灾难的混乱,已经返回上海的容闳心急如焚。他致电张之洞,希望张之洞在江南另立新政府,捧出光绪皇帝,在中国维新图强。他在电报中建议张之洞:“联合长江各省,召集国中贤俊,设立类似国会之保国会,成中国独立政府,与八国议善后事宜;太后、皇上出奔,北京实无政府可言也。”对此建议,张之洞置之不理。东南地区的官员们,如刘坤一、张之洞、李鸿章等开始“东南互保”,即东南地区保证外国人生命财产安全,外国不侵入这些地方。容闳认为,这一主张虽与他的方案非常不同,但却是受他的提议启发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