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内氏的兴衰

作者:赤军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23:21

|

本章字节:3424字

在日本古代,“中国”一词,并非是“大唐”、“大明”的同义语,而是指日本本州岛西部的山阳、山阴两道地区。山阳道包括播磨、美作、备前、备中、备后(三备)、安艺、周防和长门,山***则包括丹波、丹后、但马、因幡、伯耆、出云、石见、隐岐,共十六国。


战国时代,首先称霸中国地区的乃是大内氏,大内政弘在“应仁之乱”中挥师上洛,几乎因此打败东军,声名响彻天下。政弘传子义兴,大内义兴的时代,大内氏开始从守护大名向战国大名转化,随之而来的是家中重臣的不满,以及下剋上的风潮。明应四年(1495年),大内义兴诛杀了长门守护代内藤弘矩、弘和父子,因为此事,重臣杉武明阴谋废黜义兴,拥立其弟大护院尊光。大内义兴识破阴谋,杉武明自杀,尊光逃到丰后依附大友氏,改名大内隆弘。


明应八年(1499年)十一月,幕府将军足利义尹被六角高赖打败,逃到周防国山口城依附大内义兴。等到永正四年(1507年),大内义兴终于得着机会,保护义尹将军上洛,并于翌年(1508年)七月助其复位。


大内义兴在京都住了整整十年,被义尹将军封为管领代,并加封山城守护。就在他离开本领的这段时间里,出云的尼子氏骤然崛起,屡屡进犯大内氏领土以争夺中国地区的霸权。大内义兴回归山口后,就与其子义隆一起与尼子氏作战,反复拉锯,一直到他五十二岁的时候病死为止。


大内氏的全盛时代乃是大内义隆统治时期,不过这也是由盛转衰的重要关头。大内义隆幼名龟童丸,继位时领有周防、长门、石见、丰前、筑前、备后、安艺七国守护职,同时垄断了对明贸易,国家富庶,兵马众多。他是一个著名的艺术家和文化保护者当然,换句话说,不是能够长久生存于战国乱世的雄杰。


天文四年(1535年),后奈良天皇即位,大内义隆献上大量礼金,换得太宰大弐的官职,成为殿上人,从此开始接触朝廷公卿,并且迷上了京都的贵族文化。由于连年战乱和朝廷入不敷出,大批公卿流落地方,当时公卿受到非常优待的地方,共有三处,即大内氏的山口城、今川氏的骏府城和朝仓氏的一之谷城。而作为贵族文化最后分支的大内文化、今川文化和朝仓文化,也因此而繁荣兴旺。


大内义隆先后娶了万里小路秀房之女贞子和小摫伊治之女、广桥兼秀之女,受这些贵族小姐的感染,生活日益奢糜腐化,国政都掌握在重臣相良武任的手中。然而其实大内家重臣的笔头(指首席)乃是陶氏,陶氏同时也是周防国的守护代,当主陶隆房英勇果敢,忠诚勤恳,声望日隆。因为相良武任的专权,隆房与之对立,屡谏大内义隆亲贤臣远小人而没有结果,痛悔之后,终于发了狠心。


天文二十年(1551年),陶隆房在居城、周防的富田若山举兵,迅速攻入山口城,杀死相良武任,放逐了大内义隆。义隆行至深川大宁寺时更被迫自刃巨山一样的大内家族,骤然间垮了下来,倾刻间烟销云散……这是战国时代,守护代下剋上的典型例证。


陶隆房的叛反理论是“天の与へをとらざれば、還つてその科を受く”(出自我国古语:天予不取,反受其祸),他利用这种天道思想使自己的行为正当化。但是隆房并未彻底灭亡大内家族,他迎来丰后大名大友宗麟之弟晴英(大内义兴的外孙)继承大内氏,更名大内义长。陶隆房也拜领晴英的“晴”字,改名为陶晴贤。


但是,陶晴贤仅仅能够制压防、长、丰、筑四国,安艺的豪强毛利氏,此时已把势力伸入石见和备后,以为大内义隆报仇为名,拒否陶氏的支配,石见的吉见正赖也反感陶晴贤的弑主行为,向毛利氏请求增援。此时,东中国的霸主尼子氏衰微,国人暴乱不断,没有后顾之忧的毛利氏当主元就趁机挥军西进,攻克佐东银山、草津、樱尾诸城,占领了号称神岛的严岛。


大内义兴死前曾有遗言:“安艺的元就,要将其牢牢掌握为部下,否则不堪设想。”终于,义兴的谶言变成了现实。毛利氏、大内氏、陶氏……不,整个中国地区的命运,都走到了关键的转折点。这就是战国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严岛合战”!